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比11。记分牌亮红的时候,蒯曼抬头看了眼,表情没变,拿球拍在毛巾上蹭了两下。
6比11。记分牌亮红的时候,蒯曼抬头看了眼,表情没变,拿球拍在毛巾上蹭了两下。
看台有人吸凉气,这节奏,像极了曼谷那一场的剧本——两年前她就被朱芊曦3比1打包送走。
历史重演?
观众心里打鼓。
可这次多了个细节:发球之前,蒯曼没搓球,而是拿手掌盖住球三秒,像在测温度。
第二局开始,她突然把之前发长球的线路缩短,朱芊曦抢冲的节奏被生生截断。
比分8比8那球,朱芊曦冲到网前挑个斜线,蒯曼回手一板快撕,斜得比她更斜,球在挡板下沿弹起——11比8,平了。
第三局更直接。
蒯曼的正手不再追求暴力,而是连续拉半出台弧线,给朱芊曦留冲不死的位置。6比6后,她连得5分,全是对手自己把弧圈拉飞。
那种郁闷写在韩国人脸上:我提速,对面反而减速,球像故意逗我。
最后一局,朱芊曦已经没脾气,7比7时她叫暂停,回来却被蒯曼两个反手发抢打穿直线。
终局11比7,镜头切给蒯曼,她笑了,但笑容很短,似乎提醒自己“下一轮才是正菜”。
下一轮,伊藤美诚蹲在那里。
日媒提前把标题起好:“复仇2连战”,听着就热。
伊藤的球风像蹦迪,拉、冲、撕一条龙,以前蒯曼碰上她,经常被“一波流”冲散。
但这一次,蒯曼手里多了张底牌——她这两周一直在练“下蹲砍式发球”,据说练到最后,陪练的男队选手都接出火气摔拍。
这一招对伊藤管用吗?
得听球落地的声音才知道。
澳门赛场的另一面,国乒的年轻人排队冒头。
观众席后排挂着横幅:别怕输,怕的是不敢上。
看似写给选手,更像写给每个熬夜蹲直播的人——输过没事,关键是有下一次站在场上的勇气。
接下来这场球,你更想看技术手册还是情绪对撞?
不妨把答案写在弹幕里,比看球还精彩。
来源:奋斗的大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