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气象月刊 | 2025年4月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19:12 1

摘要:统计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最低气温出现在19日,为香山街道5.8℃。月累积降雨量最大为香山街道93.2毫米。

翔安气象

月 刊

翔安气象月刊

总第128期 2025年4月刊

2025年4月1日 共4版

顾问:黄惠镕

主编:潘金镇

副主编:蔡瑞瑶

排版:周振华

厦门市翔安区气象局主办

天气信息和展望

2025年3月份天气信息

一、2025年3月天气概况

统计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最低气温出现在19日,为香山街道5.8℃。月累积降雨量最大为香山街道93.2毫米。

二、2025年3月日最低气温和月降水情况

2025年4月份天气展望

一、常年4月气候概况

4月是翔安春雨季的结束月,气温回暖明显,雨量增多。常年月平均气温 19.8℃,比3月升温4.2℃;常年月降水量120.1毫米,比3月多21.6毫米。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雾、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等。

二、海温及大气环流预测

3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回升,指数在零线附近振荡,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将继续缓慢波动式回温,未来三个月维持ENSO中性状态。预计4月亚洲中高纬度呈“两脊一槽”的弱经向型异常分布;西伯利亚高压有阶段性变化,总体偏弱,东亚大槽偏弱;副高强度偏弱,印缅槽不活跃。

三、2025年4月气候趋势预测

1.总趋势:预计翔安2025年4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

2.气温:预计4月平均气温20.0~21.0℃,比常年偏高0.1~1℃。主要冷空气过程出现在:16~18日和27~28日。

3.降水:预计4月降水量90~110毫米,北部靠山地区120~150毫米,比常年偏少1~2成。较明显降水时段大致出现在:7~10日、18~21日和27~29日。

四、气候专项影响对策建议

1.4月是强对流天气多发期,请注意防范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2.4月是大雾多发时期,关注大雾及降水过程中低能见度天气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

3.清明期间降水相对较少,加强森林火灾安全巡查工作。

五、九龙江上游降水量预测

预计九龙江上游地区(以龙岩、漳平、华安为代表站)2025年4月降水偏少1~2成左右,量级详见表1。

防灾减灾

强对流的那些事儿

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的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短时强降水等,是具有重大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强对流天气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出的天气现象,常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

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发生时往往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致使房屋倒毁,摧毁庄稼树木,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白天地面不断吸收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温度上升,并且放出长波辐射加热大气。当近地面的空气从地球表面接受到足够的热量,就会膨胀,密度减小,这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近地面较热的空气在浮力的作用下上升,并形成一个湿热空气流,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温下降,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或结成水滴。当水滴下降时,又被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升,如此反复不断,直至高空气流无力支持其重量,最后下降成雨。

当然各类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物理过程是不完全相同的,这与下垫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强对流天气是以大尺度天气系统为背景,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或决定着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生成、发展和移动过程。

当强对流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可通过网页、手机收看天气预报,及时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是否将遭到强对流天气的影响。关注当地气象台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发生强对流天气时最好减少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时安排外出活动

在户外如遇到强对流雷电,应尽快远离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大树、旗杆、广告牌等设施,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使用通信设备或大树下躲雨。

飑线系统或者有龙卷风以及其他大风来袭时,应加固户外围墙、广告牌、农业棚架及临时搭建物、停止一切高空作业活动。

发生冰雹灾害时,户外行人及车辆应及时到安全区域暂避,同时蔬菜、果园基地注意加固防御。养殖人员及时将家禽、牲畜等驱赶到带有顶棚的安全场所内。

发生短时性强降水时,要注意防范城市内涝、农田积水,在地质条件较为脆弱的地区,要防范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农业气象

4月天气预测及农事生产建议

一、火龙果生长发育进程

据本站物候观测,目前我区春花生和喜温叶类菜处于播种期,早甘薯种植期,龙眼、芒果、荔枝处于开花期,与胡萝卜轮种的西瓜主要处于整地-定植期。

二、前期天气实况

3月翔安以过程性天气为主。受冷空气及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区多大风、降温、降水天气。

