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戒严及尹锡悦弹劾案始末梳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4 13:14 1

摘要:尹锡悦弹劾案终于还是尘埃落定,如果拍成电影,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悬疑电影之一,每一次出现核心进展,都让人感觉这个故事就该结束了,但往往又会在悬念揭晓的前一刻,出现新的变数,整的跟过山车一样,怪不得韩国剧情电影拍得那么好,原来是剧本写得好。不过说起来,造成这一

尹锡悦弹劾案终于还是尘埃落定,如果拍成电影,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悬疑电影之一,每一次出现核心进展,都让人感觉这个故事就该结束了,但往往又会在悬念揭晓的前一刻,出现新的变数,整的跟过山车一样,怪不得韩国剧情电影拍得那么好,原来是剧本写得好。

不过说起来,造成这一场闹剧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朝小野大。

尤其是2024年4月韩国国会选举以后,朝小野大政治格局变得极其明显,尹锡悦所代表的国民力量党,作为执政党,在韩国国会300个席位里面,仅占了108个席位,反对党190个,尤其是国民力量党最大的竞争对手共同民主党,就这一个党派,就占了170个席位,为多数党。

这也就代表着只要共同民主党愿意,随时可以通过任何普通法案,虽然尹锡悦的手里还有否决权,随时可以单方面否决自己不想通过的法案,参考海外媒体信息,有数据表明,尹锡悦自2022年上台以来,已经动用了25次否决权。

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尹锡悦的否决权,也不是什么法案都可以否决,参考央视新闻信息,不同于其他法案,韩国预算案一经国会全会通过,总统无权否决,这是韩国宪法规定。

所以大家也看到了,2024年11月4号,尹锡悦通过总理韩德洙向国会提交了2025年年度预算案,总额677.4万亿韩元,相较2024年,增长3.2%。但是前面也说了,尹锡悦所代表的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毕竟不是多数党,然后共同民主党又对这个预算案,存在不同的意见,所以也就有了双方的第一轮交锋。

2024年11月29日,共同民主党在执政党缺席的情况下,凭借自己是国会多数党的优势,单方面通过了2025 年年度预算削减案,要求将总统秘书室、国家安保室、检察院等机构的特殊活动经费削减 4.1 万亿韩元。

同时要求在12月2号之前,通过削减过后的预算案,也就是总额673.3万亿韩元的年度预算案。但是因为尹锡悦政府的强烈反对,认为此举是瘫痪国家核心职能的表现,将导致毒品犯罪打击、民生治安维护等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所以在国会议长禹元值的决定下,因朝野分歧太大,而暂时搁置表决,同时敦促朝野双方,能在10号之前达成一致。

相信大家都能很明显的看出来,以共同民主党在国会的席位优势,加上宪法对总统否决权的约束,所谓的暂时搁置,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尹锡悦也根本就拦不住,无非就是给韩国公众,释放一个共同民主党并非独断专行的态度,或者就是在等尹锡悦的妥协。

但尹锡悦显然是不愿意妥协,可是按照正常的思路,显然也没办法否决已经在国会通过的预算削减案,再加上的当时的共同民主党,也正在推动针对金建希以及弹劾检察官等公职人员的系列立法,所以也只能是采取极端手段,希望能够通过先下手为强的方式,扭转局面。

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12月3号,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进行了电视直播,宣布实施紧急戒严。

同时表示,共同民主党是想要利用预算作为政治斗争手段,使国政陷入瘫痪。连带着还将在野党跟反国家势力联系到了一起,声称在野党裹挟国会,搅乱国家,而他作为韩国总统,必将肃清韩国国内的反国家势力。然后顺势围了国会,也就是不想让反对党进入国会。

连带着12月3号晚,韩国戒严司令部,也发布了1号戒严令,声称为了保护国民安全,将在韩国全境禁止国会和地方议会政党的活动,禁止政治结社、集会、示威等一切政治活动。

同时禁止否定自由民主主义体制,或企图颠覆的一切行为等等。

如有违反,将按照韩国戒严法,进行逮捕、拘禁或扣押搜查。

共同民主党一看这哪行呀,如果就这么发展下去,一旦韩国进入了紧急状态,指挥权到了尹锡悦的手上,别说国会,保不准共同民主党这个党派都得散,参考1961年朴正熙通过政变上台以后的案例,就是长期实施戒严,解散了国会,并通过自己手上的指挥权压制反对势力。

后续1980年,全斗焕发动5·17军事政变、宣布全国戒严的事件,也是一样的逻辑。简单来说,也就是将戒严令当成了巩固权力的手段。

当然,韩国政治体系演变至今,既然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自然也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

