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都有一个隐隐的焦虑:我不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会不会一辈子注定赚不到大钱?毕竟,一线城市资源集中、机会更多、人脉更广,似乎天生就比三四线城市、县城的普通人要有优势。
很多人都有一个隐隐的焦虑:我不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会不会一辈子注定赚不到大钱?毕竟,一线城市资源集中、机会更多、人脉更广,似乎天生就比三四线城市、县城的普通人要有优势。
但事实并非如此。时代已经变了,互联网就是最大的“平权工具”。如果你能用好它,不管你身处山村还是县城,你都能把自己的能力、产品、服务,直接推到全国甚至全球。
一句话:互联网帮你抹平了地域的差距。
过去,赚钱一定要靠近“钱多的地方”。大城市有工厂、有大公司、有资本,所以资源和机会都往那里聚集。比如要做生意,你必须去批发市场拿货;要找客户,你必须在写字楼里跑业务;要推广,你得花钱打电视广告。
但现在,互联网把渠道和客户拉平了。
电商平台让你不用开实体店,就能把货卖到全国。短视频、直播,让你不用人脉资源,就能直接找到消费者。知识付费、自媒体,让一个小镇青年,也能靠自己的认知变现。换句话说,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一线城市的优势不再像以前那样碾压一切,而你只要抓住互联网,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有个朋友老家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原本在工厂打工,月薪三四千。后来他回到老家,跟着堂弟一起做短视频,内容是分享农村生活,比如种地、养鸡、修农具。没想到两年时间,粉丝涨到几百万,靠广告和带货,年入几百万。
他跟我说:“如果没有互联网,我在工厂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这就是典型的例子。你不用去北上广深卷房租、卷人脉,只要把握住互联网的传播逻辑,就能让自己的商品被看到。
互联网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让你不再受制于“我在哪儿”。
以前你要在县城开个小店,顾客只有几条街的居民。现在你开个网店,顾客可能在全国任何一个角落。卖服务:
你在小城市学会编程、设计、翻译,通过自由职业平台,就能接到全国甚至海外客户的订单。卖认知:
你在三四线城市写文章、拍课程,照样有人愿意付费学习,根本不在乎你住在哪个城市。
这就是互联网的杠杆。它让一个人在小县城,也能拥有全国的客户群体。
如果你现在就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想通过互联网赚到大钱,可以从这几个方向切入:
做电商淘宝、拼多多、抖音、小红书,你都能做。最关键的是,找一个能稳定供货的产品,然后专注打造差异化。比如安徽有很多人通过卖当地土特产,年入百万。做内容
内容的门槛比产品还低,你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开始创作。做生活记录、做专业分享、做知识传授,都可能成为财富的入口。比如B站上有个小镇医生,通过科普视频积累百万粉丝,接广告和开网课,收入翻了几倍。做技能输出
你会写作、会设计、会编程、会视频剪辑,都可以在网络上接单。Upwork、Fiverr这样的海外平台,甚至能让你赚美元。做本地互联网+
如果你不想完全脱离本地,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升级本地生意。比如帮家乡的农产品做品牌和直播;帮县城商家做短视频营销。这样既能扎根当地,又能借助互联网放大价值。
很多人明明知道互联网有机会,却依旧过不好,原因很简单:
只做消费者,不做创造者 —— 天天刷视频,却不愿意去拍视频。只想着复制,不愿意创新 —— 看别人带货赚钱,自己也想去卖,但没有差异化,很快就死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互联网需要时间沉淀,你没熬过前期,就放弃了。记住:互联网的门槛低,但门槛低也意味着竞争激烈。想脱颖而出,必须做到长期、稳定、差异化。
不是只有在北上广深,才能赚到大钱。相反,越是生活成本低的地方,越适合通过互联网起步。因为你的压力小,可以耐得住前期没收入的阶段。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财富洼地,能让普通人直接连接全国的市场。
所以,如果你不在一线城市,不要焦虑。问问自己:
你能不能在互联网上开一间“土特产网店”?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技能、内容、认知,放到更大的舞台?来源:狼窝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