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6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6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改变历史的女人》是一部中国古代传奇女性简史,以文学的笔触和当代视角,讲述了60位历史上著名女性的命运沉浮和人生得失。去年,我们曾共同阅读过 书中10位女性的故事 (点击链接可回顾往期内容) ,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这一次,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新的10期故事,让我们继续阅读,从她们的人生中,获得生活的勇气,找到前进的方向。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与我们积极互动。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昨天,我们读到的是徐惠学长孙皇后劝谏辅政的故事。她凭才情获得唐太宗的宠爱,同样因为才情,她被誉为“妃子纳谏”第一人。红颜薄命的她,终因才情被载入史书,供世人敬仰。
唐太宗时期,和徐惠一样落发为尼的武媚娘,重新进宫后将有哪些处境和作为?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得不到宠幸的武媚
武媚喜欢别人叫她武媚娘,因为这是皇上取的名。被唐太宗宠幸后虽未获得晋升,但被赐名,已经让她很兴奋。至于真实名字,历史上没有记载。
她出生于公元624年的长安,父亲武士彟原是木材商人,李渊和李世民在太原起兵时,武士彟提供财物支持,后来就成为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母亲杨氏出身隋朝皇室。
武士彟去世后,杨氏因受其堂兄弟调戏,带着三个女儿愤而离开荆州前往长安。那一年,武媚只有12岁。
两年后,14岁的武媚因为“容止美”而被召进宫,封为才人。她是带着憧憬进宫的,希望从此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进宫几年,武媚都未能获得唐太宗的宠幸。她跑去请教和自己同期进宫、已经因宠幸而获得晋升的徐惠。
“以才事君者长,以色事君者短。”从徐惠那里得到这一启示后,她开始看书、学诗词,却依然得不到皇上的宠幸。
武媚是个一旦下定决心做某件事,就会想尽办法都要做到的人。为了吸引唐太宗的目光,她在他可能出现的地方徘徊,终于如愿被召侍寝,随后被赐名——武媚。
唐太宗觉得她英气中带着几分妩媚,很是特别,但无法让自己喜欢。不过武媚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有一次,唐太宗带上重臣和妃嫔去看刚刚得到的一匹马。那匹狮子骢很难驯服,唐太宗拿它没法,随行重臣也纷纷摇头。
站在妃嫔队伍里的武媚急于想表现自己,自告奋勇地说有办法制服这匹烈马,只需铁鞭、铁棍、匕首三样东西。
在唐太宗的示意下,她继续说道:如果它不听话,先用铁鞭抽,还不服,就用铁棍敲它脑袋,再不服,用匕首割断它喉咙。
唐太宗称赞她有胆识,眼神里却有一丝不快。
从此,唐太宗再也没有宠幸过她,还有意疏远她。武媚从唐太宗偶尔扫过的眼神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再得到宠爱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那时候的唐太宗正防着所有名字中带有“武”的人。因为太史令李淳风占卜说“女主昌”,民间又有“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传言,唐太宗诛杀了部分带“武”的人。
他本想将所有带“武”的人都杀了,而李淳风劝说,天命难违,大肆诛杀有碍皇室子嗣,这才作罢。
一直到唐太宗去世,武媚的才人身份再没变过。
太子爱上武媚
驯马事件发生后,武媚处于半妃半婢的处境,唐太宗时常让她跟随左右,这为武媚遇见太子李治提供了机会。
李治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最小的儿子,性格懦弱,并非帝王人选。可他因为大哥承乾和二哥李泰的储君位之争而成为得利者,被立为太子。
有一次,李治像往常一样去到唐太宗所在的甘露殿,与武媚擦肩而过。武媚假意回头,给出一个妩媚的笑容。正是这一次邂逅,这一个回眸一笑,让李治痴痴迷恋上了。
