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年轻人,不是在争取光明,他们打烂了黎明前的希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10:43 1

摘要:但真正原因远不止于此,这是一个长期贫困国家内部积压的愤怒的总爆发,尼泊尔青年失业率高达22%,超过20%人口生活在贫困中。

9月8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上演了近十年来最血腥的冲突,年轻抗议者与安全部队对峙,导致19条生命消逝。

这场风暴的直接导火索是政府9月4日突然封锁26个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决定。

但真正原因远不止于此,这是一个长期贫困国家内部积压的愤怒的总爆发,尼泊尔青年失业率高达22%,超过20%人口生活在贫困中。

尼泊尔政府9月初下令封锁26个社交媒体平台,包括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等。

政府声称这不是禁止社交媒体,而是使其符合尼泊尔法律。只有TikTok和Viber等少数平台完成注册得以继续运营。

2021年,约7.5%的尼泊尔人口生活在国外,许多人依赖Meta的Messenger与家人保持联系。禁令颁布后,不少人被迫转向其他平台。

路透社分析指出,抗议背后隐藏着“无法忍受的腐败和难以忍受的贫困”。尼泊尔2008年废除君主制成为联邦共和国后,政治混乱持续,共更换了14位总理。

一个关键愤怒点是“尼波家的孩子”(nepo kids)现象,这个词指政府高级官员和部长的子女,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炫耀奢侈生活。

TikTok和Instagram上的视频显示,这些官员亲属乘坐豪车、身着名牌服装。在一个年人均收入仅1300美元的国家,这种画面格外刺眼。

本次抗议由精通社交媒体的“Z世代”活动家主导。他们不是举着传统标语,而是高举手机,镜头对准政客豪宅外的豪车,记录部长之子在夜店挥金如土的视频。

这些年轻人自称“Z世代的示威活动”。他们没有高喊打倒资本主义的口号,也未曾挥舞镰刀与锤子的旗帜。他们的武器是智能手机和社交平台。

抗议活动迅速蔓延至全国,加德满都、比拉特纳格尔、布特瓦尔、博卡拉等城市均爆发与安全部队的激烈冲突。

面对抗议,尼泊尔当局最初采取强硬措施。警方使用实弹、橡皮子弹和催泪弹驱散人群。加德满都一家医院的官员描述:“我从未在医院见过如此令人不安的情况。”

随着伤亡人数增加和局势升级,政府开始让步。内政部长拉梅什·莱哈克首先辞职,声称自己负有“道德责任”。

9月9日,总理奥利宣布辞职,称这是“为解决危机铺平道路”。他成为自2008年以来尼泊尔的第14任离任总理。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驻尼泊尔办事处以及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政府谴责尼泊尔政府使用致命武力。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呼吁进行“迅速而透明的调查”。

我国驻尼泊尔使馆紧急发布安全提醒,要求在尼中国公民和机构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使馆建议中国公民近期减少非必要外出,公布24小时领事保护电话。

全国性的航班停摆,机场空旷无人。旅游业作为尼泊尔重要的经济支柱,受到严重打击。

尼泊尔的政治动荡有着深远历史根源。1951年前,尼泊尔由多个王朝的君主统治,其中包括拉纳家族实行的世袭总理制。

1996年,尼泊尔左翼毛派发起暴力活动,试图以人民共和国取代王室议会制,导致长达十年的内战,造成超过1.7万人死亡。

2006年,尼泊尔平民爆发抗议君主制的示威活动,最终导致君主制于2008年被废除,尼泊尔成为联邦民主共和国。但政治稳定始终未能实现。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尼泊尔3000万人口中有20%以上是贫困阶层。这个国家没有资源没有产业,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一点旅游收入和农产品。

尼泊尔为什么这么穷?除了自然地理条件不好,还有一点重要原因,经济和政治一直被印度掌控。一个贫穷腐败的国家,控制着另外一个国家,情况难以好转。

2024年,中尼贸易额增长22%,2025年开放的4个陆路口岸,让西藏对印尼出口额增长17%。但这些积极发展因当前危机而面临风险。

一个残酷的问题悬而未决:当这些年轻人打碎黎明前的希望后,是迎来的真正光明,还是更长久的黑暗?

尼泊尔的困境提醒世界,发展道路需要稳定与秩序,破坏性抗议往往只能带来创伤而非解决方案。

参考:中国驻尼泊尔使馆提醒在尼中国公民和机构加强安全防范| 环球网

来源:BOSS外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