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用2倍速+跳跃式,把红果短剧里排名靠前的几部短剧都刷了一遍,现代、古代、90年代,重生、穿越、偷听心声都刷了个遍。
女频的网文,看不太下去。但是大女主模式的短剧,我看得津津有味。
最近用2倍速+跳跃式,把红果短剧里排名靠前的几部短剧都刷了一遍,现代、古代、90年代,重生、穿越、偷听心声都刷了个遍。
比起几年前看的短剧,现在的短剧服道化和演技很明显已经有了国内影视剧的水平了。
除了一些特殊场景,比如需要大批量群演的场面,再比如一些特殊的密室、布景、道具比较“随意“意外,剩下的完全看不出曾经短剧的影子了。
而且从评论区可以看到,很多短剧粉,已经从追剧情和爽点,开始追一个男主和女主的演技和颜值了。
经常在评论区看到有粉丝从一部剧开始喜欢一个女主,然后一直追完了她所有的短剧。
在短时间里,大量摄入短剧多巴胺,有可能上瘾,也有可能产生腻的情绪,我就是属于后者。
现在对于那个app有种抗拒感。
所以如果想要上瘾,那就慢慢来,如果想要腻,那就大批量强行让自己输入一批,也许会有神奇效果。
因为我自己也是内容创作者,天然会比用户多一个视角去看短剧,那就是节奏和爽点。
整部剧切中的用户情感需求是什么?重生穿越和听心声,这是形式上的创新,但是内容价值本质没变。
比如给我印象挺深的一类内容需求——想让爱你的人产生内疚,从而后悔。
比如一个男主对姐姐,对父母,对朋友都很好,但是被误会,被虐待,然后观众一直在期待误会澄清那一刻他们的后悔。
一个女主被陷害,被送进教管机构,父母哥哥朋友都误会她,一次次对她产生伤害,最后女主运气好崛起,然后父母哥哥们发现误会了她,开始后悔....
这种情绪其实是非常小众的,如果放在爱情片里作为情绪之一没问题,但是作为主打情绪,也只有短剧的形式可以承载——一部剧,专门为了放大和重击这类情绪。
大众的需求比如反杀渣男,秒杀看不起自己的亲戚和小人同事,遇到良人并被真诚对待,霸道总裁故事模板,团宠模式,打脸模式等等。
一部剧都有一个核心需求。
这个核心需求的情感释放,有的短剧都放在60集之后集中释放,前面都在压抑和控制节奏。
也有的短剧是5集就给你释放一下,然后换地图,换副本,换反派。
前者很考验节奏感的控制,核心情绪诉求是用来吊着你的,为了给你在中后期,甚至结尾给你来一波大的,但是中间得让你看下去呀!
于是节奏感设计里,每一集,每五集是否有剧情线设计,比如宫斗剧,一个一个事件故事单元里,都埋着爽点。
在红果排名靠前的几部剧里,能够看出当下整个粉丝群里的整体诉求变化。
在女主故事模板里,爱情,已经不是短剧的重要食粮了,爱情虽然肯定会存在,但是绝对不会恋爱脑。
在这里,女主都是事业女性,都是杀伐果断,都是木得感情,而男人才是恋爱脑,才是动不动就上头的存在。
在这里,封建思想、大男子主义、性骚扰等等,都很直接的从大反派里呈现出来,不像影视剧那么隐晦。
在这里,整个短剧里都有一种综艺游戏精神,粉丝和主角们都不是特别在意剧情合理性,他们在意的是你们营造的氛围感,还有氛围感背后的情绪价值。
而且,特别推荐男人们看看这类短剧,特别是里面的亲热戏,再去对比日本小电影里的剧情,你就会发现男女之间的差别了。
女孩子们最喜欢的氛围感和男人喜欢的肢体大战,完全不同的两个视角,你会发现很多东西。
来源:与作家丁玲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