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嫁接苗培育技术探讨与应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07:10 1

摘要:葡萄浆果营养丰富,富含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非常有益于人体健康。除生食外,葡萄浆果还可以加工成果汁、罐头、葡萄干、葡萄酒等多种产品,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葡萄适应性强,抗干旱、耐盐碱,在荒山、荒漠或河滩地均可栽培,无论是大田栽培还是设施栽培,其

葡萄嫁接苗培育技术探讨与应用

秦海燕等

葡萄浆果营养丰富,富含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非常有益于人体健康。除生食外,葡萄浆果还可以加工成果汁、罐头、葡萄干、葡萄酒等多种产品,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葡萄适应性强,抗干旱、耐盐碱,在荒山、荒漠或河滩地均可栽培,无论是大田栽培还是设施栽培,其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三门峡是河南省重要的小杂果生产基地,位于南北气候交汇地段,气候非常适宜葡萄栽培,栽培面积由 20 世纪 90 年代的 3.5 万 hm 2 ,发展到现在的20.8 万 hm 2 。据有关林业专家推断,近几年葡萄栽培面积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市场上葡萄良种苗木供不应求。

葡萄良种苗木的嫁接繁育主要依靠绿枝嫁接苗和硬枝嫁接苗的培育。在葡萄苗木的培育过程中,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植后的成活率、生长势、抗逆性以及建园质量。因此,在葡萄苗木的繁育过程中,应采用优质品种和优良砧木进行嫁接培育,以达到高质量建园的目标,满足果农专业户的需求。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葡萄栽培的经验,总结了葡萄绿枝劈接和硬枝嫁接的具体操作方法,旨在为林业科技工作者和葡萄种植户提供科学借鉴。

1 砧木的选择和培育

1.1 抗性砧木的选择

在选择砧木种条或进行砧木实生苗播种育苗时,应选用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且无病虫害的砧木种条和种子进行繁育。特别是抗性较强的砧木应大力推广应用。

1.1.1 抗根结线虫和抗根瘤蚜的砧木。我国已经引入多年的抗根结线虫和抗根瘤蚜的砧木,如 420A、5BB、99B、SD4、3309C 等,在生产上表现良好。再如引入我国的 S04号砧木,实践证明其不仅对根瘤蚜有较强的抗性,而且对根癌病和根结线虫有一定的抗性。

1.1.2 抗旱、耐湿、耐盐碱的砧木。S04,5BB、520A 等砧木的根系强大,抗旱能力特别强,且寿命长;225RU、贝达、5A等砧木极耐盐碱性土壤,在含盐 0.23%的潮湿土壤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并结实,且抗根瘤蚜,但抗寒力中等。

1.2 砧木实生苗的培育

1.2.1 种子沙藏。在种子贮藏过程中,要求温度在-3℃~5℃,种子含水量需在 2%以下。种子应埋在湿沙中进行沙藏,完成后熟期大约需要 60 d 的时间。因此,在选择种子贮藏地点时,应选择地势高、背阴、排水良好且无鼠洞的地块。贮藏沟的深度为 70 cm,宽度为 80 cm,长度根据种子的数量而定。贮藏沟挖好后,在沟底铺上 15~20 cm 厚的湿沙。然后按照体积 6∶1 的比例将湿沙与种子混合均匀,再将种沙混合物铺到距地面约 10 cm 处。最上层培土并高出地面约 10 cm,形成小拱形土丘。为了避免贮藏沟内缺氧并有利于通风透气,每隔 2.0~2.5 m 直立放置 1 个小秫秸秆。在湿沙层积期间,要定期检查贮藏沟内的湿度和温度。若温度超过 5℃,湿度超过 10%时,需进行 1~2 次翻动,以防止种子发霉,影响发芽率。同时,还需及时喷洒50%多菌灵 600 倍液以杀灭病菌。

