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答案藏在财报里。2025上半年,携程营收287亿,净利92亿,净利率32%,毛利率80%。
“机票酒店都在打折,携程却每天净赚半个亿?
”刷到这条热搜,第一反应是:它怎么做到的?
答案藏在财报里。2025上半年,携程营收287亿,净利92亿,净利率32%,毛利率80%。
简单说,别人喝西北风,它在印钞。
有人不服气:不就是抽佣嘛?
真没那么简单。
携程把“中间商”三个字玩出了花:
- 先拿数据喂算法,机票酒店打包成“猜你喜欢”,点两下就下单,懒人最爱。
- 再把线下门店变成体验店,大爷大妈进去喝口茶,顺手订了邮轮,转化率高得离谱。
- 国际业务更猛,东南亚、欧洲、北美全撒网,二季度国际订单直接飙过2019年,老外也逃不过真香定律。
阿里、美团、抖音、京东都在旁边虎视眈眈。
飞猪砸补贴,美团玩本地生活,抖音直播卖酒店,京东把机票塞进购物车。
听起来热闹,实际呢?
- 飞猪还在“补贴换市场”,烧完钱再说;
- 美团强在本地,跨省长线就露怯;
- 抖音流量猛,可售后一塌糊涂,差评刷屏;
- 京东?
买完机票顺手加购物车,买完就忘。
携程不慌,靠老本:高佣金+大数据。
酒店想曝光?
先交20%佣金,再掏广告费。
小民宿一算,利润被啃掉一半,骂归骂,还是得上架——没它就没订单。
最魔幻的是“东哥”马云。
去年618放话要整顿酒旅,一年过去,飞猪没掀桌子,价格也没打下来。
网友调侃:东哥还在PPT里整顿大数据杀熟,携程已经杀到海外了。
不过,携程也不是高枕无忧。
- 商家怨气在累积,哪天集体掀桌子,平台也得掉层皮;
- 监管爸爸盯得紧,佣金上限、数据合规,随时一刀;
- 消费者越来越精,比价插件+社群拼团,薅羊毛薅到飞起。
未来拼什么?
- 把AI客服换成真人,别让“机器人复读机”气疯旅客;
- 给中小酒店留条活路,佣金降一个点,口碑能涨十分;
- 把“个性化推荐”翻译成大白话:别推十万一晚的总统套,推点真用得上的。
一句话总结:携程现在躺着赚钱,但躺久了也会腰疼。
阿里们想翻盘,得先学会不烧钱。
至于普通打工人?
该比价比价,该薅羊毛薅羊毛,平台打架,咱才能捡到便宜。
来源:口中哼小调的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