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条热搜时,评论区里骂得正欢,可没人知道真正的摊主唐阿姨那天压根没出镜。
“泼出去的不是水,是别人一家人的饭碗。
”
刷到这条热搜时,评论区里骂得正欢,可没人知道真正的摊主唐阿姨那天压根没出镜。
她只是在自家小摊后面忙着炸油条,结果一觉醒来,手机响个不停,全是“滚出达州”“黑心商家”的私信。
三天,摊位从排队到门可罗雀,她瘦了七斤,夜里听见手机震动就发抖。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叫“三水居士”的博主,带着70万粉丝,拍了一条“讨早饭被拒还被泼水”的14分钟短片。
镜头里“摊主”凶巴巴,“路人”丹丹出来打圆场,毛笔一挥,正能量拉满。
网友瞬间上头,把“摊主”当成靶子。
可真相是,那位“摊主”是丹丹本人演的,唐阿姨的摊位只是借了个景,6块钱场地费,连句台词都没给。
唐阿姨的女儿后来去派出所报案,民警一查:摆拍,虚构,民事纠纷。
博主删了视频,没道歉,助理也拉黑。
丹丹说“我只是配合”,三水居士干脆隐身。
留下唐阿姨对着冷锅冷灶发呆,油锅里的油还热,客人没了。
这事最让人后背发凉的是:如果不是有人报警,如果不是派出所一句“摆拍”,唐阿姨可能到现在都解释不清。70万人骂她的时候,平台算法正把那条视频往更多人首页推。
流量狂欢里,谁在乎一个炸油条的真名真姓?
更离谱的是,三水居士平时的人设是“全国游学写毛笔字”,文绉绉的,粉丝都说他“有文化”。
文化人干起缺德事,更戳心。
网友扒出他过往视频,发现套路一模一样:先制造冲突,再升华主题,评论区一吵架,播放就翻倍。
原来“正能量”也能当剧本杀。
现在平台开始补漏洞,实名认证、内容审核、快速下架,一套组合拳。
可唐阿姨的损失怎么算?
精神赔偿、客流、误工费,民法典写得明明白白,但打官司要时间,小本生意拖不起。
律师朋友提醒:先固定证据,截图、录屏、公证,一步不能少;再发律师函给平台和博主,逼他们出面。
别等热度散了,对方真跑路。
最让人唏嘘的是评论区风向反转后,有人留言:“下次不敢随便骂了,万一是演的呢?
”一句轻飘飘的“万一”,背后是普通人被网暴后的千疮百孔。
唐阿姨说,她以后听见手机响还是会心慌,但油锅还得开,日子还得过。
别做那个随手打“活该”的人。
下一次,先让子弹飞十秒,也许就飞掉一个家庭的生计。
来源:端庄菠萝c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