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深化政策支持,推动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B站影视 2024-12-03 17:36 2

摘要: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12月3日上午,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召开“深化政策支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党委委员

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12月3日上午,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召开“深化政策支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党委委员、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常桂秋介绍了我市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与行之有效的举措。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处处长尚文良主持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

常桂秋

一是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将符合条件的定点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二是提高职工医保三级医院住院待遇。明确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在市域内三级中医医疗机构住院,医保报销起付标准比同级综合医院住院的起付线每次降低100元,最低不低于300元;住院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89%。

三是积极推进符合中医特色的复合多元付费方式改革。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特点和优势,将符合规定的医保目录内的中医医院制剂在医联体、对口支援、技术协作医疗机构范围内调剂使用,并纳入医保支付。遴选中医优势病种,实行单病种付费,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以康复医疗、安宁疗护等需长期住院治疗的中医优势病种,按床日付费;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内涵,将适宜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内容,实现统一赋码;定点中医医疗机构按规定开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同等支付政策;开通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实现参保人员“互联网+”中医药服务费网上支付。

四是实行中医优势病种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按照“优势突出、临床成熟、疗效确切、安全可控”的原则,结合徐州市实际和按疗效价值付费特点,首批确定桡骨远端骨折、锁骨骨折等2个中医优势病种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

五是加强中医药服务价格管理。符合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使用管理规定,经药品监管部门审核通过的中药制剂,可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调剂使用;公立医疗机构调剂购进其他医疗机构制剂的,其制定、调整价格或加价率可在告知当地医保行政部门并在收费场所公示一周后执行。

一是全面落实中医药医保支付政策。根据临床需要和基金能力,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临床使用广泛、功能疗效明显、优势突出、价格合理的中医药服务项目、民族药、中药饮片、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制剂在个人自付比例上给予适当倾斜;将“国谈药”中的中成药纳入“双通道”管理,将医疗机构中成药配备、使用情况纳入监测评估范围;在重大疫情中,对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诊疗方案中的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诊疗项目以及经省药监部门批准或备案的专用方剂,医保部门按规定予以支付。

二是推行住院DRG支付中医激励政策。明确各相关医疗机构列入DRG支付的住院病例中,以国家二、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的“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作为衡量标准,对当年度指标达到30%及以上的二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给予其以中医为主治疗病例按DRG付费点数10%的激励系数。

三是动态调整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收付费范围。确定混合痔等26个中医优势病种实行按病种收付费;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收付费执行条件需满足“住院费用中中医药治疗费用占住院治疗费用≥40%”。

按照临床路径清晰、诊疗规范明确、诊疗技术成熟、医疗质量可控、医疗安全可保障的原则,对符合住院条件且临床认为非治疗期间不需在院的参保患者,在当日治疗结束后,根据自身情况经医疗机构允许后离院回家的治疗模式。

一是在全市一级医疗机构选择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缺血性脑病、高血压、颈肩疾患、呼吸系统感染、腰部疾患等6种技术成熟、风险可控、费用稳定,所患疾病达到普通住院标准且临床认为可以不留院观察治疗的病组,开展一级医疗机构适宜日间病床收治住院病组DRG付费试点。

二是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开展泄泻病等5种中医适宜治疗开设日间病房,并明确先期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试点,试点成熟完善后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参与试点医疗机构日间病房实行按病种结算,开展中医日间病房的病种执行条件需满足中医药治疗费用占总治疗费用≥50%。

各类中医药医保支持政策的陆续发布,本着既不增加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又凸显中医药的治疗特色优势的目标,努力实现三方共赢,即:进一步保障临床疗效,进一步节约医疗成本,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让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和真正的中医药实惠。

开展中医日间病房的定点医院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取得医保协议管理资格满一年的二级及以上的中医医疗机构;二是设有独立中医日间病房住院病房,建立单独的患者身份审核、诊疗行为规范以及医疗质量控制等日间病房管理制度和措施;三是医疗机构需配备至少4名第一注册地在本机构满一年并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医疗机构中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日间病房先期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试点,试点成熟完善后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有意参与试点的医疗机构可提出申请,由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共同审核后确定公布。

根据省中医药管理局统一部署,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等级建设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中。

一是积极推进中医馆提档升级,让中医馆建设更加“接地气”。我市在建成标准化中医馆的基础上,先后投入2亿元以上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设备设施更新,全力打造中医特色优势鲜明、服务能力突出的基层“金字招牌”中医馆,中医馆建设实现了由规模数量型向内涵质量型转变。目前,全市已分别建成三级中医馆93个、四级中医馆77个、五级中医馆38个,实现等级中医馆全覆盖。

二是努力实现中医馆内涵提质增效,中医药服务更加“聚人气”。我市基层中医馆在开展传统服务基础上,注重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强化质量内涵,培育“小而精、专而强”的中医特色服务,形成“一馆一特色”,让基层中医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明星科室”,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微型中医院”。中医药服务量显著增长。

三是着力打造基层中医药服务圈,百姓健康保障更加“有底气”。进一步优化基层中医药人才配备,全市基层五级中医馆馆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达8.9人,高级职称占比达29.3%。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将大显身手,能规范提供10类26项服务,馆均服务人口达7.4万人,服务辐射覆盖达4.7个乡镇。根据市文化强市工作方案,积极推进省、市名老中医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名中医工作室,通过传承带教培养出越来越多基层中医药服务型人才。同时,深入推进“岐黄校园行”和“中医药就在你身边”活动,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让中医药服务从“有”到“优”,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来源:徐州卫生健康

来源:都市FC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