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记丨金雀山路:嵌在城市掌纹里的年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1:20 2

摘要:他最早的记忆碎片,是奶奶抱着他,指着不远处的土坡说:“看,那是金雀山。”奶奶说,山名是因春天漫山的金雀花得名,黄白相间的花瓣像展翅的雀鸟,风一吹就像成千上万只鸟儿在绿叶间扑棱翅膀。他没见过那样的景色,只在老相册里见过一张泛黄的照片——1950年左右的金雀山还留

在临沂客户端讯他成长的记忆都和这条路有关。

他最早的记忆碎片,是奶奶抱着他,指着不远处的土坡说:“看,那是金雀山。”奶奶说,山名是因春天漫山的金雀花得名,黄白相间的花瓣像展翅的雀鸟,风一吹就像成千上万只鸟儿在绿叶间扑棱翅膀。他没见过那样的景色,只在老相册里见过一张泛黄的照片——1950年左右的金雀山还留着层层梯田,春阳下的花海里,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蹲在花丛中笑,那是年轻时的母亲。

金雀山路上的车流

这条路最初叫什么,他问过爷爷。老人指着地图上一条弯弯曲曲的细线:“很久以前就有条泥巴路,东边通到金雀山。”儿时,他总是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上,颠簸在雨后泥泞的路面上,车轮溅起的泥点能甩到他裤腿上。那时路两旁是稀疏的农田和几排土坯房,黄昏时总有炊烟从烟囱里飘出来,和金雀山上的暮色融在一起。

上小学时,他开始自己背着书包走路上学。某个清晨,他突然发现路中间铺了黑色的沥青,在阳光下泛着油光。父亲说这是“柏油路”,走上去不硌脚了,下雨不怕有泥了。

金雀山路老照片

高中时,他的自行车车铃响遍了金雀山路。路两旁渐渐有了楼房,地委大院的红砖楼、广播局的灰色办公楼……1987年元旦,他挤在百货大楼开业的人堆里,雪花落在脖子里都没感觉,只看见柜台里的搪瓷杯和花布被人们抢着往篮子里塞。那天他攥着母亲给的五毛钱,在食品柜台前犹豫了很久,最后买了两块水果糖,一块给了同班的女生,她的家就在金雀山路南侧的南坛。

他谈恋爱是在大学毕业后。女友在河东上班,金雀山路沂河桥成了他们每周约会的必经之路。大货车的轰鸣声、自行车的铃铛声、小贩的叫卖声混在一起。他总提前半小时到桥头等,看着夕阳把河面染成金色,对岸的工厂烟囱冒出袅袅青烟。有次暴雨突降,他们躲在路边的门头下,听着雨点砸在铁皮棚上的声响,他第一次牵起她的手,感觉到她手心的温度。

金雀山路与沂蒙路交会的大转盘(老照片)

结婚后,他们家旁边就是齐鲁农贸市场,每天清晨都被小贩的吆喝声吵醒。他记得女儿出生那年冬天,他凌晨去市场买鲫鱼,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后来,他推着购物车带女儿买零食,总会指着货架上的煎饼说:“爸爸小时候,你奶奶就在这里买粮食。”

金雀山路路牌

他真正读懂这条路,是在带女儿参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之后。玻璃展柜里的《孙子兵法》竹简泛着青绿色,讲解员说1972年在这里出土时,竹简还浸泡在淤泥里。原来这条路的地下,埋着从西汉到明清的时光密码,那些他踩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覆盖着千年的墓葬。

原来金雀山路上的供销盐业果品公司改建成1972创意产业园。

现在,他常常在晚饭后沿着金雀山路散步。路灯把他的影子投在路面上,时而拉长,时而缩短。他想起奶奶说的金雀花,想起父亲骑过的自行车,想起女友递来的面包。这条路像一条被时光反复摩挲的绸带,把他的童年、青年和中年都缝在了一起,也把临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编织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

回头望去,金雀山路像一条发光的河流,蜿蜒在城市的腹地。在这条路的每一道年轮里,都藏着无数个“他”的故事。或许,每一个故事都和“他”的故事相似。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鹏

“金鹰家电印象沂蒙:时光履痕与城市新章”

图片、视频征集令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临沂传媒集团)主办的“金鹰家电印象沂蒙:时光履痕与城市新章”栏目正在火热开展中!现面向大家征集能展现临沂城市变迁的图片和视频。

不管是记录老临沂城街景的泛黄照片,还是捕捉新地标崛起瞬间的高清影像;无论是长辈珍藏的旧影像资料,还是您随手拍摄的城市新貌短视频,都在征集范围内。这些素材可以是地标建筑的今昔对比、老街巷的岁月变迁,也可以是传统生活场景的传承、现代城市活力的展现。

征集时间从即日起。一旦您的作品被选用,将在《沂蒙晚报》、琅琊新闻网、在临沂客户端等多平台展示,还有机会在栏目视频中呈现,投稿如被选用,将赠送海尔护眼灯。快来分享您的珍藏,一起为临沂的发展留下珍贵记忆!

金鹰家电自1994年营业以来,一直都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家电产品和服务。“买家电 到金鹰”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临沂市民的共识。金鹰家电始终将日益更新的科技家电、真诚周到的服务与幸福生活联系在一起,为寻常百姓家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美好。

编辑:吕金妮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