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开资料显示,方汉奇出生于1926年,广东普宁人,1949年毕业于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后并入苏州大学)新闻系,先后在上海新闻图书馆、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工作。1958年,方汉奇随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全体师生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
9月6日
一个名为“人大刚子”的小红书账号
横空出世,迅速走红
9月7日,认证为
中国人民大学官方账号的
“RUC小浪花”
发文确认
小红书账号@人大刚子
确系该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的
个人小红书账号
有网友表示震惊
“真实名上网啊”
账号页面显示
截至发稿
这一账号已发布6条帖文
粉丝数已超8.6万人
而在其最新贴文中
张东刚晒出
他与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的合影
祝福老师们节日快乐
网友们也在评论区纷纷送出祝福
相关词条随即冲上今日热搜!
新闻多一度》》》
他没当上记者,却成了新闻界泰斗
公开资料显示,方汉奇出生于1926年,广东普宁人,1949年毕业于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后并入苏州大学)新闻系,先后在上海新闻图书馆、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工作。1958年,方汉奇随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全体师生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9年被评为副教授,1983年被评为教授,1985年起任博导,2004年退休。
方汉奇退休后继续担任博导,并于2005年被评为荣誉教授,2009年被评为荣誉一级教授。此外,方汉奇还曾任中国新闻学会常务理事、首都新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
据《光明日报》2017年9月刊文介绍,方汉奇是新中国资历最深、教龄最长的新闻史学家之一,迄今培养了50多位博士生。他所著的《中国近代报刊史》订正前人错误200余处,是迄今为止被引证最多的新闻学专著,而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等书籍也被誉为国内新闻史研究最权威的教材。
据媒体报道,方汉奇至今每天都在记日记。但他多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只记事,不评议。
他曾开玩笑说,他的人生与其说是“过五关斩六将”,不如说是一场又一场的侥幸,如今也算是“超期服役”了。方汉奇的博士生、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原所长尹韵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方汉奇从事的新闻史研究并不是热门学科,学生中把新闻史研究作为终身事业的更是不多,但方汉奇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他得以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就了自己独到的学术影响力。但对于新闻教育,方汉奇不希望摊子铺得太大,他说:“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一味追求数量会导致就业困难。”他想送给未来的新闻研究者一句话:“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掌握充分的第一手材料,作出合乎事实和历史的判断,这是我的基本观点。”方汉奇最大的遗憾是没当成记者,他说如果来生有机会,就在年轻时先当记者,再做编辑,最后研究新闻历史和理论。他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来源 当事人账号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周刊
来源:鲁中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