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十四五”攻坚期,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分化、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利率市场化深化三重压力交织下,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导语:2024年业绩增速领跑同业。
作者 | 贝壳XY
编辑 | 小白
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十四五”攻坚期,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分化、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利率市场化深化三重压力交织下,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而浙商银行(601916.SH),作为一家年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否在当前的困境下找到破题关键,又要如何穿越周期找到适配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恰逢浙商银行2024年年报发布之际,不妨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寻找答案。
业绩稳中有升,结构持续优化
2024年,浙商银行营收676.5亿元,同比增长6.19%,增速持续领跑同业;归母净利润151.8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0.92%。
攻坚克难时期,浙商银行的业绩能够保持稳中有升,收入与利润均实现正增长,这样的表现称得上亮眼。
进一步拆解浙商银行的盈利增长驱动因素,风云君发现,正向贡献项主要是生息资产扩张、中间收入增长,拖累项主要是净息差下降及拨备计提增加。
(制图:市值风云APP)
接下来,我们对这四个核心影响因素逐一解读。
2024年,浙商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延续过去多年的稳增态势,同比增长10.9%至2.94万亿元,对净利息收入形成有力支撑。在目前已经公布年报的上市银行中,其生息资产规模扩张速度名列前茅。
(制图:市值风云APP)
众所周知,一家银行的经营地域、经营土壤,很大程度决定了这家银行的经营成色。浙商银行地处长三角区域的浙江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相当发达。
在这种背景下,浙商银行可以说天生具备服务第二、第三产业的优良基因,其公司贷款规模快速扩张,2024年发放公司贷款和垫款余额1.21万亿,在贷款余额中的占比高达67%,同比增长10.5%。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的“大零售”板块也实现新突破,2024年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4.84万亿,零售信贷增速持续保持股份制同业第一。
中间收入方面,在银行业息差收窄的大背景下,非息收入成为各家银行业务转型和收入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2024年,浙商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24.9亿元,同比增长39.05%,增长势头强劲,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33.2%,较上年提高了7.8个百分点,有效抵御因息差收窄而带来的弱周期。
非息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浙商银行在债市上取得的良好投资收益,这背后是其对市场状况的敏锐把握和果敢的投资决策。
净息差方面,我们知道,近年来银行业不断降低贷款利率以支持实体部门融资,商业银行净息差整体呈下行之势,这也成为桎梏银行业盈利增长的主要因素。
浙商银行也不例外,2024年净息差为1.71%,较上年收窄0.3个百分点,但与目前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上市银行相比仍不落下风。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至于拨备计提增加,2024年浙商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较上年增长7.97%。
业绩稳健增长、资产稳步扩张的同时,浙商银行的资产质量同样不容小视。正如董事长陆建强所言: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和“小额、分散”的授信原则,切实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化解。
不良贷款率方面,浙商银行已连降三年,截至2024年末为1.38%,较上年末下降6个基点,更是较银行业同期整体不良贷款率1.5%低出12个基点。同期末,其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78.67%。
(来源:浙商银行2024年报)
总体来说,2024年的浙商银行交出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优秀答卷。
践行善本金融,分红位居前列
稳健的业绩数据、向好的资产结构和牢固的资产质量背后,凝聚了浙商银行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经验。
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想要走得长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题中应有之义,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功德心,是当下金融必须有的情怀。于一家银行而言,哪里有金融服务之场景,哪里便是其履责之地。
历经多年探索与积淀,董事长陆建强总结提炼出“金融向善”的发展理念。2023年,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升维,跃至“善本金融”阶段。
何为“善本金融”?
“作为一家深耕一线的金融机构,我们坚持金融功能性作为第一性,以应对金融定位变局开展了善本金融的实践探索,借此向社会各界释放一个信号,金融不只是向善,而是要以善为本,从善(社会价值)出发。”董事长陆建强如是说。
通俗来说,就是把“善”的基因嵌入金融服务的场景中,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不断提升金融的社会价值。
为此,浙商银行形成了金融顾问、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善本信用、善本信托、等“六大支柱”体系,探索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范式。
拿金融顾问制度来说,以浙商银行为主席单位的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于2018年在全国首创了金融顾问制度,确立了企业的“金融家庭医生”、政府的“金融子弟兵”和居民的“金融理财咨询师”三大定位。
截至2024年末,金服会已在省内设立金融顾问工作室161家,牵头4,200位金融顾问,累计服务企业超10万家,落实融资超万亿元。
积微成著,笃行致远。浙商银行以“善本金融”为依托,正在全国越来越多地方播撒善种。开展六年来,金融顾问制度已覆盖全国16个省市,链接超4,200名金融从业者,累计为10万余家企业提供公益性咨询服务,落实融资超1万亿元。
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还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属性。正如董事长陆建强所言,善本金融理念的落地,推动着大家劲往一处使,真正去做一些对社会、客户有价值的事。
时至今日,“善本金融”理论和实践探索均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以普惠金融为例,通过发挥金融顾问制度及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的综合效应,普惠金融贷款增速11%,占各项贷款比重超20%,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性银行首位。
此外,为了响应“五篇大文章”的战略构想,浙商银行还在绿色金融、制造业、涉农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长22%、14%、9%,均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
(来源:浙商银行2024年报)
2024年,浙商银行用真金白银推进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工作,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73BP,通过融资协调机制支持小微企业授信金额415.72亿元。
此外,浙商银行也在全面践行让利于企让利于民,公司及零售贷款收益率分别下调37BP、70BP,助力实体经济企稳向好。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作为一家上市银行,更不忘为股东们回馈价值。
2024年,浙商银行拟向A股、H股股东每10股派息金额1.56元,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2.84亿元(含税),现金分红率达到30.12%,与往年基本持平。与目前已披露分红方案的上市银行相比,浙商银行分红率处于业内前列水平。
(来源:Choice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面对当前经营环境的机遇和挑战,浙商银行用实打实的成绩向市场传递信心,无论是稳中有进的业绩数据,还是“善本金融”的价值导向,无不体现浙商银行在理念与战略上的双重领先,这些也是其能穿越周期的底气所在。
未来,作为一家以创新立身的股份行,浙商银行持续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阶之路或将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来源:市值风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