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西安市碑林区以创新为驱动,多领域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从能源结构优化到交通出行升级,从工业节能改造到环保理念普及,以实际行动书写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西安市碑林区以创新为驱动,多领域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从能源结构优化到交通出行升级,从工业节能改造到环保理念普及,以实际行动书写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绿色能源:屋顶光伏点亮低碳未来
碑林区充分利用建筑屋顶资源,大力发展光伏发电。2024年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3个,装机总量341.29KW。西安申合新能源在星光德必易园建设的289.3KW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30.9万度;陕建八建集团创新利用屋顶和停车场空间,建成222.015KW光伏电站,年发电23.09万度。这些项目不仅实现了清洁能源替代,更让闲置空间焕发绿色生机。西安太古里项目在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共设置了10台地源热泵和14台空气源热泵,其供热系统采用了多种先进且环保的热泵技术,以实现高效节能的供暖和制冷。项目采用的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通过地下埋管与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此外,空气源热泵系统则通过从外部空气中提取热量,为建筑提供辅助供热。
绿色交通:低碳出行成为新风尚
碑林区在交通和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低碳转型成果。交通方面,通过大规模建设充电设施、推广新能源车辆以及淘汰高污染车辆,城市交通的清洁化水平大幅提升,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24年,碑林区交通领域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新增9个充电站、202个充电桩,新能源物流车占比提升至64.1%,新能源渣土车替代率达80%,公务用车新能源比例高达90%,并淘汰515辆高污染柴油货车。这些举措让城市交通更清洁,空气更清新。
工业转型:数字技术赋能节能降碳
工业领域则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实现了节能降碳与绿色升级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碑林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升级:3家企业购买470万度绿电,引领清洁能源消费潮流;"双千兆"网络全覆盖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助力企业"上云用数",实现智能化、低碳化生产。科技与环保的融合,正为工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环保教育:播种绿色未来的种子
碑林区高度重视生态理念培育,组织五所学校参加生态环境部“八喜杯”征文比赛,投稿349篇;组织4所学校参加生态环境部“绿色生活蓝色未来”大赛,上报参赛作品207个,获奖41个,15幅作品参加全国展示,占全省各区县参展数22%。生态环境碑林分局、区教育局和参赛学校被生态环境部表彰为优秀组织单位,获奖单位、作品及人数均位列全市第一。孩子们用画笔描绘的绿色愿景,正是碑林区可持续发展的美好蓝图。
携手共建:每个人都是绿色行动者
碑林区的绿色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参与。从选择公交出行到支持清洁能源,从节约资源到践行垃圾分类,每个人的小小行动,终将汇聚成城市绿色转型的强大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碑林的天更蓝、水更清、生活更美好!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