妯娌事业编,30年前我做生意她拿10000,如今她儿子结婚我拿10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16:10 1

摘要:1993年,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做生意。从小到大,我郭丽芳一直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在东门纺织厂做了十年的普通工人。

"当初的一万块,今天我拿十万还。"美兰愣住了,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

1993年,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做生意。从小到大,我郭丽芳一直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在东门纺织厂做了十年的普通工人。

那时候,我每天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上下班,风里来雨里去,日子过得平淡却踏实。可那一年,改革大潮来了,厂里不景气,我成了第一批下岗工人。

丈夫张明在机械厂,工资一个月只有两百多块钱。大女儿小霞上初中,小儿子小军刚上小学,光学费就让人直冒汗。每天晚上,我都盯着天花板发愁,家里的存款一天天见底。

那年夏天,东大街上开始热闹起来,不少下岗工人摆起了地摊。我从早市转一圈回来,看到邻居王大姐摆着一堆小百货,生意还不错。

"丽芳,你也别整天愁眉苦脸的,找点事做啊!"王大姐边找零钱边对我喊。

回家的路上,我路过服装市场,看到里面人头攒动。一个念头突然闪过:我在纺织厂干了这么多年,对布料还算有些了解,要不开个小服装店?

晚饭后,我把想法告诉了张明。他放下饭碗,皱着眉头:"开店哪有那么简单,得有本钱啊。再说了,你一个妇道人家,做得了生意吗?"

我不服气地嘟囔:"那王大姐不也做得风生水起嘛。"

张明叹了口气:"那是摆地摊,开店不一样。租金、进货,没个一万块钱根本起不了步。"

一万块钱!我心一沉。那时候,一万块可真不是小数目,是我们全家三年的积蓄啊。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妯娌美兰来家里串门了。

美兰是张明弟弟的媳妇,比我小五岁,在照相馆做助理,为人热情大方。她看我愁眉不展,追问下才知道我的想法。

"嫂子,你这个主意太好了!现在就是要敢闯敢干!"美兰拍着大腿说,"你在纺织厂那么多年,对布料、款式都有经验,做这行准成!"

张明在一旁泼冷水:"哪那么容易,光本钱就是个问题。"

美兰突然站起身,拉着我的手说:"嫂子,我家里有些积蓄,一万块钱,你先拿去用。"

我惊得说不出话来,张明也瞪大了眼睛。美兰从包里掏出存折:"明天我就去取,你们先考虑考虑。"

第二天一早,美兰真的拿着一沓崭新的百元大钞来了。看着那一摞红色的毛主席头像,我的手都在发抖。

"这么多钱,我不能要。"我摇着头,"万一生意做不好,这么多钱怎么还啊?"

美兰笑着把钱塞进我手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缺就拿去用。生意肯定会好的,我相信你。"

就这样,在东大街临街的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小店面,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丽人坊",店名是美兰帮我想的。

开业那天,美兰特意带着她儿子小峰来捧场。她还拉来了照相馆的同事,帮我拍了张开业照。那张照片我一直留着,照片里的我,站在店门口,穿着件鲜红的上衣,笑得那么灿烂,仿佛对未来充满希望。

开始的日子比想象中艰难许多。东大街热闹是热闹,但光顾服装店的并不多。头一个月,我赔了三百多,晚上躺在床上,眼泪往枕头里直流。

不服输的我开始转变策略。我在自家阳台上放了台缝纫机,白天看店,晚上自己动手做些简单的衣服。

为了省钱,我骑着自行车去六十里外的布料批发市场进货。天不亮就出发,挑好布料,用绳子绑在后座上,一大包一大包地往回运。有一次下大雨,路滑摔了一跤,膝盖磕破了,布料沾了泥。我坐在路边,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哭了一场,然后咬咬牙爬起来,继续往家赶。

那时,每天收工前,我都会留下第一枚硬币压在抽屉里,图个彩头。最珍贵的是开业第一天收到的那枚1993年的一元硬币,我专门找了个小盒子存着。

张明下班后也来帮忙。美兰每周都带着小峰来照应,那孩子瘦瘦小小的,才八九岁,却总能帮上忙。

"嫂子,这衣服我帮您挂起来吧!"小峰踮着脚尖够衣架。

"嫂子,这个颜色好看,您多进些货!"他指着一件粉色连衣裙说。

街坊邻居经常指着我的店,对孩子们说:"看,那就是下岗以后自己做生意的郭丽芳,女人家操那份心干啥?还不如找个稳当工作。"

我听了只是笑笑,心里却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做出点样子来。

慢慢地,店里有了固定客源。我眼光好,进的衣服款式新颖,价格又实惠,周围的年轻姑娘都爱来我这儿买。

一年后,我有了些积蓄,又学会了简单的做账和进销存管理。两年后,我终于把美兰的钱还上了,还在步行街开了第二家店。

每次谈起创业初期,我都会说:"多亏了美兰那一万块,给了我翻身的机会。"

美兰总是笑着摆手:"哪里的话,是你自己有本事。"

