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到中年,你最应该具备的解决问题的五种能力。你发现了吗?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擅长解决问题,他们擅长的是应激反应、是发泄情绪、是遇事就吵、遇人就怨、遇阻就退,表面上看是在想办法,实际上是反应模式的自动播放。你是否也像我一样,觉得问题就是一场灾难,遇到麻烦就慌、
人到中年,你最应该具备的解决问题的五种能力。你发现了吗?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擅长解决问题,他们擅长的是应激反应、是发泄情绪、是遇事就吵、遇人就怨、遇阻就退,表面上看是在想办法,实际上是反应模式的自动播放。你是否也像我一样,觉得问题就是一场灾难,遇到麻烦就慌、遇人就怨,后面才发现问题不是外界的敌人,而是我自己的修炼场,那些反复出现的麻烦,其实是在提醒我,我的层次和能力还不够。
我总结了五个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可能是跟头摔多了,也有可能是从知行合一里面得到的启发。
第一个层次:很多人并不擅长解决问题,他们擅长情绪宣泄,视问题为灾难,抱怨命运、埋怨别人。
他们常说:“怎么又出事了?”为什么总是我?在他们眼里问题不是常态、而是倒霉的意外,他们就像棋盘边的观众,拿着棋子却只会骂,从不思考怎么下棋。但其实,问题不是敌人,情绪才是陷阱。
第二个层次:表面应对,忙于修补。这一层的人稍微好一些,他们知道问题不可避免,会试着找办法,但他们的办法只停留在表面。
比如:工作上出错,就换个方法。吵架了就换个语气,恋爱失败了就换个人,可问题在于他们总在重复同样的问题。今天跟张三吵、明天跟李四闹,这份工作干不下去换一份还是老样子,他们忙着处理表面的麻烦,却从没想过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不过,修补表象,难逃循环。
第三个层次:模式觉察、自我剖析。这一层的人开始真正成长,他们不再把问题看成零散的意外,而是试着找到背后的模式。
比如:我为什么总跟人起冲突,是不是我把别人的否定当成了威胁,是不是我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他们开始自我剖析,承认问题可能出在自己的思维方式上,这一步很痛苦,因为要放弃惯性、放弃自我怜悯,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开始突破认知的边界。因为只有看清模式才能打破宿命。
第四个层次:系统构建、机制为王。这一层的人更进一步,他们不仅主动反思,还会主动构建系统。比如:一个爱拖延的人到了这一层不会在靠意志力硬抗,而是设计规则把手机放远、设定时间块,甚至换个高强度的环境倒逼自己,他们知道靠意志力是短暂的,靠系统才能长久,他们不再纠结于单个问题而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根源,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平静,因为大多数麻烦在发生前就被系统过滤掉了,他们明白系统治标,所以用机制治本。
第五个层次:顺势而为、化问题为杠杆。这一层的人他们不把问题当问题,而是当机会,他们像下棋的高手,从布局开始就为自己留好空间,问题来了,他们不着急解决而是顺势而为,把问题变成杠杆,变成推动自己的动力。比如:遇到危机他们会借机升级自己的能力、甚至主动制造问题来倒逼成长,他们不怕问题,因为他们知道问题不是阻碍,而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台阶。他们知道问题不是终点,而是起飞的跑道,但明白这个真相的人是极少数的。
来源:看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