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在镜头下彩排人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12:21 1

摘要:2025开年大剧《北上》中,一群衣衫破旧、赤脚奔跑的“小演员”最先闯入观众的视野。他们偷瓜斗嘴、嬉笑打闹,满身泥土却眼神清澈,像运河里的鱼儿一样鲜活生动。这群平均年龄不足12岁的小演员,用未经雕琢的野性与浑然天成的演技圈粉“无数”,撕开了年代剧的“精致滤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宗智

2025开年大剧《北上》中,一群衣衫破旧、赤脚奔跑的“小演员”最先闯入观众的视野。他们偷瓜斗嘴、嬉笑打闹,满身泥土却眼神清澈,像运河里的鱼儿一样鲜活生动。这群平均年龄不足12岁的小演员,用未经雕琢的野性与浑然天成的演技圈粉“无数”,撕开了年代剧的“精致滤镜”,演活了花街少年的青春。

“野生”演技灵气十足

不知不觉间,小演员们似乎已经开始在演艺圈独当一面了。在近期热播的《北上》《小巷人家》《六姊妹》等剧中,一群童星以超越年龄的表演张力,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复杂角色,在成年演员主导的影视剧中留下一抹灵动的光。

韩昊霖在《北上》中饰演少年谢望和,他将角色的叛逆与温柔演绎得浑然天成。一场与父亲对峙的戏,他眼眶通红却倔强地不肯落泪,台词字字如刀:“你总说我不懂,可你懂我吗?”导演评价他:“10岁的身体里住着30岁的灵魂。”而剧中饰演假小子夏凤华的李洛伊,则用市井气与细腻情感形成反差。她扯着嗓子骂人时喷出的唾沫星子、蹲在运河边啃西瓜时满手汁水的自然状态,被观众戏称“像极了邻居家的捣蛋鬼”。两人的对手戏更被赞为“少年版烟火人间”——一个像火,一个似水,碰撞出鲜活的时代印记。

李庆誉堪称“剧抛脸专业户”。在《北上》里,他是运河边淘气的“泥猴少年”,在《小巷人家》中又化身“林栋哲2.0”,一句“宋莹你真是没义气”的方言台词,让观众笑着笑着湿了眼眶。这个9岁男孩的表演秘诀,或许藏在采访中的那句童言里:“我把每个角色都当成不同口味的冰淇淋,吃完甜的再吃苦的。”

在《小巷人家》中饰演“林栋哲1.0”的孙思程,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张爷爷家看新闻联播,被开玩笑地嫌弃“一个人占一个板凳 ”,他立马起身回嘴“你们家有电视,好稀奇,我让我妈妈也买一个”,然后回家委屈巴巴向妈妈告状,还连说两遍“伯伯嬢嬢嫌我屁股大”,惹得宋莹立马下定决心“我们也买”;“欺负”庄筱婷时,威胁她“我让图南哥哥不跟你玩”“不带你上厕所”,却被人家的亲哥灭了威风,图南哥一句“她是我亲妹,亲生的,你不是”,他摸摸额头,无奈又伤心,哭哭唧唧地回家,还一个人蹲公厕里面哭,拿卫生纸擦眼泪,又好气又好笑。这些细节毫无雕琢痕迹,却让角色瞬间活灵活现。

真正的童星不是会背台词的孩子,而是能理解人性皱褶的小演员。他们的表演,正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矫饰”,早已跳脱出“可爱”“萌”的刻板标签。

凭借坚持落地生根

每个童星的出道故事,都像被命运轻轻推了一把的偶然。李洛伊在少年宫舞蹈课上即兴表演《还珠格格》片段,被路过的副导演相中;王圣迪陪表姐试镜《隐秘的角落》时,她蹲在墙角翻漫画书的模样,恰好与“普普”的气质重合。

大多数观众认识韩昊霖,是从“小范闲”这个角色开始的,那一年他刚满9岁。随着参演经历逐渐丰富,他的形象愈发多元,《雪中悍刀行》中的“赵宣素”、《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的小“莫青山”、《斗罗大陆》中的小“唐三”、《倚天屠龙记》中的小“张无忌”,每一次的角色转换,韩昊霖都能精准把握人物特征,用细腻的演技打动观众。10岁时,韩昊霖已凭借《我和我的祖国》中“冬冬”一角获得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提名。

偶然之外,小演员们之所以能够在行业里“落地生根”,更多时候是凭着一份不输成年人的坚持。李庆誉妈妈随身携带“台词本”,候场时教他拆解人物关系;史彭元爷爷作为退休教师,用《演员的自我修养》代替童话书作睡前读物;李庆誉在片场始终保持“职业演员”的自觉:每场戏前绘制情绪曲线图,主动与对手演员讨论走位细节,甚至能准确判断机位角度是否影响画面构图。

面对鲜花和掌声,他们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清醒。当被问及“如何平衡学业与拍戏”,荣梓杉的答案颇具哲理:“书本教我理解世界,戏里让我体验别人的世界。”而王圣迪在采访中的一句话,道出了所有童星的心声:“每一个新角色,都是不一样的挑战。对我来说,表演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有时候想想,因为演戏可以接触不同的角色,我比同龄人多出了好几倍的人生,我的成长像是进入‘倍速’模式。”

造星机制渐趋成熟

与观众想象中的“天降好运”不同,大多数童星背后都有着专业经纪公司的身影。跟成年演员选角相同的是,童星演员同样来自全国各地。新剧发布后,很多培训机构或是热爱表演的孩子家长,会来主动报名。

