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游海南丨清明忆英烈,海南这些村庄带你追寻红色足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6:18 1

摘要:山海相映的海南乡村,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秘境。星罗棋布的村落藏纳着海岛最鲜活的故事,每一处村落都是解锁琼岛风情的独特密码。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推出《村游海南》系列策划,每期解锁一个主题,跟随我们,踏上一程见天地、品乡韵的治愈之旅,发现海南乡村的N种打开方式。

编者按:

山海相映的海南乡村,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秘境。星罗棋布的村落藏纳着海岛最鲜活的故事,每一处村落都是解锁琼岛风情的独特密码。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推出《村游海南》系列策划,每期解锁一个主题,跟随我们,踏上一程见天地、品乡韵的治愈之旅,发现海南乡村的N种打开方式。

清明节既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

也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

恰逢假期

不妨走进海南这些红色村庄

感悟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

仁台村是一座兼具红色文化底蕴与田园风光的海南特色古村落,也曾是琼崖革命的重要根据地。1928年春,琼山、文昌、定安3个县的工农武装合编为琼崖中路工农红军,以冯白驹为书记的中共琼山县委驻在仁台一带。从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直至解放战争,仁台经历过敌人多次围剿,但革命火种始终扑不灭,出现许多英烈、革命军人和堡垒户。这个红色革命村庄如今被打造成一个“红色革命主题公园”,村口处最显眼的是那些处处透着红色记忆的设施。用火山石和水缸一起建筑而成的石柱上有一面火红色的红旗,红旗下有“仁台红色记忆”几个大字,仁台革命在火红色的三角梅相映下薪火相传。

仁台村。海口市旅文局供图

烽火瞭望台、古漫道、农会亭、冯公庙、麦氏祠堂……在仁台村,红色历史文化遗址随处可见,漫步其中,就可以感受这个红色村庄的峥嵘岁月。

羊山革命根据地陈列馆也不能错过,经过全面提升改造,焕然一新的羊山革命根据地陈列馆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新颖的形式,讲好琼崖革命故事,弘扬革命精神。羊山革命根据地陈列馆虽面积不大,但布局有致。除了文字、图片等展示,陈列馆增加了数字化元素,通过影像资料、雕塑等营造出生动的展示氛围。陈列馆外放置一块“仁台村革命英烈名录”,上面镌刻近四百烈士英名,让参观者体会今天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

羊山革命根据地陈列馆。龙华区旅游和文化体育局供图

在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后,还可以到邻近的潭丰洋湿地公园,探索湿地里的各种生态系统,感受生态魅力。

位于南渡江东畔的长泰村,是冯白驹将军的故乡,曾被授予“革命模范村”光荣称号。

长泰村冯白驹故居。图源五彩云龙微信公众号

据悉,冯白驹故居已被列为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缅怀先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在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特色村牌上介绍了该村的重点发展产业。记者 杨鹤 摄

作为革命老区村庄,近年来,长泰村有效整合红色革命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引进了将帅国防教育军事实践基地——长泰将帅成长营训练基地,带动当地的爱国主义旅游经济,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立村位于琼山区红旗镇,是海南省第一个高级农村合作社——红旗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的诞生地,也是海南新农村建设中的文明生态示范村。

俯瞰海口红旗镇本立村,环境优美,绿意葱茏。记者 康登淋 摄

走进琼山区红旗镇红旗村委会本立村,优美的生态环境令人眼前一亮。村内,充满年代感的红旗合作社旧址默默彰显着这座村庄的浑厚文化底蕴,而各家各户外墙上一幅幅鼓励村民团结奋斗的彩绘图画也为这个美丽的红色村庄增添了几分活力。

琼山区红旗镇本立村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当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记者 苏弼坤 摄

近年来,本立村依托“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起民宿、咖啡屋、桑葚采摘等产业,如今,村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该村地处海口江东新区核心区,革命先辈冯白驹曾在此创建海口市郊第二区仲恺乡农民协会,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仲恺村探索出一条红色旅游促发展道路,正不断焕发出新生机。

海口仲恺村的美丽风貌。记者 张茂 摄

走进村里的村史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一件件古老的历史物件,能带你一起感受古村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实地接受一场别开生面的革命洗礼。

而仲恺村的红色记忆不仅留存在这座小小的村史馆内,还被绘制成百米画卷,展示在村道的围墙上,中共琼崖一大召开、琼崖纵队成立……一段段红色记忆在白墙上鲜活重现,村干部和村民也对红色故事谙熟于心,大家都可宣讲红色故事。

位于美兰区灵山镇的仲恺村,绘满红色历史故事的村墙打造出浓浓的革命历史学习氛围。记者 杨鹤 摄

据了解,如今的仲恺村村史馆不仅是村民追忆历史、留住乡愁的一方天地,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让该馆也成为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各级党组织到此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中小学校也纷纷在这里开展研学活动。

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屯昌县以南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美乡村等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相继完成整村道路硬化、田洋整治、美化绿化亮化,以及南田展馆、“红色书吧”等基础设施配套,土龙村已蜕变为集文明村庄、椰级乡村旅游点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于一体的和美乡村建设标杆,并上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冯平将军塑像。记者 郑光平 摄

如今,走进土龙村,绿树成荫,花香飘溢,小广场上威严的冯平将军塑像、修缮一新的“南田起义”指挥部旧址、带着记忆的红军井……每一处革命印迹都彰显着这座革命老区村庄的红色精神。

