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4年毕业分配到供销社,退休5年了,每个月拿养老金,很知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09:52 1

摘要:柴火“啪”一声炸开,火星蹦到她脸上,烫得生疼,她却咧嘴笑——原来山沟里的丫头也能考大学。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

早点嫁人!

”这句话,李婶小时候听得耳朵起茧。

村里人看她背着破布书包往山外跑,像看笑话。

可李婶她爸只回一句:“识字的人,腰杆才挺得直。

”就这么一句,把她的命改了道。

1977年冬天,大喇叭突然宣布恢复高考,整个公社沸腾。

李婶蹲在灶台边烧火,听见消息,柴火“啪”一声炸开,火星蹦到她脸上,烫得生疼,她却咧嘴笑——原来山沟里的丫头也能考大学。

那年她16岁,白天割猪草,晚上点煤油灯刷题,灯芯烧得只剩豆大,她就着月光背政治。1980年,她成了公社唯一考上县高中的女娃,去报到那天,她妈把攒了十年的鸡蛋卖了,给她缝了件的确良衬衫,粉得晃眼。

高考那年,她数学卡了壳,总分只够中专。

有人劝她复读,她摇头:“家里等米下锅呢。

”填志愿时,她盯着“商业学校”四个字,想起供销社玻璃柜里亮晶晶的奶糖——那是她童年最奢侈的梦。1982年秋天,她揣着录取通知书挤上绿皮火车,车厢里全是汗味和鸡鸣,她死死抱着帆布包,里面装着全家凑的三十斤粮票。

供销社的日子像算盘珠子,噼啪作响。

她学打算盘,手指磨出茧;学记账,数字写得比男生还漂亮。

最绝的是卖化肥,她能蹲在地头跟老农聊墒情,顺手把尿素卖出花来。

三年下来,她管的小卖部成了全县标杆,连县长下来视察都夸:“这丫头,比男人还利索!

对象是老周,物资局的会计,第一次见面在县城国营饭店。

老周穿着涤纶中山装,紧张得把汽水撒了她一身。

李婶拿抹布边擦边笑:“你们城里人,连汽水都认生?

”一句话把尴尬揉成了糖。

老周后来承认,就冲这股泼辣劲儿,他认定了。

结婚时,老周家嫌她是农村的,她直接甩出财政局调令:“我凭本事进的城,不欠谁。

90年代风云突变,供销社改制,铁饭碗砸了。

当年一起打算盘的姐妹,有的去广东流水线,有的摆地摊卖袜子。

李婶却早两年就调进财政局,成了管农业补贴的股长。

她说不是神机妙算,只是半夜听见广播里“市场经济”四个字,心里咯噔一下,“供销社的糖纸再漂亮,也包不住时代的火。

现在她退休十年,退休金每月按时到账,比当年工资还高。

早上跟老周去公园跳广场舞,穿大红绸子衫,转圈时裙摆飞起来,像回到16岁。

女儿在省会当律师,每次视频都催她出国旅游,她摆手:“不去,我要守着咱县图书馆,当年借书得走十里山路,现在娃娃们抬脚就到,我得看着才踏实。

去年村里修族谱,长辈想把她名字写在“某妻某氏”后面,她直接把打印好的简历拍桌上:“李秀兰,1982级商业学校毕业生,县财政局退休干部。

”墨迹新鲜,像当年煤油灯跳动的火苗。

来源:灵思梦飞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