拍摄过《白蛇传》《红楼梦》《西游记》等多部作品的品牌栏目《小戏骨》,其中所有演员都是6-12岁的儿童。根据《小戏骨》导演之一陆剑梅所述,他们招募小演员不像经纪公司一样有硬性标准,符合角色特质是关键。“你像林黛玉的演员,需要符合‘行动如杨柳扶风’的设定,薛宝钗就要符合‘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有了人物设定在先,一些因素比之颜值、形体,就显得更加重要。

以《小戏骨:红楼梦》系列为例,“小戏骨”们凭借着聪明过人的精灵劲儿、人小鬼大的实力演绎,重现黛玉进贾府、元春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等经典片段,真实还原《红楼梦》原著形象,收视率与口碑俱佳。虽然这些“小戏骨”年纪都不大,但他们的表情、神态、服装,浑身都是戏。据了解,孩子们的演绎有三个老师:第一个是原版里面的人物,导演组会截取一些适宜的相关片段给孩子们观看,让其进行模仿;第二个是导演,给孩子们讲解剧情、人物、台词;第三个是聘请表演、声乐等专业老师协助。

剧组还请了专门的礼仪老师,来指导孩子们在剧中的一举一动,甚至是站位和走路姿态。对于几位主演,导演组是经过了几轮严格挑选,除了年龄身高形象要符合,还要看其有没有表演天赋,标准是自然、走心和投入。总导演潘礼平的理念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要选形象气质跟剧中角色比较吻合的小朋友。演技是可以培养的,但气质是天生的”。

童星转型面临困境

从出道到出名,看似一字之差,实则大有不同。童星的“星”,既可以是恒久璀璨的明星,也可能成为转瞬即逝的流星。摆在他们前面的路似乎十分有限,要么继续在演艺行业深耕,等待惊喜降临,要么重新成为素人,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中。名利竞技场里,看得见的演技和看不见的星运缺一不可,此外他们还需要直面自身成长转型中的种种困惑。

大浪淘沙,其中不乏佼佼者。从《孝庄秘史》中的“小宛如”到《少年康熙》中的“小冰月”,多部作品的堆积让杨紫等来了《家有儿女》中饰演夏雪的机会,并由此一炮而红,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童星。“换角”危机、前辈劝退等,都没能动摇杨紫演戏的决心,成年后的她手握《亲爱的,热爱的》《香蜜沉沉烬如霜》《长相思》等多部“爆剧”,成功实现了从童星向明星的平稳过渡。再比如,吴磊7岁时饰演《封神榜之凤鸣岐山》“小哪吒”出道,“等比例放大”后,又凭借《琅琊榜》等剧成为炙手可热的“小鲜肉”;4岁的杨幂因参演了电视剧《唐明皇》而以童星的身份正式出道,6岁主演的《猴娃》更是获奖无数,之后出演《仙剑奇侠传》《宫锁心玉》《古剑奇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集,如今已成为炙手可热的一线演员。

也有不少童星成年后仍在演艺圈谋生,知名度却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对他们而言,曾经的辉煌早已落幕,演戏已成为一份普通的职业。比如在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饰演幽默搞怪的“莫小贝”一角而广受关注的王莎莎,大学毕业后出演了《山海情》《你的婚礼》《底线》《情满九道弯》等剧集,距离“爆火”仍有一定距离。

现实是更多的童星如流星般划过,遗憾离开了舞台中央。释小龙、金铭、宫傲……曾在银幕上陪伴了一代人童年的他们,步入成年后没能趁热打铁,而是渐渐淡出视野。

找到自己的人生剧本

童星转型困境不仅是国内演艺圈的无解命题,也是世界演艺行业的通病。美国初代甜心秀兰•邓波儿成名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影史上最著名的儿童形象,一头卷发的她在那个年代可谓是“天使的化身”。人小鬼大又天真无邪,邓波儿用她贴心的笑容,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一个完美的银幕儿童,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这本就是童星存在的“榜样效应”。可就算邓波儿如此成功,仍然没能逃脱童星的“魔咒”,成年后出演的影片大不如前,曾靠她撑起半边天的福克斯公司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如“丘比特”一般封存了儿童形态。经历过婚姻不幸和事业瓶颈的秀兰•邓波儿,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银幕定位,逐渐淡出了影坛。因出演“哈利•波特”走红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成年后一直努力尝试“转型”,他排演了音乐剧、舞台剧,也拍摄了很多的小成本制作电影,出演了各色各样的角色,但始终未能突破固有形象。

不过,也有一些童星出身的演员如今依然在影坛上依然独当一面,用成熟的演技替代童年的灵气。比如《马语者》里的农场姑娘斯嘉丽•约翰逊,如今已是好莱坞性感动作女星中的代表演员;《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孤女马蒂达的饰演者娜塔莉•波特曼已获得奥斯卡奖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禁闭岛》等电影中展露精湛演技。

童星,要承受“伤仲永”的质疑,要在鲜花与摄像机中守住童真,更要在无数个“像大人一样工作,像孩子一样生活”中完成成长。或许,真正走得远的童星,不是被“打造”出来的,而是像野草般自己挣破土壤。这些曾被角色光芒笼罩的孩子,终将在岁月沉淀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剧本,当摄像机停止运转,属于他们的人生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来源:齐鲁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