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英子大号突然黑屏那天,我正刷到她娃端着碗追鸡,弹幕齐刷刷刷“王四又不见了?
小英子大号突然黑屏那天,我正刷到她娃端着碗追鸡,弹幕齐刷刷刷“王四又不见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果然,下一秒账号显示“因违规被处理”。
我第一反应:两口子又吵架?
可再一想,不对劲,这时间点掐得太准。
我混粉丝群三年,早摸清套路。
只要小英子说“今天累”,就有人截图放大她眼角红,说王四家暴;娃少吃一口饭,立刻有人艾特妇联。
我替她说句“别瞎猜”,立马被围攻:“你是她小号吧?
”行,我闭嘴。
可这次封号后,怪事来了。
她的小号“英子日常”像打了鸡血,原本五千人直播间,瞬间涨到两万,小黄车里土鸡蛋、辣椒酱唰唰卖空。
我电商朋友瞄一眼后台数据,直接甩我一句:“GMV从五万蹦到二十万,这哪是倒霉,是精准导流。
”
我连夜扒拉MCN圈消息,才知道小英子大号压根不在她手里。
合同写得明白:账号归机构,她只是“代运营”。
机构一看大号风评要崩,干脆冻结,把流量全赶到小号,损失降到最低。
这招叫“断尾求生”,业内不新鲜。
更离谱的是,粉丝还在替她“维权”,一边骂平台,一边在小号激情下单。
小英子直播时憋不住:“我就想安静卖点货,别替我破案了。
”说完眼圈真红了,可弹幕还在刷“王四是不是转移财产?
”
我算看明白了,她不是被平台封了,是被粉丝架在火上烤。
机构要赚钱,粉丝要剧情,只有她夹在中间,连娃吃几粒米都要被计数。
农村网红看似接地气,实则每一锄头都挖在合同条款上。
账号是谁的,流量去哪了,真相重要吗?
不重要。
大家只想看连续剧。
小英子最后那句话我记住了:“我不是你们家的电视,想关就关。
”
屏幕一黑,剧终。
来源:冰湖旁垂钓的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