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连锁企业的资产管控逆袭路:首码固定资产管理 + RFID设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9 01:43 2

摘要:在连锁行业,“门店越多,资产管理越难” 是很多企业的共同困扰。某全国性家居连锁企业(200 + 门店、10 万 + 件资产)曾因人工管理低效,年损耗超 120 万元,直到引入首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搭配 RFID 技术,才实现资产管控的数字化转型,年损耗减少 85

在连锁行业,“门店越多,资产管理越难” 是很多企业的共同困扰。某全国性家居连锁企业(200 + 门店、10 万 + 件资产)曾因人工管理低效,年损耗超 120 万元,直到引入首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搭配 RFID 技术,才实现资产管控的数字化转型,年损耗减少 85%。

一、项目背景:扩张带来的 “资产管控危机”


该家居连锁企业成立于 2010 年,以 “一站式家居采购” 为核心业务,2018 年后加速扩张,门店数量从 50 家增至 200 家,覆盖全国 30 个省份。随着门店增多,固定资产规模也同步增长,涵盖货架、收银机、配送车辆、安装工具等 12 类设备,单店资产超 500 件,总规模达 10 万 + 件。

但企业的管理模式并未同步升级,仍依赖 “人工登记 + Excel 台账”:

总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部门店盘点,需抽调 50 人分 10 组下店,逐件核对资产编码、使用人、状态,单店盘点需 2 人耗时 3 天,全部门店完成盘点需 1 个月;

门店间资产调拨频繁(如新店开业从老店调货架、节假日调配送车),但流程仅靠口头沟通,事后补录台账,常出现 “资产在新店,台账在老店” 的情况,总部资产数据滞后超 15 天;

2022 年统计显示,企业因资产丢失、重复采购、设备故障维修不及时,年损耗达 120 万元,占固定资产总价值的 8%,成为利润提升的 “拦路虎”。

二、客户痛点:3 大难题,传统管理束手无策

盘点耗时耗力,成本高企
人工盘点不仅占用 50 名核心岗位员工 1 个月时间,还需承担差旅、工时成本,2022 年盘点相关人力成本超 60 万元;且盘点期间部分门店需暂停部分运营配合,间接影响营收。

资产追溯无门,丢失率居高不下
缺乏实时监控手段,资产位置、使用状态全靠门店人工上报,数据更新滞后。2022 年企业资产丢失率达 8%,其中配送车、高端安装工具等易流动资产丢失占比超 60%,丢失后因无轨迹记录,追查成功率不足 10%。

维护响应滞后,影响运营效率
设备保养周期依赖纸质台账和人工记忆,2022 年因货架未及时加固、配送车超期保养导致的故障,共影响 100 + 单订单交付,客户投诉率上升 5 个百分点;故障报修需门店逐层上报,平均响应时间达 48 小时,进一步延长设备停用周期。

三、解决方案:首码固定资产管理 + RFID,构建全链路智能管控

针对企业痛点,首码团队提供 “软件系统 + 硬件设备 + 定制服务” 的一体化方案,从资产 “标识 - 监控 - 盘点 - 维护” 全流程切入,解决传统管理漏洞:


1. 硬件部署:给资产贴 “电子身份证”

为 10 万 + 件固定资产逐一粘贴超高频 RFID 标签,标签采用防水、抗摔、耐高低温(-20℃至 70℃)材质,适配门店搬运、仓储潮湿、车辆颠簸等复杂场景,使用寿命达 5 年以上;

200 家门店各配备 2 台手持 RFID 扫描枪(支持离线扫描,信号弱时可存储 1 万条数据,联网后自动同步),总部在 5 个区域仓储中心、30 个配送站点安装固定式 RFID 阅读器,覆盖资产进出、调拨的关键节点,实现 “资产一动,数据即更”。

2. 首码系统功能: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首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针对连锁企业特性,开发三大核心模块:

实时位置监控模块:资产经过阅读器覆盖区域时,系统自动采集位置、时间、使用人信息,在后台生成 “资产轨迹地图”,总部通过电脑或手机端可随时查看任意资产的实时位置、历史移动记录,无需再电话确认门店;

智能盘点模块:门店员工用手持扫描枪在店内扫描,系统自动识别 RFID 标签,1 小时即可完成单店 500 + 件资产盘点,同步生成 “已盘 / 未盘 / 异常资产” 报表,总部实时查看各门店盘点进度,异常资产(如标签损坏、账实不符)可一键标记并指派处理;

维护预警与调度模块:在系统内预设每类设备的保养周期(如配送车每 3 个月保养 1 次、货架每半年检查 1 次),到期前 3 天自动向总部运维团队、门店负责人发送短信 + 系统提醒;门店遇到设备故障时,可通过系统线上提交报修申请,总部根据报修位置、设备类型,就近调配维修人员,维修进度实时同步至系统,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 6 小时。

3. 数据打通:消除信息孤岛

首码系统与企业 ERP 系统、门店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双向同步:


ERP 系统生成资产采购订单后,自动同步至首码系统,资产到货后扫描 RFID 标签即可完成入库登记,无需人工重复录入,避免 “多系统数据不一致”;

首码系统中的资产损耗、维修成本、闲置情况等数据,自动同步至 ERP 系统,用于财务核算和采购决策,2023 年企业通过闲置资产分析,减少重复采购预算 80 万元。

四、实施效果:数据见证转型价值,年省百万损耗

方案落地 6 个月后,企业资产管控指标全面优化,实现 “效率提升、成本下降、风险降低” 三重目标:

盘点效率提升 72%,成本大减
全部门店盘点时间从 1 个月缩短至 7 天,人力投入从 50 人减至 8 人,每年节省盘点人力成本超 60 万元;盘点误差率从 15% 降至 0.8%,实现 “账实完全相符”,无需再二次复核。

资产安全系数提升,损耗骤降
通过实时轨迹追踪,资产丢失率从 8% 降至 1.2%,2023 年资产损耗金额从 120 万元降至 18 万元,减少 85%;其中配送车、高端工具等易丢失资产,因轨迹可查,丢失率降至 0.5% 以下。

维护效率提升,运营更顺畅
设备保养及时率从 60% 提升至 98%,故障维修响应时间从 48 小时缩短至 6 小时,因设备问题导致的订单延误减少 92%,客户满意度提升 15 个百分点;设备平均使用寿命延长 1.5 年,间接降低设备更新成本。

资源利用率优化,降本增效
通过首码系统的闲置资产分析功能,盘活闲置货架、收银设备等 3000 + 件,重新调配至新店或需求门店,减少重复采购支出 80 万元;固定资产利用率从 75% 提升至 99.99%,实现 “物尽其用”。

五、客户反馈:从 “被动救火” 到 “主动管控”

该企业运营总监表示:“之前资产管理像‘盲人摸象’,总部永远不清楚门店资产的真实情况;引入首码固定资产管理 + RFID设备 后,资产数据实时透明,盘点、维护、调拨全流程可控,不仅年省百万损耗,还为我们后续拓展至 300 + 门店奠定了管理基础。”

对于连锁企业而言,资产管理的核心不是 “记清数量”,而是 “让资产流动可追溯、状态可监控、成本可优化”。首码固定资产管理 + RFID 的方案,正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帮企业把 “糊涂账” 变成 “透明账”,为连锁扩张提供高效的资产管控支撑。


来源:首码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