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动“对等关税”并没有真正赢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3 16:05 1

摘要:从4月3日凌晨,白头鹰总统川普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白头鹰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这种对等关税行为川普在4月2日的时候称之为“解放日”但是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强调,这实际上是白头鹰经济的“衰退日

文/毅成

从4月3日凌晨,白头鹰总统川普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白头鹰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这种对等关税行为川普在4月2日的时候称之为“解放日”但是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强调,这实际上是白头鹰经济的“衰退日”因为这其中意味着未来的一年时间白头鹰的人生活成本上升,家庭平均每年将多花费超过5000美元。

要说这多花费的5000多美元主要对普通家庭会有影响,而对于一些富人高产家庭几乎影响不大的,因为他们手里的钱超乎想象。根据2023年第四季度的数据,白头鹰的人平均年薪为59,384美元,假设这一数字在2024年保持不变,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月收入大约为4,949美元。川普这么加关税,直接让普通的白头鹰家庭,前期直接体现就是把一个月的收入给干没了,对普通民众的影响还是不少的。

自从川普上任这70多天以来,分别斡旋俄乌停战,目前来看欧洲已经全部介入,并且川普多做出的24小时停止俄乌战争,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然后就是针对中东的波斯猫关于伊核方面的谈判,虽然有在推进的进程但是目前并未看到最终的结果,反而波斯猫前两周跑去跟龙哥和大毛签订了,把白头鹰撇一边了。

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有多方参与的重要议题,白头鹰都比较难摆平了,而目前相对运行比较顺畅的还是挥动关税大棒来的直接。

历史上白头鹰曾经发动过5次关税战,分别是:

1、斯姆特-霍利关税法(1930)2、日美贸易战(1980年代)3、钢铁关税战(2002年 vs 欧盟)4、川普对华关税战(2018-2021)5、与欧盟的空客/波音补贴争端(2019-2021)

发动关税战,一般白头鹰在遇到两个问题的时候会做出该决定,要么是贸易逆差太大,遏制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要么是经济进入大萧条期。

比如,在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期间,背景就是大萧条初期,白头鹰试图通过提高关税保护农业和工业,所做出的措施是对2万多种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平均税率升至59%。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引发全球贸易伙伴报复性关税,国际贸易缩水60%,加剧了大萧条。

最终的结果是以失败告终,因为最终导致白头鹰经济进一步恶化,1934年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转向自由贸易。

贸易逆差太大主要是体现在1980年代的日美贸易战,背景是脚盆鸡经济崛起,白头鹰对巨额贸易逆差不满,所做出的措施是对脚盆鸡汽车、半导体等加税,逼迫脚盆鸡签署《广场协议》(1985)和自愿出口限制。

最终的结果是短期内来说是成功的,但是长期来说是复杂性的,最终让脚盆鸡出口受限,但白头鹰未根本解决竞争力问题;脚盆鸡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白头鹰制造业仍外流。

当年小布什为了保护保护钢铁业,援引“201条款”所做出的措施是对进口欧盟的钢铁加征8%-30%关税,最终欧盟威胁对佛罗里达橙汁等商品报复,WTO裁定白头鹰违规。这次2002年与欧盟的“钢铁大战”也以失败告终,白头鹰18个月后撤销关税,产业未获实质性保护。

接下来就是川普在2018年对华发动的贸易战,背景是减少对华贸易逆差,遏制“不公平贸易行为”所做出的措施对约3700亿美元龙哥商品加征关税(最高25%)龙哥对等反击。

这次的贸易战严格来说是龙哥胜利了,因为看似表面对贸易有影响,实则完成了产业升级,在贸易战中受到了影响,但其出口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龙哥制造业从低附加值的日常消费品转向了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汽车、电池和芯片等高端制造领域‌。龙哥的贸易顺差在贸易战后反而逐年上升,2024年预计将达到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反之,白头鹰的消费者因为关税政策每年多花了数百美元的生活成本,而白头鹰本土企业并未能有效替代中国商品,导致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川普的关税政策并未实现其承诺的“制造业回流”,反而导致许多白头鹰中小型工厂倒闭‌。

当然也有人认为二者已经是陷入僵局状态,因为这次贸易战白头鹰贸易逆差未显著减少,双方企业成本上升;2020年签署第一阶段协议,但关键问题未解。多数研究认为两败俱伤。

这次白头鹰从4月3日开始的行为就多玩了花招,比如类似像零售商沃ER玛就像把这部分提升的成本转移到龙哥的企业上,这点龙哥是坚决不会答应的,毕竟关税是川普自己加的,不可能把太高的成本转移过来咱们这边的。

在2019年到2021年的白头鹰与欧盟的空客/波音补贴争端,背景是美欧互诉对方补贴航空业(波音与空客),WTO授权相互加税,所做出的措施是白头鹰对欧盟葡萄酒、飞机等加税;欧盟反击白头鹰农产品、摩托车。最终的结果是妥协,并且2021年暂停关税,合作应对“非市场经济体”,但核心矛盾未彻底解决。

从白头鹰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这五次关税战,除了除1980年代迫使脚盆鸡让步外,多数关税战未达核心目标,甚至反噬自身经济。关税通常导致消费者成本上升、产业链混乱,并削弱国际合作关系。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为什么白头鹰明明知道打关税战并不能100%成为赢家,但是为什么又要乐此不彼的这么干呢?

我认为这是基于国际综合博弈的表现,因为你想博弈就得有筹码,筹码又是分为多方面的,比如科技、政治、经济、军事等等领域,就像打牌一样你的打过别人压别人一头,你就得出比对方更大的牌,给出更大的筹码才能赢得这一轮博弈。

因此不管是川普现在所发动的关税战,还是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更多的是政治姿态而非经济良策,其“胜利”往往局限于短期博弈,长期而言难言赢家。

这些年白头鹰不管从经济、军事、科技等等领域相较于前20年,已经是呈现肉眼可见的衰退了,在没有能拿得到出手的筹码的时候,挥动关税大棒也是不得已为之。当然我认为这些仅仅也只是表面的现象,如果你细心发现川普挥动的关税大棒,往往主要针对的对象是跟龙哥有巨大贸易的对象,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川普团队其实跟对的是在搅乱目前的工业产业布局。

工业产业布局目前来说门类最全的就是龙哥,在之前欧盟以及亚太日韩都有一些,但是随着俄乌战争的开打,欧洲已经失去了大毛的廉价能源,因为北溪1号2号管道被炸了,而在2025年的2月份随着大毛过境大毛的油气管道也被暂停输气运营,那么也就意味着欧洲彻底失去工业产业优势,目前仅有的一些工业产业也是依赖各种转手贸易高价能源支撑。

也可以这么理解,任何做出的巨大行为和措施,往往会影响份额大的主,反而那些份额占比太小的主,几乎是不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因为反正也体量不大,多几家企业和少几家企业几乎对总数额是影响不大的。

说白了,川普的关税战就是目的打破现在已经形成的工业产业布局,因为白头鹰握有最大的消费品市场,他以最大消费品市场作为筹码来跟工业大国博弈意图就非常明显了。

因此,白头鹰川普发动的关税战,并不仅仅限于经济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所谓的制造业回流,更多的是政治博弈,试图打破现在的工业产业化分工布局。既然到了这个层面反而最终的输赢都是次要的,因为经济是服务于政治的。

最终谁能赢,最关键的是看谁能熬得住,从古至今真正的大国博弈,并不是仅仅限于如何进攻,而是如何能在相互博弈的防守过程中少出错,少让对方找出漏洞或者把柄,然后比拼的就是看谁能熬,熬得住就出众熬不住就出局!

来源:毅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