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宽甸镇深入研判当前形势,依托自身地域特点,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调度,落实增人、增卡、增设备、增巡查,严查进山火源、严控野外用火、严处违规行为、严管重点人员的“四增四严”工作机制。构建“山上、山下,沟里、沟外”立体式防火管控体系。
宽甸镇
宽甸镇深入研判当前形势,依托自身地域特点,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调度,落实增人、增卡、增设备、增巡查,严查进山火源、严控野外用火、严处违规行为、严管重点人员的“四增四严”工作机制。构建“山上、山下,沟里、沟外”立体式防火管控体系。
宽甸镇在镇域内的27个卡点加大管控力度,各村组织党员志愿者看护好山头,并在进山重要点位增加巡山员,通过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层层压实防火责任。在主要进山道路增设带有广播功能的监控摄像头,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创新工作举措,既可以播报森林防灭火相关要求,又可以实现重点部位、重点林区全天候智能立体监测,形成“镇村组干部+网格员+巡山员+党员志愿者+群众”的全覆盖群防群控体系,提升防灭火工作实效。
同时,宽甸镇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应急队伍建设,组建30人扑火队,组织开展防灭火演练3次,重点检验镇防灭火队伍的应急响应、协同作战和抢险救援能力。通过模拟火情接报、队伍调度、火势控制等环节,参演人员熟练掌握灭火器、灭火摩托等灭火器材使用技巧和扑救流程,为完善防火预案提供了实战依据。
太平哨镇
太平哨镇组织开展全流程、实战化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通过“以训促战、以练筑防”的方式,着力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专业防灭火队伍,切实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转化为守护绿水青山的行动自觉,为保障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演练前,扑火队长认真讲解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枪等设备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并进行规范操作演示。参训人员分组进行全流程演练,并针对演练中暴露的薄弱环节,逐一分析改进,确保突发火情时“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演练活动按照“火情上报——先期处置——协同扑救——余火清理”流程有序进行,各扑火力量运用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等设备开展扑救,不到15分钟就完成了火场合围。演练现场,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人员分工明确,扑明火、开隔离、清火线、守火场,各组队员有序协作,火势被成功扑灭。
此次演练不仅促进新入职扑火队员克服面对森林火灾时的紧张恐惧心理,还有效提升了基层防火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应急处置水平,为筑牢全镇森林“防火墙”提供了有力保障。
杨木川镇
杨木川镇积极响应移风易俗号召,将殡葬改革政策和文明殡葬理念融入文明祭祀、绿色祭祀宣传工作中,引导居民破除丧葬领域陋俗,摒弃传统祭祀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
杨木川镇在防火卡点通过大喇叭播放文明殡葬和祭祀倡议,让绿色新理念深入家家户户;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庭院、田间地头、卖店等发放宣传单,详细介绍殡葬改革相关政策和文明祭祀的方式与意义;以村委会为载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阐述传统殡葬陋习对家庭经济和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引导村民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的殡葬观念,同时,着重推广多种文明祭祀方式,提倡用鲜花祭祀表达对先人的思念;鼓励植树祭祀,通过栽种树木,为大地增添一抹绿色,寓意生命的延续与传承。林业站护林员还向村民耐心讲解传统祭祀方式中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存在的火灾隐患。截至目前,杨木川镇已累计开展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村民纷纷表示,会积极响应号召,以文明、绿色的方式进行祭祀。
杨木川镇将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将殡葬改革纳入村规民约,加强对文明祭祀、绿色祭祀的引导,在全镇营造文明、和谐、绿色的祭祀氛围。让清明节更“清明”。
大西岔镇
大西岔镇多措并举做好春季防灭火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各类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实际行动筑牢“防火墙”。
大西岔镇对森林防灭火暨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切实增强镇村干部对做好清明节防灭火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领导干部深入包保管区、村开展防灭火工作,营造全民防火的氛围;值班领导干部带队深入重点山林、村、防火点进行全面巡查;各村成立防灭火专项巡逻小队,在各自村域范围内进行日常巡查,并加强对防灭火重点部位巡逻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该镇还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和森林防火五彩旗、发放森林防灭火宣传单、带装巡护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森林草原防灭火法律法规和防灭火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