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悄然而逝,转眼间,作为跨村任职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的张成峰已在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庙沟脑村扎根半年。这段时间,张成峰从初涉基层的 “门外汉”,逐步成长为扎根乡土的“贴心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村民、建设基层的初心使命。
通讯员 祁生红
时间悄然而逝,转眼间,作为跨村任职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的张成峰已在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庙沟脑村扎根半年。这段时间,张成峰从初涉基层的 “门外汉”,逐步成长为扎根乡土的“贴心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村民、建设基层的初心使命。
面对新环境、新任务,张成峰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是岗位的挑战,更有对百姓切身利益的责任。2024年9月,在参加申中乡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安排部署暨业务培训会后,他跟随第一书记深入贫困村民家中,核实村民的收入、查验是否享受了国家的各项政策扶持,在走访入户,倾听村民心声后,张成峰逐步了解了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在群众生活中落地生根,如何为脱贫户提供精准帮扶,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基层不断磨砺成长,才能获得真知识、练就硬本领。
“每一份细致的工作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每一次与群众的互动都是我人生的珍贵财富。”张成峰平淡地说。 在防汛工作期间,张成峰与村 “两委”班子成员巡查重点区域,动态研判汛情发展,哪怕是鞋底沾满了泥泞,雨水湿透了衣衫,大家也没有丝毫退缩。为了增强村民的自我防护意识,他和讯“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广播、挨家挨户上门告知等方式,宣传防汛知识和避险技巧必要时紧急转移危岩体下群众。
在这里,每一项工作都与群众紧密相连,每一项任务都需要精准细致,答案绝不可能靠坐在办公室内纸上谈兵得来,而是躬身亲行、脚踏实地,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张成峰始终以一种“干中学、学中干”的姿态,不急不躁地推进每一项工作。无论是开展保护环境卫生宣传工作,还是协助化解矛盾纠纷,亦或是合作医疗收缴,他深感基层工作如精密织就的经纬线,既要在千头万绪中织就民生保障网,又要在细枝末节处打磨服务真功夫。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张成峰需要与各方协调沟通,积极整合资源,推动工作落实。半年时间,张成峰逐渐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工作中理清思路、沟通协作、解决问题。在医保催缴工作中,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资料、一对一讲解等方式,详细介绍医保的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以及参保的重要性。对于经济困难的村民,积极帮助他们申请相关的补贴,让政策温度精准抵达每个需要帮扶的角落。 “基层工作既要成为政策通的‘活字典’,更要当好群众心的‘温度计’。”在这个过程中,张成峰不断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从“外行”变为“内行”,也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度。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