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很多人看到缅甸的地图都会自觉感叹位置好,绵长的海岸线直通印度洋,大片的平原,真正热带亚热带的气候,有光热,雨水充沛,背靠四千米的青藏高原和五六千米的横断山脉,聚气聚水聚光,即使偶尔有寒流也能有效的阻拦。
现在很多人看到缅甸的地图都会自觉感叹位置好,绵长的海岸线直通印度洋,大片的平原,真正热带亚热带的气候,有光热,雨水充沛,背靠四千米的青藏高原和五六千米的横断山脉,聚气聚水聚光,即使偶尔有寒流也能有效的阻拦。
而相对于我们的南方,云南两广等一带,冬天也有三个月是比较冷,除了版纳和三亚勉强及格,我们没有真正的热带气候是我们的硬伤。而缅甸一年多熟的产出,生活消耗又低,土地承载力至少是温带的两倍以上。在这里养活数亿人口都是轻轻松松的!而这里最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西南地区拥有通往印度洋的战略出海口。所以现在网络上很多人感叹为什么古人不再努力点呢?
其实我想讲很多网友站着说话不腰疼,那时候能守住云南就不错了。收复新疆打下大小金川后,乾隆曾三四次派军远征缅甸,主要是缅甸被西边那印度派兵首先占领并还挑起战端。乾隆派自己心腹大将傅恒,海兰察等都去了,主要是丛林疟疾、瘴气等瘟疫,傅恒还战逝在那里,几次征战牺牲官兵数万。
而且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中心都在黄河流域,还有更北的北京,南方不是中原的势力范围。能把边疆拓展到云南及两广在工业化之前已经是极限了,离缅甸隔着十万大山,到了近代国军远征军都差点全军覆没在野人山里。唐僧取经途经新疆绕到阿富汗去印度都不走最近的缅甸属于蛮荒之地,耗费那么大精力拿过来有什么用?那时朝廷派官员都不愿过去当官,宋朝苏轼被贬到海南做官,一路哭一路牢骚。派去交趾缅甸,宁可辞官也不会去的。古代连广东福建都是蛮夷之地,哪会重视缅甸,历史上多次征战缅甸也没拿下,估计就是觉得缅甸不是必争之地,没必要花大的代价。
而且人家也要民族独立的,包括朝鲜也打过多次也只是臣服是藩属国,也没把朝鲜拿入版图来,越南也有一部分在唐朝时就属于我们的版土,大唐著名诗人王勃的父亲就在那里当官,王勃还去看望了他父亲在回来的路上不幸落水逝去的,后来也独立出去了,这些你是挡不住的。如果因为缅甸而造成中原政权崩塌,更是得不偿失。隋朝不就是因为三征高句丽而亡吗?
所以不能用现在的科技手段去看过去,现在北京到缅甸几个小时,要是古代就是几个月。再说了,拿过来你能保证不会丢?外蒙古、海参崴、江心坡、琉球群岛、浮水洲岛在哪里?。
来源:随心所欲乱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