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唱给山河的答案”主题音乐会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举行。近千名观众与师生代表共同聆听历史的回响,用音乐致敬英雄、铭记历史、传递和平。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林楠 记者 秦思思 曾静)9月10日,“唱给山河的答案”主题音乐会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举行。近千名观众与师生代表共同聆听历史的回响,用音乐致敬英雄、铭记历史、传递和平。
音乐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本场音乐会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重庆师范大学主办,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重庆交响乐团共同承办。
音乐会在交响乐《白毛女》组曲中拉开帷幕,中央乐团集体改编、瞿维执笔的总谱在重庆交响乐团的精彩演绎下,将观众带入那段烽火岁月。上半场“光影留声·时代回响”板块,《雁南飞》《九儿》《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影视金曲依次上演,唤醒了观众对抗战题材经典作品的集体记忆。女声小合唱《五月的鲜花》旋律悲壮激昂,展现了抗战时期青年的爱国热情与抗争精神。
女声独唱《雁南飞》。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随后“烽火诗情·山河咏怀”板块,《嘉陵江上》《松花江上》和《黄河怨》等艺术歌曲深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侵略者的痛恨,由周亚辉、杨晓东、邱菊、龚永红等教师倾情演唱,歌声中饱含家国情怀。
张礼慧《是你一直想着我》。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下半场“歌剧华章·经典咏叹”精彩继续。《为了我正在想他》选自中国第一部反映抗战的大歌剧《秋子》,由吴婧瑀教授深情演绎战争背景下个体的悲剧命运;《再看一眼亲人》《等着我亲爱的人》选自歌剧《沂蒙山》,由王建树、魏杨和余鹏江动情演唱,展现军民鱼水情深;《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分别由李芳、林丹荔演唱,再现英雄人物的坚定信仰;《永远的花样年华》由柯映璇演唱,表现战争背景下女性对生命与青春的诠释。
“青春之歌·热血征程”板块选取了多首二战时期经典外语歌曲,《山楂树》《喀秋莎》由王守梅、胡天伦等教师指导学生组合精彩呈现,《海港之夜》与《共青团员之歌》的男声小合唱气势磅礴,传递出跨越民族与地域的和平愿景。
著名指挥家许知俊指挥交响乐《白毛女》组曲。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音乐会的尾声,在著名歌唱家、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名誉院长张礼慧教授的带领下,一曲《是你一直想着我》通过“你”与“我”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最后,全体演员共同上台,与全场观众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
据了解,整场音乐会艺术阵容强大,由国家一级指挥许知俊执棒,重庆卫视主持人何苗苗、陈力联袂主持,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多位教授、青年教师及优秀学生参与演出,重庆交响乐团担任伴奏。演出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的专业制作,更体现出高校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
音乐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第1眼TV-华龙网与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携手呈现了系列报道《胜利的回响》,自8月21日起,以连续80天每天回溯一首抗战金曲的方式,带领公众重温那段峥嵘岁月。该系列已发布21期,好评如潮,为本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形成了从线上传播到线下演出的深情呼应。
学生们认真聆听。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本次音乐会自筹备以来,历时数月排练打磨,得到校内外多方支持。重庆师范大学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抗战音乐的传承与研究,为重庆建设‘文化强市’贡献高校力量。”相关负责人表示,八十载风雨沧桑,山河已无恙,歌声仍嘹亮。本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用音乐连接历史与当下,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共创未来。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