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可曾见过晨曦中的露珠,如何在草叶上缓缓凝聚?可曾注意过墙角的那株野花,是怎样在无人问津处悄然绽放?
你可曾见过晨曦中的露珠,如何在草叶上缓缓凝聚?
可曾注意过墙角的那株野花,是怎样在无人问津处悄然绽放?
生活总在催促我们快些,再快些,却忘了有些美好,偏偏需要时间的酝酿。
院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大地写给天空的情书,每个字句都该饱含深情,每个标点都该恰到好处。
土壤不是简单的"种植介质",而是无数生命的温床。
急于施肥翻土,不如先学会观察,蚯蚓穿梭的路径是自然的犁沟,落叶腐烂的痕迹是免费的肥料。
有位老人总在秋后把枯枝败叶堆在墙角,来年春天,那里总最先冒出嫩芽。他说:"土地像老朋友的脾气,你得懂它的节奏。"
日本庭院大师枡野俊明曾花三年时间观察一块石头,才决定将它安放在何处。
我们或许不必如此极致,但至少该知道:急吼吼种下的树苗,往往不如鸟儿偶然衔来的种子长得茁壮。
月季要经过寒冬的淬炼才开得热烈,绣球花需积累足够的昼夜温差才染得蓝紫。
给植物"留白",比盲目浇灌更重要。
聪明的园丁都懂得"偷懒"。让春雨唤醒沉睡的球根,请秋风收拾残败的枝叶。
北京胡同里的居民深谙此道,他们在窗台摆几盆不怕旱的太阳花,由着它们自生自灭,反倒成就了最生动的风景。
所谓打理,有时是克制干预的勇气。
潮州老宅的天井里,青石板上的苔痕要二十年才能养出墨绿的底蕴;苏州园林的湖石,需数代人抚摸才包浆温润。
不必羡慕别人的繁花似锦,你为樱桃树修剪的每个伤口,替薄荷除去的每丛杂草,都在书写独特的庭院日记。
当黄昏把影子拉长,
最好的园艺工具是放下剪刀,
坐在藤椅上听风路过树叶的声音。
那些被匆忙忽略的细微响动,
正是一方院落最珍贵的成熟风味。
所谓岁月静好,
不过是允许万物按照自己的时序,
慢慢活成应有的样子。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爱美食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