所以正如李在明当时所做出的反应,一边宣布召开紧急议员会议,一边又赶紧呼吁韩国民众,动员民众前往国会,希望通过人民的力量,保护国会,免遭尹锡悦控制。

虽然过程有点狼狈,甚至还有媒体拍到了李在明翻墙进入国会的尴尬局面。

但不管怎么说,总算还是进了国会,只要进了国会,那么就可以根据韩国宪法, 要求总统48小时内向国会提交书面报告,如果获得通过,则批准戒严,甚至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但如果被否决,那么尹锡悦的戒严令,将立刻被废除,关键是推翻的要求,也不需要像弹劾动议那样,必须得三分之二支持的超级多数通过,而是只需要过半的简单多数支持,就可以推翻戒严令,说白了也就是单凭共同民主党,就可以实现对戒严令的推翻。

这也是尹锡悦之所以要封锁国会,甚至不惜进入国会抓人,但反对党仍然想方设法要进入国会的主要原因。

一个是希望能通过对国会的封锁,拖过48小时的审批时限,规避宪法对总统权利的限制,另一个则是希望进入国会,尽可能快的否决尹锡悦的戒严令。

参考央视新闻信息,12月4号凌晨,经历一番波折,甚至可以说是狼狈,但总算进入国会的190名议员,当即就开始召开紧急全体会议,就要求解除紧急戒严令进行了投票,且获得了全票通过。

同时因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要求,也就是已经过半,所以投票结果真实有效。

之所以说是全票通过,并不是说进入国会的就全部都是反对党,也有执政党,比如当时的执政党代表韩东勋,同样进入了国会,还跟李在明握手了,同时表示尹锡悦的紧急戒严是错误的,但这不代表执政党就同样反对尹锡悦戒严。

肯定还是有支持的,再怎么说都是同一个政党,哪怕存在分歧,但共同利益肯定是一致的。不过执政党应该也很清楚,以韩国的宪法以及共同民主党的席位数量,想要推翻这个戒严令再容易不过了,再加上共同民主党以及李在明在民间的支持率,也比尹锡悦要好了不少。

所以难保共同民主党发现自己进不去国会以后,直接找借口另外找一个地方,然后弄一个临时国会出来,虽然地方变了,但人还是那些人,总不能说地方变了,然后通过的法案就失效了。这显然不太可能,如果共同民主党真就把人民给动员起来了,那才是真的玩大了,所以明摆着,既然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戒严令,那么就算是为了保证执政党的利益,韩东勋也必须对尹锡悦的戒严令表示反对。

既然国会都通过了,那么尹锡悦就算是再强势,也没用了, 他的戒严令已经在宪法层面上失败了,如果再坚持,那就是赤裸裸的叛国,甚至都不需要共同民主党去针对他,韩国军队自己首先就不会支持他。

所以截止当地时间2024年4号凌晨4点27分,尹锡悦终究还是决定接受国会的要求,解除了这场持续仅6个多小时的戒严。

但戒严的影响,还远没有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

当地时间12月4号上午,韩国多个市民团体举行记者会,要求弹劾并罢免总统尹锡悦,声称尹锡悦在不属于国家紧急事态的情况下宣布紧急戒严是违宪、违法、无效的,一系列戒严令也践踏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犯下了破坏宪法的行为。

然后当天下午,包括共同民主党在内,韩国政坛6个在野党派,联合发起针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并于当天下午提交国会。

但执政党当时的态度也很明显,为了保证尹锡悦的总统职位,反对弹劾尹锡悦。

由于执政党在国会还占有108个席位,以至于在野党虽然联合提交了弹劾动议,但依旧难以获得最低200票的超级多数通过,不过随着舆论的逐渐发酵,执政党也很清楚。如果不拿出一点态度,紧急戒严这件事还真就没那么容易平息。

所以12月7号,执政党代表韩东勋终究还是表示,将有序推进尹锡悦的下台,但是在弹劾动议上,还是持反对态度。

不过很明显,韩东勋还是低估了此次戒严事件的严重性,综合韩国盖洛普当地时间13号所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韩国总统尹锡悦的施政好评率仅为11%,相比前一周下降了5个百分点,更是创下了其执政以来的历史新低。

而且受访者所给出的否定评价里面,因紧急戒严事件而否定的占比,高达49%,更有75%的受访者,表示支持弹劾尹锡悦。

连带着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的支持率,相较前一周也下滑了3%,仅剩下了24%,反观共同民主党,当时的支持率,高达40%。

