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湾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口分布特征。据公开资料统计,台湾现有常住人口约2341万人,截至2023年6月,台湾地区的姓氏数量达到了1785 个,其中十大姓氏就占据了总人口的半壁江山。这些姓氏不仅承载着家族历史,更见证了大陆与台湾千丝万缕的血
从"猴""鸡"等奇趣姓氏
到"陈林半天下"的中原大姓
台湾的姓氏
承载着跨越海峡的文化基因
在两岸交流往来中
姓氏既是两岸同宗同源的血脉亲情
更是割不断的文化脐带
台湾的姓氏概况
台湾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口分布特征。据公开资料统计,台湾现有常住人口约2341万人,截至2023年6月,台湾地区的姓氏数量达到了1785 个,其中十大姓氏就占据了总人口的半壁江山。这些姓氏不仅承载着家族历史,更见证了大陆与台湾千丝万缕的血脉联系。
台湾十大姓氏排名及人口占比如下:
陈姓:台湾第一大姓,人口占比约11.15%,始祖为陈胡公。林姓:占比8.32%,始祖林坚。台湾林姓主要源自福建漳州。黄姓:占比6.05%,发源于今燕山以南地区。台湾黄姓多认唐初从中原入闽的黄守恭为祖先。张姓:占比5.27%,始祖张惠。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进入台湾。李姓:占比5.13%,根在河南鹿邑。李氏后裔经闽西扩展至台湾。王姓:占比4.10%,始祖为东周姬晋。吴姓:占比4.04%,始祖太伯。元代始有明确迁台记载。刘姓:占比3.15%,始祖刘累。明末清初从闽、粤迁台。蔡姓:占比2.91%,始祖西周蔡仲。明末清初由福建、广东入台。杨姓:占比2.66%,始祖杨伯侨。台湾杨姓多为"弘农"或"四知堂"后裔。台湾的稀有姓氏
台湾姓氏文化丰富多彩,除了常见的陈、林、黄等大姓外,还存在许多稀有姓氏。这些姓氏或因历史渊源、族群迁移、特殊文化背景而形成。
稀有姓氏
动物系姓氏:猴、鸡、驹等
“猴”姓,作为现行较罕见的姓氏,台湾约有6人姓猴 。与之类似的还有 “鸡”姓和“驹”姓,在台湾,姓“鸡”和姓“驹”的各有 4人 。
语助感叹词系姓氏:欸、呀、吁等
“欸”“呀”“吁”“叭”“喏”“哇”“吼”“啊”“嘎” 这些通常出现在对话语境中的语助词,同时也是台湾少数人的姓氏。在湾,“欸”“呀”“吁”“喏”“叭” 各仅1人姓“吼”“哇”“啊”各有2人姓;“嘎”的有16 人。
古老姓氏:公羊、东方、颛孙等
“公羊”姓是《百家姓》中的古姓氏,历史名人有史书《公羊传》的作者公羊高 ,在台湾,姓“公羊”的仅1人,“东方” 姓古传祖先是伏羲氏,在台湾有12人姓东方 ;“颛孙” 姓传祖先是上古圣君虞舜妫姓的后裔颛孙,台湾有15人姓颛孙 。
根在河南 豫台的深厚渊源
"万姓同根,根在周口"——这句流传于文化研究学界的话语,道出了河南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据《中华姓氏大典》记载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在当今以人口数量排序的300个大姓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170个。河南是全国姓氏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台湾姓氏与河南的渊源尤为深厚。
直接迁徙
部分姓氏直接从河南迁往台湾。如李姓根在鹿邑,王姓祖根在偃师,张姓祖根在濮阳,陈姓祖根在淮阳。
间接迁徙
更多姓氏是先由河南迁往福建、广东,再由闽粤迁台。正如姓氏专家谢钧祥所言:"台湾多数人的根在福建,而大多数福建人的根则在河南"
陈姓:唐代陈政、陈元光从河南固始南下福建,后裔成为台湾陈姓主要派系。林姓:源自河南,经福建漳州迁台。黄姓:认同唐朝从中原入闽的黄守恭为传世之祖。李姓:鹿邑是海内外李氏寻根拜祖圣地,后裔经闽西扩展至台湾。王姓: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后裔入台。寻根河南 血脉相连的见证
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回到河南寻根问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感。
3月25日,台湾桃园许先生在安阳市台办的帮助下,与汤阴县失联20年的亲人重新取得联系。通过档案排查和实地走访,终于让任固镇北固城村孙先生一家与台湾亲人在时光长河中再度相逢。
台胞赵士彰的父亲赵金国早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临终前嘱托儿子回乡寻根。2024年8月,在漯河市台办的协助下,赵士彰父子确认祖籍为临颍县杜曲镇汾赵村,并首次踏上故土,与乡亲们相认。
2023年10月,世界潘氏宗亲会副理事长、台北会理事长潘家森一行12人来到河南省中牟县大潘庄村潘安故里寻根祭祖,叙血脉亲情。
来源:豫见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