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上推荐评议活动,经过群众推荐、集中展示评议等环节,共有10位优秀医务人员入选2025年2月月度人物。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中医师周瑞光荣入选!一起来了解他的事
日前,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上推荐评议活动,经过群众推荐、集中展示评议等环节,共有10位优秀医务人员入选2025年2月月度人物。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中医师周瑞光荣入选!一起来了解他的事迹——
周瑞,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中医师。他17年如一日,化身守护生命安全健康的护航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医者”两字的真正含义。曾获联合国“青少年爱心大使”、全国学雷锋“四个100”先进典型、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苏青年五四奖章等。
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术业专攻精勤不倦
2024年6月,周瑞远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中医院开展医疗援青任务。他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走基层、下牧区、做义诊。支援期间,共接诊处理病人1780余人次,完成手术量151台,其中三、四级手术30余台,带领团队成功救治了难治性产后出血、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窘迫等40多例急危重症病例,新生儿复苏抢救12次,实现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100%。在这里,周瑞为患者提供精准、个性化治疗,将中医药应用于术后康复,推动14项中医适宜技术扎根海北,引进13项新技术。他开展教学查房、手术演示及“健康讲堂”等70多项工作,完成5cm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严重盆腔粘连分离术……填补了医疗技术空白,完成了多个“当地首次”,创造了妇产科治疗的多个第一,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留得住、能战斗”的医疗团队,成为当地百姓口中的“江苏好曼巴”。
公益道路的“热心人”,为爱坚守青春无悔
妇产科大夫,却痴迷于科普,这就是周瑞17来一直坚持走的不寻常路。打造“妇产科先锋小队”,为患者带来便捷的“一站式”就医服务。工作之余,积极传播健康知识,加入健康科普宣讲团,与当地学校推出“中医药文化润童心”主题研习。17年来坚持每年下乡走访,带领24所高校志愿者开展爱心帮扶、人文关怀,推出“梦想公开课”“阳光课堂”等10余个民生志愿项目。新冠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前往一线,身兼数职,参与心理疏导,出色地完成了长达43天的抗疫任务。从医十余载,用心服务群众,多查一次房、多讲一次课、多帮助一个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将周瑞心中的“大医之道”传到了人民群众心坎上,服务人数超20万人次。
重点人群的“知心人”,用心守护精准干预
周瑞致力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开设南京红蓝丝带艾滋病全免费门诊,提供日常咨询、心理辅导、配偶检测等全链条服务。参与艾滋病感染者手术,为患者提供医疗照护服务,并制定一整套接诊艾滋病患者的标准化流程。为安抚患者情绪,周瑞主动走进艾滋病人,成为这一群体的“专职医生”。他还开通了心理危机干预和情感疏导热线,全天候保持通信畅通,服务超2万人次。先后为520余名重点人员提供“一对一”暴露后预防指导,帮助50多名病患重拾生活信心。他倡导“HIV感染者通过母婴阻断干预技术生育健康宝宝”,圆了艾滋病患者的生育梦想。诊室内密密麻麻的工作安排和足足20公分厚的工作笔记,见证了他对艾滋病患者的真心实意。
防艾教育的“代言人”,为“艾”发声温暖同行
为破除大众对艾滋病的恐惧,周瑞把艾滋病预防知识宣讲和普及作为工作的方向。他亲自编写教程,开发36种公益课堂,撰写37个典型故事,创作75部科普微电影和短视频。作为“红蓝丝带行动”发起人,建立9个服务分队和6个特色小组,创新12个公益品牌,变个人坚持为群体坚守。3次远赴云南,18次走进大别山区,倡导儿童性教育、参与“困境青少年”帮扶,为380多名困境儿童带去关怀和温暖。深入全国150多所高校开展专题分享,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防艾实践教育模式,仅在南京就带动28所高校的13万大学生关注公益。他先后走进18个省、直辖市,420多个乡镇及社区,累计开展公益活动2600余场,服务时长超8000小时,培训志愿者10.5万余人,宣讲覆盖各类群体65万余人,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的观念根植在受众心中。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