负面影响如此之大,显然已经不是执政党单方面反对弹劾或者开除尹锡悦党籍就能解决的问题,谁都知道尹锡悦是执政党的代表,国民力量党是执政党,所以执政党反对弹劾,其实也就相当于,是在反对人民的意愿,无脑成为尹锡悦的拥趸,这显然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切割就能解决的问题,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哪怕就只是为了保证党派的利益,针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也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而且必须跟韩国大部分公众的意愿,保持一致,否决可就不仅仅只是尹锡悦的问题了,同时还是执政党的问题。

所以12月14号,韩国国会最终还是以204票赞成、85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针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总统府也于当天下午7点,收到弹劾动议决议书,尹锡悦的总统权限被暂停。

与此同时,执政党代表韩东勋,也于当地时间12月16号,宣布辞去党首职务,转而由党鞭权性东代行党首职务,并最终确定由权宁世,接替韩东勋带领执政党,平息公众怒火的同时,也是为了能让执政党进一步的摆脱戒严令的影响。

可是对共同民主党而言,只是停职显然是不够的,在野党想要的是罢免尹锡悦,但执政党以及代总统韩德洙,包括代代总统崔相穆,却又迟迟不愿意通过尹锡悦特检法,以至于针对尹锡悦的调查早早就开始了,甚至于宪法法院针对尹锡悦弹劾动议的审理都已经正式开始了,但直到1月3号,在韩国首尔西部地方法院已经签署了逮捕令的情况下,依然抓不到尹锡悦。

当然,这不代表尹锡悦就可以游离在韩国的法律体系之外。

只是因为韩德洙以及崔相穆迟迟不愿意通过内乱特检法,以至于跟尹锡悦的总统权限,发生了冲突。

因为公调处的逮捕理由,是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以及滥用职权,但是针对尹锡悦的内乱特检法却还没有通过,所以也就相当于,逮捕令上的涉嫌内乱的指控,本质上是不存在的。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内乱特检法通过之前,针对尹锡悦的内乱罪指控,就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既然是莫须有的罪名,按理说这个逮捕令应该是不存在的。

但问题在于之前的12月18号,韩国检察厅已经和公调处发表联合声明,声称检察厅已经将尹锡悦总统的案件,移交给了公调处进行调查。

而公调处本身的机构属性,又比较特殊,虽然隶属于韩国政府,但其本身却是一个独立机构,拥有独立的调查权以及起诉权,可以直接起诉包括总统在内的高级公职人员,可以独立行事,且不受检察厅、法院、以及韩国警方等传统权利机构的过多约束。

简单来说,站在公调处自己的角度,因为共同民主党提出了尹锡悦涉嫌内乱罪的指控,且这个案件,已经移交给了公调处负责,那么公调处就有权针对韩国紧急戒严事件进行调查。

自然也有权拘留尹锡悦配合调查。而且根本不在意什么内乱特检法。

但是在总统警卫处那边,内乱特检法没有通过,那就是前面说的莫须有的罪名,而总统警卫处的职能,就是负责保护总统的安全,尹锡悦虽说被停职,但停职的总统,终究也还是总统,那么大家说,如果尹锡悦因为一个他们眼中莫须有的罪名,而被公调处给逮捕了,那算不算警卫处的失职,肯定是算的。

除非公调处能够拿出实质性的证据,证明尹锡悦参与了内乱。

但是内乱特检法没有通过,公调处要抓尹锡悦,也正是为了展开调查,然后找到足够的证据,就好比我们钥匙忘在了家里打不开门,打电话找开锁公司,结果开锁公司需要我们证明自己的身份,但是我们的证件忘在了家里,开锁公司不开门,我们也就没办法去证明,可是我们不证明,开锁公司也就没办法开门。

就这么僵在了那里。

一直到1月10号,韩国国会司法委员会通过了第二版内乱特检法。

然后公调处又联系了韩国警方,精心策划,并于当地时间1月15号,拿着新的逮捕令,浩浩荡荡的派出了千余人,前往总统官邸,第二次执行抓捕。

不同于上次因内乱特检法未通过而导致的指控不成立,这一次抓捕,不光是指控成立了,堵住了法律漏洞,所以警方韩国警方开始配合了,总统警卫处也没有了阻挠的理由。

尹锡悦也顺利被捕。综合央视新闻信息,为了调查尹锡悦,公调处准备了超两百页的问题,可是尹锡悦却通过行使拒绝陈述权,借以拒绝公调处的调查。

另外综合1月23号,韩国宪法法院的第四次公开辩论,前防长金龙显还曾声称,跟紧急戒严强相关的两份文件,也就是戒严令以及要求成立紧急立法机构的文件,都是由他所撰写。

一副大包大揽的模样,以至于截止当时,尹锡悦弹劾案的进展,相对来说,虽然尹锡悦被拘留了,但一直都是对尹锡悦有利的,更别说1月31号,当时的代总统崔相穆,又一次行使否决权,否决了针对尹锡悦的内乱特检法修正案。

