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再添一颗南海明珠。这片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海域,将获得最高级别的保护。此举不仅体现了中国对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视,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力量。
中国自然保护区家族迎来新成员!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海生态屏障更加坚固。
2025年9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再添一颗南海明珠。这片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海域,将获得最高级别的保护。此举不仅体现了中国对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视,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力量。
一、保护区概况:面积待公布,管理已启动
根据批复,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等由国家林草局另行公布。目前已知信息:
位置:海南省三沙市中沙大环礁以东偏南;面积:黄岩岛本身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周长约55公里;功能分区:可能包括核心区(禁止人类活动)、缓冲区和实验区(有限利用)。二、生态价值:环境质量优,媲美大堡礁
2024年7月发布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揭示了其生态价值:
珊瑚健康:活珊瑚覆盖度28.6%,且仍在增长;水质优异:所有指标达一类标准;生物多样:造礁生物和鱼类资源丰富,是重要传统渔场。报告甚至指出,黄岩岛珊瑚礁生态可媲美澳大利亚大堡礁。三、建设意义:环保与主权的双赢
保护区的设立具有双重意义:
生态保护:为南海海洋生物提供避难所,缓解气候变化影响;主权维护:通过环保行动强化实际控制,体现和平发展理念。2024年5月至6月的全面生态调查,为保护区建设提供了科学基础。四、管理措施:法治化与科技化结合
国务院批复要求:
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条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监管执法;确保管理措施落实,提升保护水平。未来可能采用高科技手段,如卫星监控、人工智能识别非法船只等。个人观点与分析:
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实质性举措。它表明,中国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正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从全球视角看,南海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之一。黄岩岛保护区的建立,不仅惠及中国,也将对整个区域的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中国可借此机会推动南海环保合作,将保护区打造为国际科研平台。
对公众而言,黄岩岛保护区的设立提供了一个参与海洋保护的机会。通过线上直播、志愿者项目等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南海生态的守护者。这或许是保护区最重要的价值——唤醒全民海洋意识,共建蓝色家园。
来源:小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