涪陵榨菜销量下滑,下饭神器也不好卖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08:48 1

摘要:一直以来,涪陵榨菜都是最有名的下饭神器,即使行情不好的时候,这种下饭菜都是相当不错,然而就在最近涪陵榨菜销量下滑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疑惑这下饭菜也不好卖了吗?

一直以来,涪陵榨菜都是最有名的下饭神器,即使行情不好的时候,这种下饭菜都是相当不错,然而就在最近涪陵榨菜销量下滑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疑惑这下饭菜也不好卖了吗?

一、涪陵榨菜销量下滑了?

据新京报的报道,涪陵榨菜近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呈现“营收微增、净利微降”的态势:实现营业收入约13.13亿元,同比增长0.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41亿元,同比下滑1.66%,进一步显示出其增长的乏力。

曾势头凶猛的“榨菜一哥”涪陵榨菜,在红利消退、行业竞争者增加及消费者选择日趋丰富之时,“国民榨菜”渐成“土味配角”。如今站在消费变迁的十字路口,涪陵榨菜近年的业绩持续下滑。

涪陵榨菜近年还面临着业绩承压的问题。作为拥有知名品牌“乌江”的行业标杆,涪陵榨菜的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国营涪陵县榨菜公司,核心业务涵盖榨菜、下饭菜、泡菜等佐餐食品。2010年公司登陆深交所,凭借“小产品大市场”策略迅速崛起,2016年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巅峰时期市占率超过30%。

然而,近三年来,涪陵榨菜的业绩颓势持续蔓延。2022年至2024年,其营收从25.48亿元降至23.87亿元,同比增速从1.18%转为-2.56%;净利润从8.99亿元下滑至7.99亿元,同比增速从21.14%降至-3.29%。进入2025年,颓势仍未扭转,上半年营收仅同比微增0.51%,净利润则下滑1.66%。

不仅如此,涪陵榨菜的榨菜业务销售也遭遇瓶颈。其中,主营业务榨菜的营收从2022年的21.75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20.44亿元,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仅微增0.45%,增长乏力态势明显。

二、下饭神器也不好卖了?

曾经风光无限的涪陵榨菜,正面临着销量下滑的严峻挑战,作为曾经的下饭神器,为什么涪陵榨菜日子也不好过了呢?

首先,销售渠道的变革是涪陵榨菜业绩下滑的重要推手。在过去,各家线下商超是榨菜的主要销售场景,在有限货架的竞争环境下,涪陵榨菜凭借强势的渠道推广能力脱颖而出。其与众多线下渠道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大规模的铺货和促销活动,迅速占领市场,成为消费者购买榨菜时的首选品牌。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商盛行,消费场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商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为众多小众地方咸菜提供了展示和销售的机会。这些小众咸菜往往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地域特色,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新奇口味的追求。而且,电商平台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使得小众咸菜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相比之下,涪陵榨菜在传统线下渠道的优势逐渐被削弱,市场份额不断被小众地方咸菜蚕食,从而导致销量下滑。

其次,消费趋势的快速变革对涪陵榨菜产生了巨大冲击。在过去,榨菜以其方便、美味的特点,成为人们佐餐的不错选择。无论是搭配米饭、馒头,还是作为面条的配菜,榨菜都能为餐桌增添一份独特的风味。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提升,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健康属性越来越重视。咸菜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盐分和防腐剂,长期食用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咸菜产生回避心理,转而选择更加健康、新鲜的食品。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咸菜消费市场的整体下降,涪陵榨菜作为咸菜行业的代表品牌,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第三,涪陵榨菜自身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销量。长期以来,涪陵榨菜在产品上主要以传统榨菜产品为主,虽然品牌知名度高,但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一的产品结构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尽管涪陵榨菜也尝试推出了一些新品类,但这些新品类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未能形成有效的业绩增长点。

第四,对于当前的涪陵榨菜来说,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要,如何主动迎合消费需求的变化,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渠道方面,涪陵榨菜应积极拓展电商渠道,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优化线上销售策略,提高线上销售的占比。

同时,也可以探索新的销售模式,如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以扩大销售范围,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在产品创新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健康理念和消费者口味需求的新产品。例如,开发低盐、低卡、有机等健康榨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追求;推出不同口味和包装的榨菜,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只有这样,涪陵榨菜才能够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上,保持自己持久的竞争力,从而实现穿越周期。

来源:江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