直到2月6号,韩国宪法法院举行了第六次公开辩论会,风向才算是有所扭转,因为在这场辩论会上,出现了不少对尹锡悦不利的证词。

比如韩国前陆军特战司令郭种根,指证尹锡悦曾在戒严当晚,下令封锁国会,并将议员拉出国会,首都防卫司令部第一警备团团长赵成贤,也表示接受命令带兵进入国会拉出议员。

而且尹锡悦自己所表示的要求金龙显撤军的证词,也跟郭种根所描述的证词不太一样。郭种根声称自己并没有接到过尹锡悦或前国防部长金龙显做出的从国会撤出的相关指使,是自己建议金龙显撤军,然后自行决定撤离的。

再有就是韩国前总理韩德洙的证词,声称尹锡悦曾让其代为参加韩国贸易协会主办的“贸易日”纪念活动,可是这场活动的开始时间,是尹锡悦宣布戒严的2天后,简单来说,按照尹锡悦的预期,这场戒严,甚至有可能持续两天以上,所以他才提前部署,让韩德洙代为参加。

也就相当于,韩德洙否认了尹锡悦此前在辩论中所描述的计划半天内结束戒严的相关说辞。

这也就意味着,多轮辩论,虽然尹锡悦一直都在努力自证,想方设法的证明自己发动戒严的理由是合理合法的,但提出的各项证词,时不时就会被新的证词推翻,明显前后矛盾,也就是没办法否认自己对戒严事件的深度参与。

哪怕是金龙显,愿意替尹锡悦定罪,甚至大包大揽,但金龙显的证词,同样其其他证人的证词相冲突。

反观在野党,则有着充分的理由,证明尹锡悦的戒严令,严重违宪,因为这是宪法规定的。

比如韩国宪法第 77 条规定,韩国总统只能在战争、叛乱或国家紧急状态下宣布戒严。而尹锡悦宣布戒严之前,韩国并未发生什么紧急事件,甚至于尹锡悦都没有召开国务会议,也就是没有获得国会的批准,就直接宣布戒严了。

更别说尹锡悦后续还下令侵入国会以及选举管理委员会,试图抓捕议员以及相关法律人士,所以按照在野党的说法,尹锡悦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韩国的民主法制秩序,践踏了韩国宪法所维护的民主制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又是对尹锡悦不利的,就像我开头说的,如果将尹锡悦弹劾案拍成电影,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悬疑电影之一,当真是一波三折,恨不能一天一个反转。

但事情发展到这里,同样没有结束。

因为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宪法法院还没有宣判。

由于之前12月31号,崔相穆已经任命了国会推荐的3名宪法法官当中的两名,已经满足了宪法法院宣判时的人数标准,所以之前因法官数量不足所可能导致的宣判争议,咱们这里暂且不提。

就从崔相穆唯一没有任命的那一位法官开始。那位法官名为马恩赫,共同民主党提名。

如果他也获得了任命,那么也就相当于宪法法院凑齐了九名法官,其中两名法官是文在寅提名,另有两名法官是文在寅提名的第16任最高法首席大法官金明洙所提名,然后就是还有两名,来自于共同民主党提名。

换句话说,起码有4名宪法法官的立场,明确属于进步派,外加两名因文在寅和金明洙的友好关系,而相对偏进步一点的宪法法官。

那么按照韩国宪法,针对弹劾动议的宣判条件,只需要满足9位法官中,至少7人参与,六人赞成,就可以获得通过。

也就足以证明,之前12月31号,但凡崔相穆一次任命了三名法官,那么共同民主党就已经赢了一大半。

可是崔相穆并没有,只任命了两个,唯独留下一个共同民主党提名的马恩赫,也没说不任命,但就是不停的推迟,哪怕宪法法院之前2月27号,裁定崔相穆暂缓任命马恩赫的行为违宪,同样也不例外。

结果就是崔相穆虽然承认自己的行为违宪,但依然还是以没有明确任命时间为由,拖延任命,局势一下子又对尹锡悦有利了。

因为按照韩国宪法,针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只要凑不够六人的支持,那么就相当于被否决,然后就是被驳回或者不予受理。

可想而知,在马恩赫未能获得任命的情况下,其实是能够很明确的看出来,局势对尹锡悦有利的。

只是没曾想,可能是因为考虑到了舆论的因素,也可能是因为政治上的撕裂所可能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影响到了宪法法官的裁决条件,以至于原本相对对尹锡悦有利的政治局面,就这么神奇的逆转了,尹锡悦的总统之路,也就此宣告结束,至于后续还有没有更严重的问题,那就只有后续才知道了。

来源:见史简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