三、4月天气趋势预测

1.总趋势:预计翔安2025年4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

2.气温:预计4月平均气温20.0~21.0℃,比常年偏高0.1~1℃。主要冷空气过程出现在:16~18日和27~28日。

3.降水:预计4月降水量90~110毫米,北部靠山地区120~150毫米,比常年偏少1~2成。较明显降水时段大致出现在:7~10日、18~21日和27~29日。

四、农业生产建议

1、建议加强春播期水库蓄水的科学调度、农业蓄水用水的科学管理,合理灌溉,持续做好节水蓄水工作,确保春播后期农业生产用水。

2、龙眼可在清明至谷雨阶段进行疏折花穗,同时可结合修剪疏删去密枝、病虫枝;芒果、荔枝做好保花保果工作。

3、做好喜温叶类菜的播种工作,抓好蔬菜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雨后应及时清沟排水,以防积水。

4、目前处于春耕大忙季节,尤其是清明节前后,野外用火增加,应禁止野外用火,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5、做好强对流天气的防范工作,应注意做好蔬菜、果树等作物的防雷雨大风工作,农耕人员野外作业时注意防范雷击。

西瓜生产建议:

(1)西瓜喜温耐热,整个生育期最适温为25-30℃,幼苗期和伸蔓期适温分别为22-25℃和25-28℃;喜湿、较耐旱、不耐涝。翔安区春季西瓜栽培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达到增温、保墒、早熟、增产增收效果。

(2)瓜田须整成深沟高畦,畦带沟宽2米,种植穴一边畦面稍高,另一端低,整成斜坡。畦中间开一小沟施足基肥,一般每亩45%三元复合肥50公斤和1500公斤腐熟有机肥,然后覆盖地膜。

(3)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定植为好,一般亩植600-800株。瓜苗需带土移植,浇足定根水。用土把定植穴的地膜压紧,防止刮风吹起地膜。

(4)普通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要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培育无病壮苗;嫁接育苗,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高畦深沟,地膜覆盖;及时引蔓搭架,适当整枝。

责任编辑:潘金镇 叶明鑫(农业农村局)

气象科普

什么是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发生于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强对流天气大体上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飑线、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以及雷暴。

飑线气象上所谓飑,是指突然发生的风向突变,风力突增的强风现象。而飑线是指风向和风力发生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沿着飑线可出现雷暴、暴雨、大风、冰雹和龙卷等剧烈的天气现象。它常出现在雷雨云到来之前或冷锋之前,春、夏季节的积雨云里最易发生。飑线多发生在傍晚至夜间。

龙卷风它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状云产生的强烈的旋风,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米/秒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其形成和发展同飑线系统等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龙卷风更严重一些。

冰雹它是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降水。常见的冰雹大小如豆粒,直径2厘米左右,大的有像鸡蛋那么大(直径约1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多厘米以上。通常产生在系统性的锋面活动或热带气旋登陆影响过程中,但也有局部性的。冰雹一般多出现在春夏之交。

雷雨大风指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17.2米/秒)的天气现象。有时也将雷雨大风称作飑。当雷雨大风发生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狂风夹伴强降水,有时伴有冰雹,风速极大。它涉及的范围一般只有几公里至几十公里。雷雨大风常出现在强烈冷锋前面的雷暴高压中。

短时强降水它是指短时间内降水强度较大,其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值的天气现象。这一量值的规定,各地气象台站不尽相同。

雷暴 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是指一部分带有电离子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离子的云层对大地间迅猛地放电。它通常伴随着滂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时甚至会随暴风雪而来,因此属强对流天气系统。

强对流天气灾害是因发生强对流天气而造成的灾害,大体上可将其归纳为风害、涝害、雹害、雷害。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往往几种灾害同时出现,对国计民生和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因为这种天气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若以风速估计该类天气的能量,则一个强对流风暴的平均能量可达108千瓦·时,大约相当于10多个原子弹爆炸时具有的能量。世界上把它列为仅次于热带气旋、地震、洪涝之后第四位具有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

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由于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成灾种类多,破坏力大,常造成严重灾害,目前尚无有效办法人为削弱及防治,因此,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策略。(来源:气象知识)

责任编辑:蔡瑞瑶

‘’

来源:厦门天气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