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啤酒”)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ESG报告。作为国内五大啤酒龙头之一,在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建立起了地域性消费忠诚度的重庆啤酒,“重庆”或“山城”两大本地品牌贡献了重庆啤酒在重庆市场80%的销量。除去能打的本土产品
4月2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啤酒”)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ESG报告。作为国内五大啤酒龙头之一,在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建立起了地域性消费忠诚度的重庆啤酒,“重庆”或“山城”两大本地品牌贡献了重庆啤酒在重庆市场80%的销量。除去能打的本土产品外,重庆精酿白啤、重庆精酿黑啤等新品正在帮助重庆啤酒实现针对全国市场的布局,并实现高端化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零碳足迹”“零水浪费”“零农业足迹”“零包装浪费”四个零目标稳步推进的重庆啤酒,在嘉士伯集团的带领下,正在从“减碳”实现“增收”,进一步降低上下游的碳足迹,实现环保优势与盈利能力的结合。
本土“王者”,走向全国
4月2日,重庆啤酒财报显示,2024年,重庆啤酒盈利能力继续位居行业前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6.45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12.22亿元,营业利润31.85亿元。啤酒业务毛利率达49.71%,每百升营收49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60.17%。
从啤酒销量来看,2024年全年重庆啤酒啤酒销量达297.49万千升,实现了领先行业的稳健表现。
事实上,作为国内五大啤酒龙头之一,重庆啤酒的核心市场位于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在重庆的火锅店里,几乎每张桌上都能看到“重庆”或“山城”啤酒的身影。这种地域性消费忠诚度,正是重庆啤酒的根基所在。2024年财报显示,“重庆”或“山城”两大本地品牌贡献了重庆市场80%的销量,成为重庆啤酒业绩的“压舱石”。
但重庆啤酒的野心不止于此。近年来,重庆啤酒正在对一个商业命题作出解答,即如何既深耕本土,又走向全国?
据了解,2024年,重庆啤酒将“重庆”啤酒列为下一个重点打造的全国性品牌。通过持续推广“吃重庆火锅,喝重庆啤酒”的正宗重庆体验,加快“重庆”啤酒的全国化布局。目前,“重庆”啤酒已走出重庆,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周边各省站稳了脚跟,成为当地重要的啤酒品牌。2024年,通过持续推出新包装、新产品和新口味,以差异化产品积极顺应趋势,“重庆”品牌推出了重庆精酿白啤、重庆精酿黑啤等新品,以满足更多消费需求。
目前,重庆啤酒旗下本地品牌有“重庆”“乌苏”“山城”“西夏”“大理”“风花雪月”“天目湖”“京A”等,国际品牌有“嘉士伯”“乐堡”“1664”“布鲁克林”“夏日纷”等。
业内人士指出,重庆啤酒需明确在全国市场的定位,针对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和消费人群,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例如,在一些啤酒消费竞争激烈的地区,强调品牌的差异化优势;在一些新兴市场,则注重品牌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
高端化突围
竞争激烈的啤酒市场中,啤酒高端化趋势愈发明显。
从消费端来看,消费者对啤酒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不再满足于普通工业啤酒的口感和质量,而是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独特风味、优质原料和精湛酿造工艺的高端啤酒。而对企业来说,高端化产品的推出有助于啤酒企业树立高端、优质的品牌形象。且高端啤酒往往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在此背景下,重庆啤酒正以本地品牌的情感溢价,支撑高端化转型。
从销售数据来看,2024年,重庆啤酒的高端产品(8元及以上)销量为145.72万千升,同比增长1.37%,占比提升至48.9%,毛利率高达49.71%。这一数据已赶超行业平均水平。中金公司预测,2025年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销售口径)将达到1342亿元,占整体啤酒市场规模的17.2%。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两款关键产品的成功。高端产品中,重庆精酿白啤/黑啤通过本土化精酿概念,填补区域市场中端空白。另一产品山城精酿则于2024年推出,主打“川渝风味”,瞄准年轻消费者对地域特色啤酒的好奇心。
与此同时,作为嘉士伯集团成员,大力发展高端业务也是对嘉士伯集团发展路线的遵循。2020年,嘉士伯集团将其在中国的啤酒资产注入重庆啤酒,涉及净资产近80亿元,包括嘉士伯、乐堡、凯旋1664、乌苏等多个品牌。2024年2月,嘉士伯集团宣布“扬帆27”战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嘉速扬帆”。其中提到,“提升高端产品增长,加速啤酒以外品类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嘉士伯集团运营着覆盖中国各省区市的市场销售网络,拥有丰富的市场推广经验和成熟的销售渠道。对于重庆啤酒的高端产品,能够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营销手段,将产品推向目标消费群体,同时利用其销售网络确保产品能够快速、高效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减碳”到“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与年报同步发布的重庆啤酒2024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也成了业内外人士了解重庆啤酒的直接窗口。
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志刚透露,2024年是重庆啤酒迈入“嘉速扬帆”新阶段的重要一年。在积极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同时,重庆啤酒也持续推进“共同迈向并超越零目标”(TTZAB)ESG计划,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具体来看,环境方面,重庆啤酒围绕“零碳足迹”“零水浪费”“零农业足迹”“零包装浪费”四个零目标稳步推进。
2024年,重庆啤酒旗下酒厂每百升碳排放较2015年减少76.7%,相当于11.9万辆小轿车停开一年;平均水耗下降45.7%,节水量相当于3.57个西湖。新投产的佛山三水生产基地成为嘉士伯全球首个“海绵酒厂”,全面实现绿色酿造。同时,重庆啤酒继续回收利用啤酒生产副产品,并提升回瓶率、优化包装,进一步降低上下游的碳足迹。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重庆啤酒的MSCIESG评级(A股食品饮料行业最高),还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据悉,2024年重庆啤酒营业利润31.85亿元,同比增长8.2%,部分得益于资源循环利用。此外,新“国九条”鼓励上市公司ESG披露,重庆啤酒的高分红(每股2.4元)吸引了长期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啤酒行业的ESG竞争已进入“深水区”,下一阶段比拼的是供应链全链条的碳中和能力。对此,重庆啤酒需要进一步把环保投入变成成本优势,同时避开价格战,用“本地精酿”实现溢价,以实现更为持续的盈利增长。
来源:消费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