1996年的一个夏夜,闷热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我刚哄完小军睡觉,就听见急促的敲门声。打开门,是小峰站在门口,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

"嫂子,不好了!你的仓库着火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顾不上换鞋就冲了出去。张明也赶紧骑上自行车跟上。

仓库在老城区的一个小院里,我租了一间偏房存货。赶到时,只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消防车已经到了,水龙呲呲地喷着,却好像浇不灭那越烧越旺的火苗。

"里面有什么贵重物品吗?"消防员问我。

我哽咽着:"新进的一批夏装和秋装样品全在里面,还有账本和订货合同……"

那一夜,等火扑灭后,我和张明坐在仓库的废墟前,手足无措。几年的积蓄,就这么化为乌有。偏偏那批货刚到,还没来得及上保险。

"完了,全完了。"我抱着头,蹲在地上,泪如雨下。

第二天一早,美兰带着老陈赶来了。看到满地焦黑的衣物,她抿着嘴唇,眼圈通红。二话不说,她从包里拿出五千块钱。

"嫂子,拿去周转。这火烧不了你的志气。东山再起,咱有手艺就不怕。"

我哭着推辞:"这次太惨了,亏空太大,说不定还不上呢。"

美兰强塞给我:"别磨叽了,一家人还这么见外?你要是过意不去,等日子好了再还。"

那天晚上,院子里蝉声阵阵,我和张明坐在小院的石阶上,望着满天繁星。

"要不,咱还是算了吧。"张明叹气道,"找个安稳工作,不受这份罪。"

我摇摇头:"不行,这么多年的心血,不能说放弃就放弃。再说了,美兰又借了我们钱,总不能让她失望。"

月光如水,洒在我们身上。我和丈夫对着月亮立下誓言:一定要东山再起,也要记住这份情谊。

生活从不眷顾畏惧困难的人。凭着不服输的劲头,我重新开始。租了个大一点的地方,不光卖成衣,还接一些加工业务。从亲戚家借了台缝纫机,又招了两个下岗女工,做起了小加工厂。

"郭老板,你这个款式真不错,再给我来二十件!"批发商小李一边挑衣服一边说。

"郭老板,这料子真好,做工也细,以后就跟你合作了!"来自省城的采购商拍着我的肩膀说。

日子虽然忙碌,却让我感到充实。1998年,我已经有了三家店,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丽人坊"。那年冬天,我给美兰送去了八千块钱,把之前借的本金和利息都还上了。

美兰接过钱,笑着说:"看吧,我就知道你能行。"

小峰渐渐长大,周末常来帮忙。他读高中了,个子窜得老高,脸上冒出了青春痘,却还是那么热心。他说喜欢看我做生意的样子,说我教会了他什么叫坚持。

"嫂子,以后我也要像您一样创业!"小峰憧憬地说。

我总是笑着摇头:"创业哪有那么容易,还是好好念书吧。再说,你妈妈才是最值得学习的人。她的眼光和气度,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2000年,我的第一家小商场开业了,规模比以前的店面大了十倍。那天,美兰专门带着相机来给我拍照,就像七年前我开第一家店时一样。

"嫂子,你是我们家最了不起的人!"美兰由衷地说。

我笑着握住她的手:"都是因为有你这个贵人啊。"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2022年。小峰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稳定,也谈了个不错的女朋友小雯。

这些年,我从小店主做到了知名女装厂的老板。品牌已经开了全国连锁店,员工从最初的两三个人发展到上百人。家里也从当年的两居室搬进了大房子,孩子们也都成家立业。

回想当年,如果没有美兰雪中送炭的一万块,哪有今天的我?

听说小峰要结婚,我早早准备了十万块钱做份子钱。可就在婚礼前一个月,我从张明弟弟那里听说,美兰家最近遇到了困难。他们投资的一个项目失败了,亏了不少钱。小峰的婚礼可能要延期,甚至简办。

"老陈那人闷不吭声,要不是小峰透露,咱们还不知道呢。"张明弟弟小声对我说。

这消息让我坐立不安。第二天,我找了个借口去美兰家。一进门就听见她和老陈在里屋说话,语气凝重。

"咱这次真是栽了,五十多万啊,大半辈子的积蓄。"老陈的声音里满是疲惫。

"没事,钱没了可以再赚,关键是小峰这婚事……"美兰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站在门口轻轻咳嗽一声。美兰赶紧擦了擦眼泪出来迎我。

"丽芳姐,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打个电话。"她勉强挤出笑容。

我假装刚知道:"听说小峰要结婚了?怎么也不早点告诉我?"

美兰笑笑:"还早着呢,可能要等段时间。"

老陈从里屋出来,脸上写满了愁容:"丽芳姐,来了啊,坐坐坐。"

我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红包:"这是我给小峰的份子钱,提前给你们。"

美兰打开一看,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十、十万?这……这太多了……"

"当年你给我一万,救了我的命。。"

美兰拼命摇头,眼圈发红:"不行不行,这太多了,我不能收。"

我握住她的手:"当年你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难道今天就变了吗?如果没有你,哪有我今天的一切?"

