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日下午,“樱耀南实 遗艺生辉”校园樱花文化节在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的樱花大道上拉开帷幕。作为一所连续十四年荣获绵阳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特等奖的标杆学校,南实将樱花美景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兼具美学价值与教育意义的春日盛宴。
四月的风
拂过绵延三公里的樱花大道
粉雪纷扬间
非遗的丝线悄然织入春色
南实少年执笔为剑
以艺载道
在樱花的年轮里
刻下文化传承的印记
樱花与非遗共舞
一场沉浸式的文化觉醒
4月2日下午,“樱耀南实 遗艺生辉”校园樱花文化节在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的樱花大道上拉开帷幕。作为一所连续十四年荣获绵阳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特等奖的标杆学校,南实将樱花美景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兼具美学价值与教育意义的春日盛宴。
在非遗技艺展示区,剪纸艺人以刀为笔,将樱花的轮廓化作镂空的诗意;糖画师傅手腕轻转,琥珀色的糖浆凝成蝴蝶与锦鲤,引得学生惊叹连连。非遗技艺的现场教学,让学生亲手触摸传统文化的肌理。“以前觉得非遗遥不可及,今天才发现它就在指尖流动。”高二一学生完成了糖画制作后感慨道。
非遗美食赏味区飘来阵阵香气,凉皮的柔韧、钵钵鸡的鲜香、冰糖葫芦的酸甜、青团的软糯……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场“舌尖上的历史课”。学生化身“非遗美食讲解员”,向师生讲述每道小吃背后的故事:“凉皮起源于秦朝,是丝路商旅的智慧结晶。”美食与历史的交融,让文化传承变得鲜活可感。
美育浸润
从传统中生长出创新之花
南实始终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此次樱花节更将美育贯穿全程,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激发创造力。
学生社团的非遗主题创作成为樱花树下最动人的风景。学生们以非遗元素为灵感,将樱花融入到创作中,制作了拓印、漆扇、纸刻等一系列创新性作品。社团负责老师评价道:“这不是简单的DIY,而是传统符号与现代审美的对话。”
文学与艺术共振,在传统戏曲体验区,川剧变脸与京剧唱腔交织,学生戴上戏曲头饰,通过画脸谱、猜人名来感受“生旦净末丑”的百态人生。
五育融合
樱花树下的成长图谱
南实樱花节不仅是文化盛会,更是五育融合的实践场域。南实将文化传承与德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参与者转变为传播者,展现出非遗传承中的青春担当。
以智启行,学生会设计的“非遗知识大闯关”活动现场火爆,涵盖非遗项目历史、技艺特点、传承现状等,学生分组参与闯关,通过问答等形式完成挑战,获胜队伍可获得非遗纪念品。民俗游戏区里,投壶的声音与踢毽子的节奏交织,学生在一招一式中锤炼协调与毅力。手工艺集市上,羌族草编、樱花挂件被抢购一空。
从校园到社会,南实特邀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和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来校,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开展主题科普。他们揭示了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引导学生思考非遗的现代价值。“原来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守护生命的力量。”现场一学生感叹道。
办学以来,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大美育、全浸润”工作理念,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彰显育人实效,提升了南实学子的审美素养,激发了创新创造活力,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美的浸润。
樱花终会零落成泥
但文化的根系已深扎南实的土壤
当非遗的种子遇见青春的雨露
每一片花瓣都在诉说
传承,是比绽放更永恒的浪漫
来源:锦绣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