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学院:青春足迹丈量振兴路 山科学子赋能新乡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08:41 1

摘要:6月下旬至8月中旬,山西科技学院的13支集中实践团队、170余名师生深入晋城市6个县区的12个实践地,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累计完成惠民实事10余项,形成调研报告及实践成果20余份。在山野田间,在社区街巷,他们发挥专业所长,围绕理论宣讲、科技

6月下旬至8月中旬,山西科技学院的13支集中实践团队、170余名师生深入晋城市6个县区的12个实践地,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累计完成惠民实事10余项,形成调研报告及实践成果20余份。在山野田间,在社区街巷,他们发挥专业所长,围绕理论宣讲、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生态保护、语言推普五大领域精准发力,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用实际行动在太行山麓留下了新时代学子的奋斗身影。

精心部署 筑牢实践根基

为确保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山西科技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校团委精心制定活动通知及配套实施方案,明确了“聚焦为党育人、突出实践特色、严守安全底线”三大原则。活动紧扣时代主题,规划了“学、访、写、讲、研、传”的实践路径,并创新性地提出“五个一”核心任务——要求每个团队必须办好一件惠民实事、开展一次主题宣讲、建立一个结对共建关系、提出一条务实建议、完成一份调研报告,以此确保实践精准对接育人目标与地方需求。

在出征仪式上,该学院党委副书记吉育峰为13支实践团队授旗,勉励师生要胸怀“国之大者”,淬炼赤诚之心;练就过硬本领,彰显青春价值;永葆为民情怀,传递温暖力量;严守安全底线,树立良好形象;聚焦时代脉搏,打造特色品牌。

为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该学院执行跨专业组队机制,由各二级学院选拔相关专业学生组建团队。同时,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为每支团队配备了1至2名随行指导教师进行全程监管。对于分散实践的万余名学生,则依托“实习山西”管理平台进行组织管理;13支集中团队通过 “三下乡”小程序完成网络报备,构建起覆盖全过程、无死角的安全管理闭环。

知行合一 精准服务民生

社会实践是青年学子锤炼思想、增长才干的大熔炉。带着责任担当,山西科技学院各实践团队围绕理论宣讲、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生态保护、语言推普五大领域精准发力,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他们坚持知行合一,在服务中学习,在磨砺中成长。

思想引领贯穿始终:校团委“同心燃梦”实践团深入陵川县崇文镇,赴尧庄村烈士纪念亭重温入党誓词、在陵川县档案馆学习、在陵川号兵纪念塔瞻仰,深刻体会初心使命;能源工程学院实践队抓住建党104周年契机,在晋城市城区凤西社区将歌曲汇演与反诈知识宣讲巧妙融合,吸引了400余名居民参与;经济管理学院“卧龙经纬”实践团走进高平市开化寺考察古建技艺,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

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智耘乡野,造梦山河”实践队走进京东物流供应链(晋城)产业基地,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农产品仓储布局优化出谋划策,并深入金村中学开展科技互动展示;大数据学院“数智领航 乡创未来”实践团聚焦高平市喜镇苏庄的文旅需求,开发了一套集虚拟导览与非遗数字展示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导览系统;光机电工程学院在泽州县府城社区尝试 “关帝庙文创直播”,取得良好反响。

文化传承激活基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筑材引航”实践团在泽州县申匠村申匠小学开设了“三晋陶瓷”科普课堂,讲解陶瓷知识,现场演示黑瓷窑变工艺;设计学院“匠心筑梦”实践团在阳城县北留镇北留中心学校创作了 “阳光运动·逐梦少年”主题墙绘;由化学工程、设计、智能制造三个学院联合组成的“乡启星芒”实践队,在高平市河西村泥塑坊参与非遗泥塑实践,并以画笔为犁绘制了主题墙绘作品。

生态实践守护家园:文旅康养学院师生在合聚·恬苑康养小镇带领居民习练八段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聚山科”实践队在泽州县高都镇保福村参与园艺活动及垃圾清理行动。

语言推普助力治理:经济管理学院实践队在陈区镇养老院开展普通话情景教学;化学工程学院团队在河西村儿童课堂创新采用“方言趣味对比”教学法;“乡启星芒”实践队面向河西镇乡村儿童开设推普课堂;设计学院“匠心筑梦”实践团在北留镇剧院设立 “流动推普站”;融媒体中心“融光绘晋,青行筑镇”实践团则深入巴公镇北堆村进行推普宣传与教学,让普通话在乡村更普及。

着眼长远 推动成果转化

为将暑期实践的短期效应转化为服务地方的长效机制,山西科技学院着力推动成果转化,力求实践成效持续惠及乡村。一方面持续依托“实习山西”平台组织分散实践,为万余名学生赴基层实习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积极通过相关小程序报备,为活动评优奠定坚实基础。

山西科技学院逐步建立起 “学科特色+乡村需求”的双导向机制。大数据学院开发智慧导览系统、化学工程学院开设科普实验课堂、材料学院探索“学科特色+乡村教育”路径、“数智领航乡创未来”团队数字化服务景区需求等,都是专业精准对接地方需求的生动体现和固化模式。

在宣传推广方面,文旅康养学院“康养岚韵”实践队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平台密集发布深度推文与创意短视频,有效提升项目及合作方的认知度。

活动期间,山西科技学院与晋城市泽州县大阳古镇、高平市喜镇苏庄等共建9处实践基地,搭建起长期合作桥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保福村相关负责人围绕污染治理、特色农产品开发、文旅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共建切口。“康养岚韵”实践队为合聚·恬苑康养小镇提供项目优化建议及产业调研成果,为后续合作打下基础。

夏日的热浪渐渐退去,但山科学子投身乡村、服务基层的热情之火仍在燃烧。回望这段旅程,他们用脚步丈量振兴之路、用智慧赋能乡村发展,不仅为晋城大地注入了青春活力,也为自己的人生画卷增添了厚重底色。山西科技学院团委书记杨雄伟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推动更多专业力量下沉基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本报记者 李茹霞)

来源:山西青年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