那些往事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闪过:下岗时的彷徨无助,开店时的忐忑不安,仓库失火后的绝望,还有美兰每次雪中送炭的笑脸。

"那时我刚下岗,两个孩子要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多少人说我不自量力,但你却说'嫂子,你行'。是你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

我继续说:"后来仓库失火,我差点放弃。又是你二话不说,掏出五千块让我坚持下去。这些年,我创业路上每一步都记得你的帮助。"

美兰抹着眼泪:"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点小事有什么好记的……"

"对你来说是小事,对我来说却是救命恩人啊!"我动情地说,"今天,轮到我来帮你了。"

老陈在一旁叹气:"丽芳姐,你也知道,我们最近投资失败,资金周转有困难。本来想简单办一下婚礼,可小峰和小雯都不容易……"

"就该好好办!"我坚定地说,"钱不是用来显摆的,是用来成就儿女幸福的。我和张明商量好了,这次婚宴的酒店我们来安排,就当是小峰的干妈送的礼物。"

最终,在我的坚持下,美兰收下了红包,婚礼如期举行。

婚礼那天,正值初夏,天高云淡。宴会厅里张灯结彩,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小峰穿着笔挺的西装,新娘子小雯穿着洁白的婚纱,美丽动人。

我把一个特别的礼物交给了他们——一枚1993年的一元硬币,用红绳穿着,装在精美的小木盒里。

"这是什么?"小峰好奇地问。

我微笑着说:"这是1993年的一元硬币,那一年,你妈借给我一万块钱,让我开了人生第一家店。这枚硬币,是我当天收到的第一笔营业额,三十年来我一直留着,从未舍得花掉。"

"今天,我把它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记住:人这一生,最珍贵的不是钱,而是情义。像你妈妈当年帮助我一样,日后你们也要学会伸出援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小峰眼眶湿润,紧紧抱住了我:"谢谢干妈,我一定记住。"

宴席上,我主动站起来敬美兰一杯酒:"三十年前,你救了我一次;今天,这十万块钱,不是施舍,是我还你的恩情。"

美兰红着眼睛,举起酒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我们都知道,这句朴实的话语,包含着多少年的深情厚谊。

酒过三巡,觥筹交错间,我看到老陈和美兰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去。小峰和新娘在席间挨桌敬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婚宴散后,我和美兰坐在酒店的小花园里,聊起这三十年的变化。夕阳西下,晚霞如火,映照在我们的脸上。

"记得那年你开店,多少人说你不行。"美兰笑着说,"街坊邻居都说,一个女人家,下了岗就老实在家带孩子得了,做什么生意啊?"

我也笑了:"是啊,连张明都不看好我呢。他说我没文化,不懂生意经,肯定会赔钱。那时候到处都是闲言碎语,说我不务正业,好高骛远。"

"可你就是有那股子倔劲儿。"美兰说,"我一看你那样子,就知道你能成。"

我笑着摇头:"哪有那么厉害,是你给了我信心啊。要不是你,我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呢。"

"丽芳姐,这些年你也没少帮我们。小峰上大学那年,学费紧张,你二话不说就借给我们两万。"美兰感慨道。

我摆摆手:"那都是小事,比起你当初雪中送炭,不值一提。"

"对了,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坚定地借钱给你吗?"美兰突然问道。

我好奇地看着她:"为什么?"

"因为我爸当年下岗后也想做生意,但周围没人愿意借钱给他。他硬撑了半年,最后只能进工厂当保安。"美兰轻声说,"所以当我看到你想创业时,就想着不能让悲剧重演。"

我怔住了,这些年来,我一直以为美兰只是心地善良,没想到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你看,命运多奇妙。"我感慨道,"一个简单的决定,竟然改变了那么多人的人生轨迹。"

小峰和新娘来向我们告别,他们要去机场,准备启程去欧洲度蜜月。

"干妈,这次旅行是您资助的吧?"小峰悄悄问我。

我笑着在他额头上轻轻弹了一下:"小机灵鬼,被你猜到了。好好享受,别辜负了青春年华。"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感慨万千。人生啊,就像一条长河,有人在你过河时递来一根木棍,你要记得,在别人需要时,也伸出援手。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那个带着梦想和忐忑开小店的下岗女工,和如今声名远播的女装品牌创始人,中间隔着多少艰辛与汗水。

而这一路上,陪伴我的,除了家人的支持,还有像美兰这样的真心朋友。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和美兰肩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像三十年前那个夏天,我们一起去批发市场选布料时一样。虽然两鬓添了白发,脸上多了皱纹,但那份情谊,依然如初。

"其实,人生最珍贵的,不是金钱和成就,而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有人愿意伸出援手。"我轻声说。

美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而最美的回报,是在别人需要时,你也能毫不犹豫地帮助他们。"

远处,城市的霓虹闪烁,如同希望的灯塔。我知道,不管未来如何变化,这段深厚的情谊,将会像那枚1993年的一元硬币一样,被永远珍藏。

来源:怀旧的岁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