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台湾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和经济活力而备受瞩目。而钢铁作为工业的基础,台湾的钢铁产业也是发展非常不错的。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台湾地区粗钢产量1915万吨。这个数据可以排在云南省之后,位列第17位次。
一直以来,台湾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和经济活力而备受瞩目。而钢铁作为工业的基础,台湾的钢铁产业也是发展非常不错的。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台湾地区粗钢产量1915万吨。这个数据可以排在云南省之后,位列第17位次。
而“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名字看起来还很亲切的钢企,就是台湾最大的钢铁公司,这里要说明的是,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是两家不同的企业(两家企业都简称“中钢”),前者是今天要重点聊的台湾钢企,后者曾经是央企,现在是中国宝武的二级公司。为图方便,本文所说的中钢就是指今天要聊的台湾的这家钢企了。
2023年全球五十大钢企中,中钢以1258万吨钢产量位列第34名,在大陆排在广西盛隆和河南安钢之间。
中钢成立于1971年12月,总部及主厂区位于高雄市,高雄是台湾第一大港、第二大城市,为钢铁生产所需的铁矿石进口提供了便利的港口条件。主要产品有中厚板、棒材、线材、热轧、冷轧、热镀锌、电镀锌以及硅钢产品(这个产品结构和宝钢极为相似)。产品有44.8%外销(主要在东南亚、日本以及欧洲),在台湾省内的市占率超过50%。
中钢在汽车板和硅钢领域也着较强的实力(这也和宝钢极为相似)。在汽车板方面,成功开发第三代先进高强度汽车用钢,双相钢能生产DP1180Y(宝钢双相钢能生产1310DP),另外也完成马氏体钢CR1300T开发(宝钢最高强度的冷成形马氏体钢是1700MPa),至今汽车用钢已取得海内外27家汽车生产厂认证,可完全供应全车体所需钢材;在硅钢领域,中钢成功开发厚度仅0.2mm的新时代无人机马达专用电磁钢片,可大幅提升无人机的承载力与续航力(新钢、武钢能生产0.1mm硅钢)。
公司愿景是:智慧创新、绿能减碳、价值共创,成为永续成长的卓越企业。积极推动“二轴三转”:高值化精致钢厂、发展绿能产业两大主轴,数位转型、低碳转型、供应链转型三大转型。
中钢与宝钢也曾维系着一段极为友好的关系。1995 年 4 月,中钢郑重地派出 15 名代表,参与了于上海举行的“海峡两岸炼铁及耐火材料科技交流学术会”,就此揭开了海峡两岸两大钢铁企业交流的帷幕。次年 1996 年,双方再度于台湾举办了“台湾中钢—宝钢第二次科技交流研讨会”,促成了此后双方在管理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宝钢引以为傲的“9672 系统”(ERP 系统),便是在彼时从中钢引入的。此后,虽曾有过短暂的停滞,但又重归每年一次的相互学习交流之态。令人惋惜的是,近些年来,这一传统未能得以延续。
2011年,中钢还在大陆投资了第一个项目——常州中钢精密合金锻材有限公司竣工投产,公司专业生产高端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等特殊材料,年产值在10个亿左右。
历史总在微妙处留下伏笔。1995年两岸钢铁人的第一次握手,让宝钢的“9672系统”烙上了中钢智慧的印记;而当中钢在常州投下大陆首子时,长三角的产业链条也悄然嵌入了台湾钢铁的精密基因。两岸产业血脉的深度融合,终将在时代的淬火中锻造出新的可能。这既是钢铁的力量,更是文明的力量。
来源:聊聊钢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