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防制 | 集贸市场病媒生物防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17:05 1

摘要: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宾馆、住宅小区、旅游景区、交通场站、商场超市、粮食储备场所、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家畜家禽饲养场所、建筑工地、农(集)贸市场、废品收购站、垃圾转运站、市政管井、下水道等重点场所和设施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完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指定人员或者

前言

《江西省爱国卫生条例》(2024年11月28日通过,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三章第二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宾馆、住宅小区、旅游景区、交通场站、商场超市、粮食储备场所、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家畜家禽饲养场所、建筑工地、农(集)贸市场、废品收购站、垃圾转运站、市政管井、下水道等重点场所和设施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完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指定人员或者委托第三方经常性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范围内。

《国家病媒生物防制预防控制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废品收购、建筑工地和集贸市场、禽畜饲养场、花卉市场等易招引或者孳生病媒生物的行业和场所,其经营管理者或者开办者应当完善和落实防范、杀灭病媒生物措施,并有专人负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集贸市场篇

一、环境改造

1、农贸市场内部地面应硬面化,破损的应及时修补,消除鼠洞、鼠咬痕迹。

2、地沟与地面之间鼠类宜通过的孔洞、墙缝隙应进行封堵。

3、堆放的物品、粮食、干料、水果等货物应进行垫离(宜离墙30cm、离地30cm)。

4、食品加工、鲜肉鱼、水果蔬菜等产生厨余垃圾的摊位应设有加盖的垃圾存放容器。

5、鲜肉水产品区应使用无缝台面或无缝案板,案板与墙壁或台架间缝隙应封堵严密。

6、明沟水道应改为管道式下水道。

二、环境治理

1、农贸市场外环境乱堆放的物品、垃圾、杂草、小型积水或积水容器等应及时清理,应清除市场 外堆放的物品、小仓房、与市场相通的小食品店、饭店里的鼠类可栖息场所。

2、市场角落及箱柜内外乱堆乱放的物品、垃圾和鼠粪应及时清理,粮食、干料、鲜肉、冻鱼、冰柜、食品加工处的堆放物和蟑迹应重点清除。

3、主外环境的垃圾容器应保持密闭,积存垃圾应日产日清。

4、缸、罐、盆、瓶等小容器积水应及时清除,各种坑、洼、沟等容易积水处应及时填平,建筑物四周的明沟和下水道应及时疏通。

5、农贸市场室内的食品、粮食、饲料等应密闭贮存,堆放整齐,保持地面清洁卫生。

6、根据农贸市场特点,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控制食源和水源,定期翻动杂物,对蜚蠊易孳生场所采取封堵抹缝等措施。

三、建立防护设施

(一)防鼠设施

1、室内农贸市场出入门口的门应严密,门外应有600mm高的铁皮防护门板或应设置活动的防鼠门板,供夜间防鼠使用。

2、室内食品加工间、熟食品间、粮食干料间,夜间应设置防鼠门板,门板离地间距应小于6mm,门板高度应大于600mm。

3、市场室内墙壁与室外相通的管道孔应堵严,通风口应设防鼠网,网孔不超过6mm。

4、下水道应有防鼠设施,如下水道盖、漏和具有防鼠功能的不锈钢蓖子(蓖子间隙应小于10mm)。

(二)防蚊蝇设施

1、墙面排风口等对外孔洞安装防蝇网,直接入口食品应加装防蝇罩。

2、重点区域如熟食品间、食品加工间等生产直接入口食品间,应建立纱窗、纱门或风幕门、防 蝇罩等防蝇设施。防蝇帘或风幕机应与通道的宽度等宽或略大,风幕机风口应向外与垂直面夹角30°。

3、应设置数量足够的灭蝇灯,通常每15 m²摊位应布放1台灭蝇灯。

4、市场卫生间应加有纱窗、灭蝇灯等防蝇设施。

四、鼠类防治

(一)物理防制

1、物理防制宜采取鼠夹、鼠笼、粘鼠板、电子捕鼠器、驱鼠器和其他工具进行灭鼠。

2、粮油、熟食品间及加工区应采取鼠夹、鼠笼、粘鼠板等器械法灭鼠;鼠夹、鼠笼、粘鼠板应布放在鼠类经常活动的道路上或洞口边,诱饵应选择鼠类喜食的新鲜食物。

3、使用灭(驱)鼠工具,应有详细记录,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换。

4、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应采用鼠夹、鼠笼粘鼠板等物理方法灭鼠,不应使用鼠药。

(二)化学防制

1、化学防制应符合GB/T27777 的要求,宜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毒饵,禁止使用急性杀鼠剂。