1.2.2 种子催芽。为了提高出苗率,种子在沙藏后未播种前 7~10 d 内需进行催芽处理。首先将沙藏后筛出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 1~2 d,然后捞出,与 3 倍体积的纯净河沙混合均匀。将湿沙和种子混合物平铺在已铺设塑料膜的电热毡火炕上约 10 cm 厚时,在其上覆盖一层塑料膜,然后再在塑料膜上继续铺放一层混合好的种子和湿沙,最后再盖上一层塑料膜。在催芽过程中,需保持温度在 20℃~25℃,每间隔 20~24 h 均匀翻动 1 次。经过 5~7 d 的催芽后,当有 3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随时播种。

1.2.3 播种。在春季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将催好芽的种子在大田里进行播种。播种行向为南北行,每畦长 45 m,宽 1 m,采用宽窄行播种方法,即每畦播种 2 行,窄行间距40 cm,宽行间距 60 cm,以利于在宽行间进行嫁接操作,株距为 10 cm。播种后,种子上覆盖 2.0 cm 厚的沙壤土或湿沙,并用手轻轻压实,然后在畦上覆盖地膜。经观察,10~15 d 后可出苗。当有 30%左右种子顶土出苗时,应及时掀掉地膜,并覆盖一层薄薄的青草。使用细眼喷壶每隔2~3 d 喷水 1 次,经常保持畦面土壤湿润,以利于种子全苗出土。

1.2.4 田间管理。幼苗期一定要加强肥水管理。当苗生长到有 5~6 片叶时,应及时采用 0.1%尿素溶液进行第 1 次叶面追肥。之后,每隔 25~30 d 在土壤中追施 1 次磷酸二铵 225 kg/hm 2 。待苗木生长到 6—7 月份时,为防止病害的发生,每隔 7~10 d 喷洒多菌灵 800 倍液 +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2~3 次。要经常检查苗木的生长情况,待苗木高25~30 cm 时,需进行摘心,以促进苗木生长健壮和加粗,提高苗木嫁接成活率和生长充实度。

1.3 硬枝插条砧木苗的培育

在生产实践中,除利用种子繁育砧木实生苗外,还以使插条生根以培育砧木苗。由于葡萄枝条生根力弱,需用 100~200 mg/kg ABT 1 号生根粉浸泡插条基部 3~4 cm处 8~12 h 后,再插入温床催根,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2 绿枝劈接法

2.1 嫁接时间

在砧木和接穗半木质化时开始嫁接,可以持续到苗木新梢完全成熟为止。三门峡市的嫁接时间在 5 月上旬至 6 月下旬。

2.2 接穗选择与采集

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优良纯正的枝条作为接穗。在生长季节管理时,可利用疏枝、摘心、抹除副梢等操作同时进行接穗选择。最好采用随时采集随时嫁接的方法,以相应提高嫁接成活率。如果是从外地采集的接穗,当枝条剪下后要立即剪掉叶片,用干净湿毛巾及时包裹好。有条件时,可以放入广口保温瓶中,并在保温瓶底部放几块冰块,可使接穗保鲜 2~3 d,经过长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可随时嫁接。若需要保鲜 3~4 d 才能完成嫁接,应用湿毛巾包好接穗,及时放在冰箱的底层,保持温度在3℃~4℃为宜。

2.3 绿枝劈接

选用半木质化且夏芽萌生后还未吐叶的绿枝,嫁接成活率可达 95%以上,且生长迅速。对于已经长出 3~4 片叶的枝,必须去掉副梢,利用冬芽嫁接。在操作时,应将每个接芽用刀将节间断开,去掉叶柄,并及时放入盛有净水的盆中保存。嫁接时,砧木基部应保留 2~3 片叶,并在节的上面 2~3 cm 处截断,然后用手抠掉腋芽眼,随即将断面中间位置垂直向下均匀用力劈开长约 2.5~3.0 cm 的切口。此时,将粗度基本相似的绿枝接在芽的下方约 0.5 cm 处,两侧向下切削成 2.5~3.0 cm 长的楔形斜面,随后将接穗插入砧木端面的切口中,使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齐,确保接穗上端露白 1 cm 左右。最后用强拉力的地膜进行捆绑,让接穗上的芽露出,捆绑后打个活结即可。