而李治当时的神态,让武媚看到了自己晋升的另一条路。从这之后,她开始制造一次又一次的偶遇,与李治眉目传情……
公元647年,唐太宗中风复发瘫痪在床,伺候他的武媚,和前来探病的李治背着他有了肌肤之亲。两年后,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为唐高宗。
按照惯例,没有子嗣的才人都要出家为尼。就这样,26岁的武媚去了感业寺。
武媚是个擅于捕捉机会,没有机会还会创造机会的人。为了尽快回到宫中,她抓住时机,再次制造与唐高宗的偶遇。
她还写了一首《如愿诗》,让人带给唐高宗,好让他读到自己的思念之情与愁肠百结。为了武媚,唐高宗也是茶不思,饭不想。孝期一满,他就派人将武媚接进宫,封为昭仪。
回到宫中的武媚下定一个决定,她不愿再把自己的命运交由别人掌握,即便是对方是深爱自己的唐高宗。
两年后,武媚生下她和唐高宗的儿子李弘。因为朝臣反对,未能晋升为一品宸妃的武媚并不在意,因为她觊觎的是皇后宝座。
没过多久,武媚又生下一个女儿。满月后的一天,这个女儿突然发病去世。正当武媚不知所措,通报说王皇后来探望孩子。她一个激灵,计上心来。
她不动声色地恭迎,然后带王皇后去看一眼“睡”着的女儿。王皇后走后不久,唐高宗来了,武媚强颜欢笑地陪着他去看女儿,却发现孩子没了呼吸。
就这样,刚刚看完孩子的王皇后成了最大嫌疑人。唐高宗觉得是王皇后嫉妒武媚,便对孩子下手。虽然没有确切证据,但足以让唐高宗有了废皇后的念头。
武媚开始在唐高宗面前有意无意地说一些元老重臣势力太大、皇权受限的话,加上这也完全属实,唐高宗决定借“废王立武”,打击元老重臣的势力。
公元655年,唐高宗以王皇后实施厌胜之术为由,废其皇后位,立武媚为皇后。
接着又废了太子李忠,立他和武媚所生的儿子李弘为太子。
在这之后,武皇后协助唐高宗巩固政权,重振皇权。
女皇武则天
唐高宗患上风眩,目不能视,委托武皇后协理政事。自此,武媚从参政步入执政。
起初,武媚处理政事还会和唐高宗商量,慢慢地开始自作主张。当唐高宗意识到武媚野心很大,李唐江山已经攥在她手里时,他害怕了。
为了收回政权,唐高宗和自己最信任的中书侍郎上官仪商量。在上官仪的建议下,唐高宗决定草诏废后。谁知,通过耳目得知此事的武媚直接闯进来,将草诏撕碎。
面对武媚的怒问,唐高宗把废后一事全都推到了上官仪身上。废后以闹剧收场后,武媚开始与唐高宗同临紫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唐朝就此进入“二圣”时代。
唐高宗被称为天皇,武媚被称为天后。“天皇”只是虚名,实权都在“天后”手中。
随着唐高宗的风眩症越来越严重,武媚涉政越来越深。她召集文人学士,大量修书,密令他们参与朝政决议,削弱宰相权力。总之,谁阻碍她掌权,她就削弱谁的权力。
太子李弘猝死后,新太子李贤容貌俊秀,才华横溢,深得唐高宗喜欢,李贤也将自己当做皇位继续人而努力做事。可是,他的母亲武媚并不想望子成龙。
一旦这个出色的儿子继承皇位,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参政。权利的欲望和母子亲情之间,武媚选择了前者。
她令人散布谣言,说李贤不是自己亲生的。又诬陷李贤谋杀术士、意图谋反,为此大义灭亲,将这个太子贬为庶人,后来又逼他自杀。
唐高宗去世后,为了便于自己掌权,武媚让性格懦弱的李旦继位,为唐睿宗。唐睿宗只是傀儡皇帝,政权都在武媚手里。
公元690年,武媚除掉李唐宗室和他们的亲信后,借由一块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奇石之说称帝,定都洛阳,改国号为周。
称帝后的武媚改革文化,创造了则天文字,“武则天”这个称号便由此而来。从武媚到武则天,她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在统治期间非常重视人才,挖掘并重用了姚崇、宋璟、狄仁杰等名臣贤相,具有“君子满朝”之誉。对于整顿吏治、发展农业和军事,她也很有一套。
武周时期,政策稳定,文化复兴,兵略妥善,百姓富裕,历史上又将武媚称为女政治家。但由于不择手段夺取李唐天下、晚年养男宠等诟病,她终究活成了毁誉参半的奇女子。
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女皇,用她的聪明和机智、野心和残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了中国男权社会。
来源:金钱猎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