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见网友后感染艾滋,事后低热,酸痛以为是军训太累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2:36 1

摘要:近日,四川省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披露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案例:18 岁的大一新生小陈,在与网友见面后不幸感染了艾滋病。

近日,四川省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披露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案例:18 岁的大一新生小陈,在与网友见面后不幸感染了艾滋病。

小陈是某高校的大一新生,三个月前的一个夜晚,他与网友相约见面。两人相谈甚欢,酒过三巡,气氛愈发浓烈。在酒精的作用下,小陈与网友前往酒店。“对方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身体康健,从外表看,也确实没有任何异样,我当时就毫无保留地相信了。” 小陈懊悔地回忆道。正是基于这种 “看起来没问题” 的判断,他心存侥幸,放弃了使用安全套,天真地以为 “仅仅一次,应该不会有事”。

然而,命运的轨迹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扭转。事后,小陈出现了低热和浑身酸痛的症状。

由于正值军训期间,他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不适是军训过于劳累所致,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选择了 “再观察看看”,没有在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医。

直到学校组织体检,命运的重击突如其来 —— 小陈被检测出 HIV 抗体呈阳性。得知诊断结果的那一刻,他的世界瞬间崩塌,泪水夺眶而出,他不断哭着对医生重复:“我仅仅就那一次没戴套,真的怎么也想不到会变成这样……”

幸运的是,在接受了三个月的规范治疗后,小陈体内的病毒载量大幅下降。医生表示,只要他能够坚持按时服药,完全可以正常完成大学学业。

自贡疾控发布的这个案例无疑为广大年轻学生们敲响了警钟。在进行性行为时,务必时刻保持警惕,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重要防线,切不可仅凭主观臆断或一时冲动而冒险。若发生了高危注意及时阻断。

同时,如果在高危行为后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切勿因疏忽大意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这些行为是高危行为

有些人觉得:“我也没乱来,哪来的风险?” 但其实,高危行为远比你想象的多:

无保护的性行为(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

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情况不明;

共用针具,如吸毒或纹身器具不洁;

母婴传播(未治疗的 HIV 阳性母亲有传播风险);

输血或器械消毒不规范(现代医疗已极为严格,极少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约会、酒后冲动、一次性行为正在成为年轻人感染 HIV 的主要因素。

2024 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指出,我国 15~24 岁青年学生中,感染者报告数已连续多年上升,其中通过男男性行为传播的比例超过 80%。

“暴露后” 还能补救吗?能!但时间是关键

如果刚发生了高风险接触,比如无保护性行为,不要等 “等我有症状再说”。

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疾控中心明确指出:在 72 小时内及时服用暴露后预防用药(PEP),可以有效阻断 HIV 感染风险,阻断成功率高达 90% 以上。但这个时间窗口一过,药物就基本无效了。

此外,如果你属于高风险人群,或者性行为相对比较频繁,你还可以考虑服用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即每天服用一粒预防药物,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感染 HIV,不会马上有症状

一般感染 HIV 后,不会立刻有明显不适,有些人甚至几年都没有症状,但病毒却在体内悄悄复制,逐渐破坏免疫系统。

有研究显示,HIV 感染者在感染后 2~4 周可能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等,但这些表现很轻微,常常被当作普通上火或劳累所致,容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感染后就等于绝望了吗?

很多人一听 “艾滋”,就仿佛和 “死亡” 画上等号,其实这早已是过去式。

目前,咱们国家对艾滋病的治疗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政策。同时呢,还有医保药,自费药三种选择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所以呢,只要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规律服药,大多数感染者都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甚至可以正常恋爱、结婚、生育。

HIV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使病毒量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达到这个状态后,病毒传播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健康也会大有保障。

来源:新疆天同公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