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海淀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总目标为引领,以生态“含金量”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全力打造蓝天常在、城园交融、活力彰显、生态惠民的美丽海淀样板。
今年以来,海淀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总目标为引领,以生态“含金量”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全力打造蓝天常在、城园交融、活力彰显、生态惠民的美丽海淀样板。
巩固成效
交出污染防治“攻坚账”
01
铁腕治污保“蓝天”
加快新能源化进程,新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44台,新能源占比100%。推动153家企业完成创绿工作,绿色企业占比达 31.4%。深化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完成146家餐饮单位治理提升。中修道路使用温拌沥青1万吨,占比33.3%。截至8月底,PM2.5平均浓度24.6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20.6%,优良天比率达81.0%,蓝天成色持续提升。
02
全域排查护“碧水”
完成5个镇级、43个村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场调查和158眼井调查工作,完成24条河流的1030个入河排污口巡查和17家涉水企业排查,加快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启动“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全方位守护碧水清流。
03
严格管控守“净土”
完成3家关停工业企业原址用地筛查,督促16个重点建设用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辖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为优先保护类,未发现受污染耕地。开展未利用地巡查645次,未发现违法占用情况,净土防线持续稳固。
创新驱动
交出生态融城 “治理账”
01
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发挥自然资源本底优势,拓展形成“AI科技赋能的生态工业转型模式”“智慧化的生态宜居城市更新模式”等5种转化模式,筹拍“海有两山”宣传短视频,生动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02
推进环境健康管理试点
03
推进国家环评智能审批试点
以数字孪生平台为支撑,叠加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图层及要求,探索建设项目选址自动化功能,科学构建产业生态布局,已完成基础服务平台、数据中心模块等平台搭建。
共治共享
交出宜居宜业“生活账”
01
抓好利民之事
探索建立“海淀生态圆桌”议事协商品牌,用好“3+1+3”办件模式,集中整治餐饮、噪声等一批群众“家门口”“窗户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共受理生态环境类工单2077件,响应率达100%,优质工单274件。
02
传播生态文化
举办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主题活动,设计制作“碳小海”表情包和《碳小海治污记》普法微视频,开展“走进绿水青山”线上健步行、生态产品总值讲座等活动,辐射超百万人次。
03
添绿宜居生活
持续推进公园绿地和小微绿地建设,完善“一刻钟生活圈”便民服务,目前全区注册公园总数达143个,多元、开放、友好的公园体系逐步形成,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加速实现。
下一步,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将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总体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海淀当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新质生产力示范区夯实绿色基底。
供稿:付正佳
编辑:韩鑫晔 李晨竞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