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状况改善的有效干预形式-刘胜兰|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4 11:13 1

摘要: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人的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60%的因素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深远影响,也为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

健康状况改善的有效干预形式-刘胜兰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人的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60%的因素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深远影响,也为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胜兰博士解读报告

近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2024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及影响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国民健康生活方式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的重要成果。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报告项目负责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胜兰博士在介绍中指出,本次调研旨在破解健康中国建设中,民众如何高效参与这一难题。

为此,项目团队采用了线上小程序和线下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历经两年时间,共收集了来自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有效样本19055人。这一庞大的样本量,加之跟踪周期长、覆盖广、手段新、数据准等特点,使得调研结果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报告显示,公众健康困扰与不良生活方式高度相关。这一结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大量数据的深入分析得出。在调研中,项目团队发现,许多受访者都存在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不仅直接导致了各种健康问题的出现,还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和社会负担的加重。

针对这一问题,报告提出了健康社群作为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和健康状况改善的有效干预形式。健康社群是指由具有共同健康目标或兴趣的人们组成的群体,他们通过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共同监督等方式,促进彼此健康行为的养成和健康状况的改善。

在调研中,项目团队发现,参与健康社群的受访者,其健康行为改善率和健康状况好转率均显著高于未参与健康社群的受访者。这一发现不仅为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社会各界参与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

在春意盎然的3月24日,一场聚焦全民福祉的盛会——“共建健康城市 共享健康中国”主题论坛暨2024“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拂着每一位与会者的心田,为中国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意义非凡的时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犹如一位深思熟虑的智者,正式揭晓了其精心筹备的报告,这份报告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前行之路。

出席此次盛会的嘉宾阵容强大,群贤毕至。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先生,以其深厚的行业洞察力,为论坛带来了高屋建瓴的见解;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先生,宛如一位营养学的领航者,引领我们探索健康饮食的新境界。

此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卢迈先生、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先生、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敬女士等业界精英,以及来自地方政府的北京市西城区副区长宋玫女士、武汉市副市长张忠军先生,他们携手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先生、安利全球首席执行官潘睦邻先生、安利中国董事长兼总裁余放女士等跨国企业领袖,共聚一堂,他们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会上,刘胜兰博士进一步阐述了报告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她指出,尽管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健康意识薄弱以及“难坚持”“拖延症”等问题仍然成为阻碍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其中,健康意识薄弱占比32.6%,“难坚持”和“拖延症”分别占比32.6%和29.7%。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个人健康,也对社会整体健康水平构成了威胁。

此外,调研还发现了一个易被忽视的问题:当受访者出现健康问题时,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如有17.4%的人群,在情绪不佳或遇到困难时,找不到倾诉和获得安慰的对象。这一发现揭示了社会支持系统在健康促进中的重要性。一个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健康挑战,还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首先,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等方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其次,应建立健全健康促进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健康中国建设。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健康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还应加强健康社群建设,为公众提供交流、分享、互助的平台,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和健康状况的改善。在具体实施层面,报告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健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干预项目,如健康讲座、健身活动、心理咨询等,帮助公众改善健康状况;三是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四是加强健康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促进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每一个个体都应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深入开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健康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024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及影响研究报告》的指引下,我国健康促进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美好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应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积极参与健康促进工作,为自己的健康和社会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健康状况改善的有效干预形式-刘胜兰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来源:博主爱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