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至10日,国际花生产业与科技创新大会暨2025年国际花生年会在“中国花生之乡”河北大名召开。来自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3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赋能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共话花生产业发展。
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9月10日电(记者杨文娟)9月9日至10日,国际花生产业与科技创新大会暨2025年国际花生年会在“中国花生之乡”河北大名召开。来自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3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赋能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共话花生产业发展。
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大名的花生产业实力成为关注焦点。据大名县委书记高巍介绍,该县拥有400余年花生种植历史,常年种植面积达35万亩,其中高油酸花生25万亩,年加工花生超10万吨,总产值35亿元,已形成“育种、种植、加工”全产业链模式,且花生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河北省首位,是全国重要的油料基地县。“我们正通过‘集体+龙头’合作模式,携手鲁花、玛氏等企业,推动‘大名花生’与国际标准接轨。”高巍在致辞中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王强等知名专家在开幕式上围绕花生产业发展开展特邀报告,从产业技术革新、发展方向规划等不同角度切入,为花生产业破解发展难题、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专业参考与方向指引。下午的主旨报告与专题报告同样亮点纷呈,来自国内外的10余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从产业、技术、市场等多维度展开研讨,为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产学研融合成果落地是大会另一重点。开幕式上,大名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建的“高油酸花生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将为当地高油酸花生育种、加工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大名县政府与科研机构、龙头企业,高校与当地农业企业等还分别达成签约,涉及品种推广、技术研发等领域,进一步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大会期间,花生产业成果展与实地观摩同步开展。在展区,数十家企业展示了花生油、花生蛋白饮品、休闲食品等数十余种产品,集中呈现从传统加工到精深开发的技术突破;参会代表还前往大名县一品一播产业园、河北京馨泉食品有限公司,实地查看高油酸花生种植基地与加工生产线,围绕原料交割、质量管控等问题交流,为助力打造全国优质花生期货现货交易交割综合服务中心及推动花生加工企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这次大会不仅让大名花生走向更广阔的平台,更推动国内外技术、资源的对接。”大名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仝章平表示,下一步该县将依托新成立的科研机构,持续扩大高油酸花生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品牌价值,力争让花生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来源:农村牧羊人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