2、投药点和毒饵盒应有警示标志,并记录和标识投放位置和数量,定期更换。

3、室外化学防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花基或地基下沉部位,宜采用临时性洞内投药,并及时补充药物,7天-10天后检查,确定老鼠死亡后,应及时堵塞鼠洞;

——农贸市场下水沟、地沟灭鼠应采用蜡块毒饵。

——室外采用毒饵灭鼠时,应将毒饵投放在毒饵站内,每15m~30m设1处毒饵站;

——毒饵宜设置在食源、水源、破损窨井口、鼠洞、垃圾、杂物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容器附近,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每个毒饵站投放适量毒饵。

4、毒饵灭鼠应将毒饵投放在鼠道、墙角、角落或物体旁的带锁毒饵盒内,每15㎡布放1至2个毒饵盒;针对存在鼠迹的各类洞、孔、缝,宜直接投药并封堵。

5、灭鼠投药14天后应检查灭鼠效果,并定期更换毒饵。

6、灭鼠期间应记录毒饵实际投放的地点和数量,每日或隔日检查1次,记录毒饵消耗量及盗洞情况,及时补充,吃完加倍,并及时去除霉变毒饵,更换新鲜毒饵,保留毒饵10天以上。

7、非集中灭鼠期间应及时处理鼠咬痕、鼠粪、鼠道、鼠洞等鼠迹并清理鼠尸。

五、蝇类防治

(一)物理防制

1、物理防制宜采用捕蝇笼、灭蝇灯、粘蝇纸(带)等方法灭蝇,并通过安装防蝇帘、风幕机、 防蝇罩(网)等阻止蝇类侵入。

2、粮油、熟食品及加工区应使用灭蝇灯;夏季蝇密度高峰期宜辅助采用粘蝇纸、粘蝇绳。

3、鲜肉水产品区及水果蔬菜区应采用灭蝇灯、粘蝇纸、粘蝇带等方式灭蝇。

4、灭蝇灯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设置在2m高度或人不可触及处;

——食品加工操作台上方不应安装电击式灭蝇灯;

——灭蝇灯及灯管需定期清洁,损坏后的灯管应及时更换。

5、加工或销售熟食卤品、豆制品、酱菜等直接入口食品的柜台应安装防蝇设施。

(二)化学防制

1、市场外蝇类密度高,影响室内蝇类控制时,宜喷洒杀虫剂控制孳生地蝇密度,重点喷洒垃圾贮运设施、厕所、各类孳生物和苍蝇栖息的树木、绿化地或成蝇密集地带等。

2、对室内实施成蝇防制空间喷雾时,宜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

3、活禽屠宰区、垃圾箱、厕所等宜采用定期滞留喷洒或涂刷杀虫剂处理。

4、在喷洒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不应污染瓜果蔬菜鱼肉等各类食品。

六、蜚蠊防制

(一)物理防制

物理防制宜使用蜚蠊诱捕器、粘蟑板等工具灭蜚蠊。粘蟑板应靠墙边或物体放置,投放少量饵料,避免放置在潮湿、多灰尘或阳光直射的环境。

(二)化学防制

1、粮油、熟食品及加工区应优先在重点部位布放灭蜚蠊胶饵或蜚蠊贴,并保持足够点位;在发现有蜚蠊或有蜚蠊迹处, 宜按照上下左右至少布放3个点位。

2、鲜肉水产品区宜将灭蜚蠊饵布放在冰箱、冰柜底脚后面或起动机部位、垫板和案板缝隙。

3、室内投放毒饵宜使用毒饵盒,毒饵盒应放置在蜚蠊活动的缝隙或活动线路上,毒饵盒内宜投放0.1g~0.3g饵剂。

4、对摊位垫板、冰箱冰柜下和摊位内墙壁不易施药的地方,宜适当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虫剂灭蟑。

蚊虫防制

(一)物理防制

物理防制宜采用灭蚊灯、吸蚊器、电蚊拍、捕蚊器、驱蚊器等工具进行灭杀、驱赶和捕捉。

(二)化学防制

1、定期清除市场内存放的小型积水容器或小型积水, 及时疏通堵塞的下水管道和积水。对各类无法清理的小型水体(积水),宜采用缓释剂处理蚊幼,一般每月1至2次。

2、成蚊密度较高时,应加强外环境的消杀灭蚊,宜每月消杀2次,内环境视情况开展消杀。

3、实施滞留喷洒防制成蚊时,应根据滞留物表面的吸水量, 再结合药物的使用剂量,计算药物使用浓度,配制药液。

4、在成蚊密度较高,需实施空间喷洒时,应选择适合于室内或室外空间喷洒的药物和剂型,根据药物使用说明和配比浓度,计算实际需要的药量加水或溶剂进行配比。宜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

5、外环境宜直接喷洒于蚊虫栖息的灌木丛、绿化地或蚊虫群舞地带。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