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典型案例之河津市迎丰种植专业合作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18:22 1

摘要:河津市迎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河津市小梁乡小梁村,成立于2022年9月,注册资金118.529万元,现有入社成员61户,主要从事小麦、玉米、粮食种植生产和销售。目前发展粮食作物种植700余亩,拥有耕、种、防、收大中型农用机械6台,灌溉深井2眼,在生产、管理等环

土地集约强引领 合作共耕增收田

河津市迎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

河津市迎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河津市小梁乡小梁村,成立于2022年9月,注册资金118.529万元,现有入社成员61户,主要从事小麦、玉米、粮食种植生产和销售。目前发展粮食作物种植700余亩,拥有耕、种、防、收大中型农用机械6台,灌溉深井2眼,在生产、管理等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双轮驱动。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抓农业生产放在首位,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盈余分配采取“按股分配”形式,即村集体占股51%,入股农户占股49%,采取“保底收益+盈余分红”,通过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24年种植小麦、玉米总收入达8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农户每亩除600元保底收益外,每亩分红107.5元,实现村集体和入股农户收入增长,真正形成了“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农户得实惠”三方共赢新局面,同时被评为河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一、在稳产保供上出效益

合作社理事会班子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有关粮食安全的指示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种好地,多产粮,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在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上挖潜力,加快推进合作社750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服务带动全体农户增产增收,确保全村粮食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在经营模式上采取“党支部统筹资源+合作社市场化运营+农户深度参与”三级联动机制。在田间管理中村党支部牵头发动村民土地入股或出租实现碎片化耕地整合,实现“小田并大田”,组织实施“三通一平”、“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建设等,同时安排专人统一负责基地内粮食作物的耕、种、防、管、收等环节劳作,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节水节肥率达到了40%,农机耕种防收各项作业费用降低了50%,真正让农业成为旱涝保收的“金饭碗”。

二、在攻单产上下功夫

合作社内部成立了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矛盾调解3个专项工作小组组,发动23名党员示范户带头签约,累计走访农户125户次,召开院落会、田埂会6场,将曾经零散的“补丁地”“巴掌田”升级转变为“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在市农业农村局专家指导下,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精细化、现代化农业方向转型,通过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模式,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精耕”,最终实现单产提升。

一是引进新品种。优良种子是粮食生产芯片,合作社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水肥等条件,积极对接农业科研院所,引进具有杆低粗壮,抗倒伏,抗病虫害等特点的小麦优良新品种华麦158、鲁研373,玉米新品种沃玉111、东单1902等品种,并实行统一采购和供应种子,确保品种纯度和质量,实现了防小麦倒伏、防病虫害“双防”目标,破解了以前种植小麦老旧品种高杆倒伏、抗病虫害弱的难题,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运用新模式。科学施肥方面推行了测土配方施肥,及时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定制专用配方肥;精量播种上主要采取了宽行密植,通风透光,探墒沟播,沟播两行新模式,在有效实现省水、省肥、省力、抗冻害的同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与品质,逐步实现了单产提升目标。2024年小麦亩产达650公斤左右,玉米亩产达1000公斤左右。

三是集成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攻单产的“利器”,通过滴灌、喷灌等设施,将水和肥料直接、精准地输送到农作物根部,极大提高了水肥利用率,满足作物关键生长期的营养需求,增产效果显著;一喷三防、一喷三促技术实施更是一项系统性的科学增产工程,合作社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抓住小麦扬花灌浆期和玉米吐丝散粉期,科学混配,对症下药,充分利用规模经营优势,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作业,适时改善农田小气候,为小麦单产提升和玉米丰产奠定基础。

三、在产业发展上上规模

成立之初流转土地500亩,2023年新增120亩,2024年新增130亩,目前合作社共经营土地面积已达750亩,其中租入土地550亩、入股土地200亩,小田并大田后,最大一块连片面积达到了500亩,小麦玉米等粮食产量逐年提升。2025年在前期干旱少雨,干热风频繁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于合作社小麦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科学管理措施,小麦平均亩产也有530公斤,总产量达到了40万公斤。

合作社土地连片经营后,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得以集中采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入股和出租土地农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保底租金,盈利分红,加之土地补贴全部归农户所有,经营风险由合作社承担,全面化解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一系列优惠政策促使农户由原来“劝着入社”到现在“争着入社”,合作社经营规模如滚雪球般逐年扩大,土地面积达到了现在的750亩;流转户由原来的140户增加到220户;每亩地全年耕种防收各环节机耕费由原来的300元降低至现在的140元。

四、服务带动农户效果明显

星光不扰追梦人,岁月不负奋进者。合作社一班人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满怀投身广袤田野的激情,率先推广应用良种、良机、良法的做法,推动关键技术和单产提升模式先试先用,将“吨半粮”向“双吨粮”目标阔步迈进。同时积极组织全村种粮户现场观摩、传授经验,并根据农户需求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示范带动全村小农户2000余亩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平均每亩单产提升15%,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2024年全村粮食总产量小麦达240万斤,玉米达460万斤,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蹚出了一条“迎丰”路径,真正让农户腰包鼓起来,让村集体经济富起来。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