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媒体纷纷报道!涧西区集团化办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03:40 3

摘要:加入教育集团后,行知实验学校选派了优秀的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其中,音乐教师陈莹是戏迷,经常参加各类戏曲比赛,曾登上过《梨园春》舞台。陈老师在教学中发现了何梓潼的戏曲天赋,便对她进行精心指导,从一个长音、一个眼神,到一颦一笑、一起身一叩首,何梓潼都学得有模有样

擦亮“学在涧西”教育品牌!近日省、市媒体纷纷报道涧西区集团化办学打破校际壁垒家门口共享优质教育一起来看!《河南晚间报道》9月9日,河南卫视《河南晚间报道》播发【洛阳涧西区:打破校际壁垒 家门口共享优质教育丨实事惠民生】,报道了洛阳市涧西区创新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打破校际壁垒,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洛阳日报》(洛阳市行知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课本剧展演)加入教育集团后,行知实验学校选派了优秀的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其中,音乐教师陈莹是戏迷,经常参加各类戏曲比赛,曾登上过《梨园春》舞台。陈老师在教学中发现了何梓潼的戏曲天赋,便对她进行精心指导,从一个长音、一个眼神,到一颦一笑、一起身一叩首,何梓潼都学得有模有样,在学校“六一”会演中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喝彩。2022年,我市实施高新区重塑性改革,剥离出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由涧西区承接,其中义务教育学校就有22所,除了几所城市区学校,多数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为薄弱。有的教学点只有七八十个学生,最小的一个班仅有10个学生。为做好精准帮扶,涧西区对全区中小学的布局、规模、师资、设施进行全面摸排,建立了“一校一档”资源数据库,结合区域人口变化、发展规划和教育需求,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启动布局优化。撤并东沙坡、董窑、柳行、泰和等在校生200人左右的4个小规模学校,孩子们到附近优质学校就读,学习环境与师资条件都有了大幅提升。加强师资交流。去年,145名教师参加教育集团轮岗交流,占可交流人员的12.1%,其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72人,占交流人员的49.66%。促进研训一体。构建教育集团研训一体培养模式,以区域各学科教学主张为抓手,进行量化工具驱动下沉浸式教研探索,提升了教育集团的教研品质。通过定期组织教学研讨、送培入校,开展科学教育、教师培训、特色社团等活动,为薄弱学校引入科技、非遗等特色课程资源,实现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集团化办学不是简单的兼并学校,更不是削峰填谷,而是要通过精准的帮扶赋能,让成员校由‘物理组合’变成‘化学融合’。”刘丽表示,打破校区之间壁垒,让优质资源如活水般流动起来,导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才能形成协同联动、优质均衡的教育生态。以点带面从“区域连片”到“全域覆盖”航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添三山学校为成员校,西苑初级中学与西苑路实验小学、凌波实验小学组建小初衔接项目型教育集团……今年暑期,涧西区在原有教育集团的基础上,新组建6个紧密型、6个“紧密型+联盟型”、2个小初一体化衔接项目型教育集团。“这是集团化办学的迭代升级,实现了辖区集团化办学的全覆盖。”刘丽介绍,去年11月,涧西区组织对首批教育集团进行综合评估,既总结成果经验,又查找短板不足。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涧西区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和座谈研讨,于今年7月出台了《涧西区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推动集团化办学向纵深推进。布局结构更优化。结合办学特色、文化理念、地理位置等因素,遵循“优质均衡、相对便利、规模适度、协同发展”的原则,对全辖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调整,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办学模式更多元。探索紧密型、联盟型、“紧密型+联盟型”、项目型等多元合作模式。其中,2个项目型教育集团将聚焦小初衔接中学生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等,建立联合教研机制,开展跨校际学生实践,破解中小学教育断层问题,助力青少年全面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更高效。集团总校与成员校组成理事会,逐步扩大教师交流规模,依托“沉浸式教研”“小水滴思政”“‘涧领未来’校长说名师说”等搭建教师成长提升平台,完善教师激励评价机制,推动同研、同教、同培、同评、同建、同宣。涧西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加快推进一批教育集团学校改扩建项目,持续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总量和覆盖范围,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学在涧西”的品牌更加响亮,为教育强市建设贡献涧西力量。来源 | 《河南晚间报道》 洛阳日报原标题:《省、市媒体纷纷报道!涧西区集团化办学…》

来源:然然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