2.4 嫁接苗的田间管理

嫁接苗田间管理主要任务是及时除萌、预防苗期病虫害以及保持土壤墒情适宜。苗木嫁接后,易发生萌蘖,为集中营养供应成活苗木的生长,应随时对砧木的萌蘖进行多次抹除。当接芽成活后,生长到 25~30 cm 时,为了防止新梢被风吹折断,要用小树棍和薄膜条及时引绑。随着新梢的生长,应不断引绑。在新梢叶腋间萌发的副梢应留 1 片叶子摘心,到了 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应在新梢顶部进行摘心,有利于枝条加粗和后期成熟。

为了让成活的苗木健壮生长,应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追施尿素 225 kg/hm 2 ,追肥后根据土壤墒情合理浇水。

同时,于 8 月上旬至 9 月中下旬,每隔 10 d 喷施 1 次0.3%的磷酸二氢钾。在生长季节要保持行间土壤疏松无杂草,为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嫁接后每隔 10~15 d 喷洒 1次 0.3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若发生虫害,应根据害虫的种类选择药物防治,确保成活的苗木健康生长。在正常管理下,于 10 月中下旬可以出圃,在出圃前要做好苗木的数量及品种调查,并拴好标牌,以防品种混杂。若出现品种混杂现象时,应在起苗前将部分混杂的苗木先挖出另行单独沙埋保存。随后圃地灌 1 次水有利于起苗。

3 硬枝嫁接法

3.1 砧木及接穗的采集和冬贮

葡萄硬枝嫁接时,首先要选用品种优良、生长健壮、芽体饱满且无任何病虫害的充分成熟枝条。结合冬季修剪,将砧木和接穗用湿沙贮藏起来,以备来年春天使用。

3.2 砧木及接穗的剪截

在生产上,常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按照劈接的具体要求,选用砧木和接穗粗度相似的枝条,或者选用稍粗一些的砧木和稍细一些的接穗最为适宜。嫁接前,用清水将枝条浸泡 4~5 h,使枝条充分吸水。剪取接穗时,应选择接穗饱满芽的上方约 1.0~1.5 cm 处剪截,接穗芽的下面留4~5 cm长进行平剪。而砧木枝条应在顶芽的上方约 4~5 cm部位平剪,砧木的下端在砧木节的下方 1 cm 左右处剪截,其砧木长度为 15~18 cm 的砧段为宜。

3.3 嫁接时间及方法

将沙藏的优良砧木条取出,在早春伤流期过后进行劈接。先用劈接刀从砧木断面的中心向下垂直劈开约3.0~3.5 cm 深,抠掉砧木上的芽眼。随后用劈接刀在接穗芽位下方约 0.5~0.8 cm 处两侧均匀削长约 2.5~3.0 cm 的斜面楔形。将削好的接穗及时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二者的形成层对齐,接穗在劈接口上面露白约 0.5 cm。然后用塑料膜条将切口上下缠紧封严即可。

3.4 硬枝嫁接后愈合处理

为了使砧木和接穗尽快愈合成一体,使接口和受伤面较快地形成愈伤组织,需要对嫁接好的砧木和接穗进行愈合处理。生产实践证明,伤口愈合的最佳温度为15℃~28℃,空气相对湿度约为 80%,经过 15~20 d 即可完全愈合。此种愈合处理方法与硬枝扦插育苗的电热床处理育苗方法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嫁接后的砧木和接穗在温床上要一排挨着一排斜着摆放,确保嫁接部位的接口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同时,随时将事先准备好的温湿锯末覆盖其上进行保温。需要说明的是,此项操作必须让接穗的顶芽露在外面,以便随时进行催根处理。经检查嫁接口愈合后,将温度降至 15℃左右,经过 3~4 d 后即可进行大田育苗。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