“红色书吧”。记者 郑光平 摄

“红色书吧”不仅是村民和游客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心,还是土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成立以来,附近学校的师生们将历史课堂“搬”了过来。不仅如此,每逢重要纪念日,全县党员干部也来到这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踏寻先辈足迹,聆听红色故事,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梅西村是梅山革命老区村,东邻梅东村、西与梅联社区相邻、南面大海、北靠青岭山脉。梅西村拥有2.9公里沙滩海岸线,自然景观优美,渔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村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

梅西村全景。崖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从1937年初梅山成立中国共产党支部委员会领导全乡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到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梅西村参加党组织的地下工作者23人,堡垒户4户,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诗。新中国成立后,梅西村人民继续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共建幸福家园。

梅西村。崖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砰——”1927年9月23日凌晨5时的一声枪响,打破了当时琼东县(今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村的宁静。这场战斗——椰子寨战斗,打响了全琼武装总暴动第一枪,拉开了全琼武装总暴动的序幕,开启了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伟大征程。

资料图: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战斗打响全琼武装总暴动第一枪。图为椰子寨战斗遗址。

96年之后的今日,椰子寨椰影婆娑,终日流水潺潺,宁静幽远。在椰子寨遗址之上建立的椰子寨战斗历史陈列馆内,大量资料和图片,记叙了王文明、杨善集、陈永芹等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以及琼崖纵队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俯瞰琼海椰子寨村。记者 袁琛 摄

在这里,同样能够看到椰子寨战斗里那鲜活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昂扬的革命斗志。

资料图:椰子寨纪念广场主题雕塑。

椰子寨战斗历史陈列馆门口,这座总高度为9.23米的主题雕塑矗立着,向世人生动展现着椰子寨战斗的重大历史意义:它在全琼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组织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建于2001年,位于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以原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为依托,是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之一,也是海南第一个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主题,集观光、度假、黎族苗族风情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景区。

资料图: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历史陈列馆。

纪念园有“一场一馆”两大核心——革命英雄纪念碑广场和革命历史陈列馆。革命根据地陈列馆分七个展区,采用图文介绍、实物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集中展示了1939-1950年琼崖军民浴血奋战,爆发白沙起义,创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开展三大攻势,配合野战军解放海南等历史事件及解放后黎族、苗族自治地区的变迁和发展。走进纪念园,就走进了琼崖革命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资料图: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历史陈列馆。

1950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解放海南岛登陆作战,西线接应部队指挥部设在高山岭脚下的多贤村,韩先楚将军率军成功登陆海南岛后,也曾把作战指挥部设在这里。

临高县波莲镇多贤村打造红色旅游景观。记者 李天平 摄

解放海南岛琼西接应指挥部旧址经过修缮后焕然一新。记者 李天平 摄

多贤村不仅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记忆,更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根据当地产业规划,多贤村依托冷泉等地方特色资源,明确红色文化观光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田洋观赏景观地带、乡村咖啡馆休闲区和乡村茶吧区等建设内容,策划了“主题课程、参观体验、情景演绎”等红色研学产品,形成红色教育、休闲、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产业。

陵水文罗镇坡村是琼崖最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共陵水县委第一任书记黄振士的故乡。黄振士原名黄福生,1895年出生于海南陵水县黎亭峒坡村的一个黎族峒长家庭,是黎族第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革命知识分子。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思想先进的黄振士带领陵水人民举起了反抗大旗,三打陵城,组建农民自卫军,并创建了陵水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为了传承这一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坡村以红色革命文化为切入点,打造全域旅游示范村。沿途红色的党旗和展板令人心潮澎湃,美丽的乡村公路也成为展示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载体。

陵水文罗镇坡村路口至坡村村委会公路成为展示红色文化的窗口。记者 王迎春 摄

近年来,陵水有关部门盘活坡村的红色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引导村民参与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打造了“公社食堂”“时光邮局”“革命书屋”等文化创意项目,使该村成为一个集红色教育、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文昌市公坡镇五一村是琼崖革命首个乡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据了解,1927年8月,受中共琼崖特委指派,许侠夫、罗文淹在此地发动成立“文昌列宁乡苏维埃政府”。

据五一村党支部书记林道光介绍,文昌列宁乡革命历史纪念馆原址位于五一村委会茗山村周氏祖祠内,曾两次被毁坏,于2003年重建。纪念馆一楼展厅内展示了许侠夫、罗文淹等革命先烈的生平简介,以及文昌列宁乡苏维埃政府主要机构和组织人员名单。二楼展厅内通过图文资料,展示了文昌列宁乡播下革命的种子,在广袤的琼州大地生根、发芽,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革命洪流,为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资料图:文昌列宁乡革命历史纪念馆。

据了解,文昌市公坡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及侨乡,全镇共有两百多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

六连村位于“红色山脉”六连岭山脚下,是海南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在琼崖革命的艰苦岁月,中共党组织以六连岭为掩护,坚持斗争,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1927年7月,中共万宁县委在六连岭成立,组织万宁县农民开展武装暴动,掀起土地革命高潮。1928年6月,万宁县苏维埃政府在六连岭成立。苏维埃政府在六连岭创办了苏区合作社、红军医院、列宁学校,使六连岭成为琼崖东部较为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近年来,六连村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党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彻底告别集体经济“空壳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产增收,产业振兴正在铸就一个和美六连。

俯瞰万宁六连岭。记者 袁琛 摄

海南这些红色村庄已成为重温激情岁月

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

也成为聆听红色故事

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

快收藏,在清明假期来一场“红色之旅”吧!

资料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海口日报、央广网等

来源:南海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