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日,连云港市赣榆区抗日山烈士陵园内,国网江苏电力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们翻开一本“有声相册”。书页间,16岁的抗战老兵马入营唱起军歌,歌声与阵阵松涛交织,共同祭奠长眠于此的318位无名烈士。马入营,这位守护无名烈士的94岁抗战老兵,已永远地离开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孙岩 丁桃红 记者 王晓宇)4月2日,连云港市赣榆区抗日山烈士陵园内,国网江苏电力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们翻开一本“有声相册”。书页间,16岁的抗战老兵马入营唱起军歌,歌声与阵阵松涛交织,共同祭奠长眠于此的318位无名烈士。马入营,这位守护无名烈士的94岁抗战老兵,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马入营,原名马善迎。1941年,年仅13岁的他加入抗日儿童团。1943年,当他参军时,部队领导建议其改名为马入营,寓意一入军营,此生无悔。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马入营身负3处枪伤,子弹离心脏仅两指距离。
复员回乡后,马入营将抗日山烈士陵园的318座无名烈士墓视作牺牲战友,坚持每年清明前往祭奠,并长年守护,这一守就是74年。
2012年春天,23岁的服务队志愿者赵龙龙推开抗日山下马入营家的老宅大门,见到了84岁的老兵马入营,马老将肋间留有的弹痕展示给赵龙龙,称“这是我替战友们活着的印记”。此后10年间,服务队志愿者多次上门陪伴马老,听他回忆峥嵘岁月,还为老人检修家中用电线路,留下了数百段珍贵影像。
2022年3月,病榻上的马入营在志愿者帮助下完成最后一次“云祭扫”。看着手机屏幕里矗立的墓碑,马老喃喃说道:“我替你们看过新中国了,生活很美好!”1个月后,94岁的马老安详离世。
马老走后,服务队志愿者接过了守护无名烈士的接力棒。在整理遗物时,志愿者们发现马老珍藏的许多军功章和抗战日记,这些无不寄托着他对战友的思念。为了不让马老的故事被遗忘,志愿者们运用AI技术复原马老的声音和年轻时的模样,做成二维码贴在相册里,扫码即可听到声音、看到视频,“会说话的相册”就此诞生。
4月2日当天,服务队志愿者将精心制作的相册送到马老的遗孀钟昌凤手中。“老头子总说喜欢这个新时代,现在他永远年轻了。”老人轻抚相册,不禁泪流满面。
如今,志愿者们以“会说话的相册”的形式,将马老的故事永恒记录下来,激励更多年轻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