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多名年轻女性因滥用减重处方药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类药物,出现严重副作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她们中有人体重不过百斤,却为了追求“更瘦”,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购药、注射,最终却因酮症、呕吐、头晕等症状被紧急送医。
“我只是想再瘦一点”,却差点丢了命。
近日,多名年轻女性因滥用减重处方药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类药物,出现严重副作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她们中有人体重不过百斤,却为了追求“更瘦”,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购药、注射,最终却因酮症、呕吐、头晕等症状被紧急送医。
据《新京报》报道,一位身高175厘米、体重仅50公斤的年轻女性,因觉得自己“还不够瘦”,私下购买司美格鲁肽自行注射。结果不久后,她出现严重的酮症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轮番袭来,最终不得不到北京市应急总医院就诊。
“她已经是消瘦状态,根本不符合用药指征,属于典型的药物滥用。”接诊的综合门诊主治医师韩旸表示,这类药物原本是为肥胖或2型糖尿病患者设计的,使用前有严格的体重指数(BMI)和健康状况评估标准。但在网络上,这些药物却变得“唾手可得”,甚至被一些体重正常甚至偏瘦的人当作“快速减肥神器”。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如何自己打司美格鲁肽”“打多少剂量能瘦得更快”的经验贴层出不穷。评论区里,有人分享自己的“用药日记”,也有人求助“打完后头晕恶心怎么办”。一位用户提到,最初使用替尔泊肽时效果不明显,便自行加大剂量,结果出现头晕、恶心、手脚发麻等症状。
“没有人告诉我该用多少,也没有医生指导,只能靠自己摸索。”一位用药者坦言,自己是在网上看到别人推荐后“跟风”购买的药物,完全不了解其副作用和禁忌症。
事实上,这类GLP-1类药物并非“无害的减肥针”。它们通过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来达到减重效果,但也可能引发胰腺炎、胆道问题、酮症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体重正常或偏瘦者使用,风险更高。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本应严格管控的处方药,却在部分线上平台“随意可买”。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仅通过简单问诊甚至无需提供体检报告,就能轻松购买到司美格鲁肽等药物。一些商家甚至打出“80斤也能买”的广告语,完全无视用药安全。
“这不仅是药物滥用,更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韩旸医生呼吁,公众应树立正确的体重观念,减肥应建立在科学、健康的基础上,而不是盲目追求“瘦”而忽视身体的真实需求。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线上药品销售的监管,防止处方药被滥用、误用。
减肥没有错,但用错方法,可能付出沉重代价。那些为了“再瘦一点”而铤而走险的人,或许该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打针减肥吗?还是,我只是被“瘦即美”的审美绑架了?
健康,从来不是数字游戏。真正的美丽,也不该建立在药物和副作用之上。
来源:大卫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