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日来,娄底以“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祭英烈”为主题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祭奠英烈、慎终追远中继承传统,为文明娄底建设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让传统节日焕发现代文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
连日来,娄底以“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祭英烈”为主题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祭奠英烈、慎终追远中继承传统,为文明娄底建设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让传统节日焕发现代文明光彩。
(3月27日至28日,新化县洋溪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辖区中小学开展“缅怀先烈 传承精神”清明祭扫活动)
(4月1日,娄星区乐坪街道蜜蜂社区携手娄底三中附属实验学校联合开展“鲜花送先烈 精神永传承”祭扫活动)
缅怀英烈 红色基因代代传
丰碑永铸忆忠魂,赓续血脉守初心。
3月31日,2025年湖南省“‘我们的节日·清明’暨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在冷水江市锡矿山烈士纪念碑广场举行。200余名来自省、市、县的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企业工人、基干民兵和各界群众代表通过默哀、献花、朗诵等方式,向革命英烈致以崇高礼赞。活动现场,少先队员代表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将缅怀之情化作接续奋斗的号角。
“当枪膛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时,27岁的萧石月毅然掉转枪口,对着自己的胸膛扣动了扳机,用生命诠释了何谓宁死不屈!”3月27日,在冷水江市“清明祭英烈 共筑中华魂”青少年主题演讲比赛现场,从“最后一颗子弹”的悲壮,到锡矿山解放战役的壮烈;从烽火岁月中矿工们秘密传递情报的“暗夜星火”,到新时代生态修复工程里青年志愿者的“绿色坚守”,进入决赛的20名选手以跨越时空的对话,将本土红色故事鲜活呈现。
“邹松柏爷爷的故事让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3月27日至28日,新化县洋溪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辖区中小学开展“缅怀先烈 传承精神”清明祭扫活动,数千名学生瞻仰烈士墓,聆听英烈故事,寄托深切哀思,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娄底市烈士纪念陵园,4月1日,娄星区乐坪街道蜜蜂社区携手娄底三中附属实验学校联合开展“鲜花送先烈 精神永传承”祭扫活动,少先队员列队宣誓:“以我火红青春,捍卫盛世中华!”铿锵激扬的誓言激荡着赓续血脉的壮志豪情。4月2日,娄底市星星实验学校举行“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党建带队建主题活动,烈士碑下红领巾与党徽辉交相辉映,凝聚奋进力量。
连日来,娄底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校、企业、社区及社会团体等广泛开展“缅怀先烈·传承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等主题活动,通过敬献鲜花、重温入团入队入党誓词、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志愿服务等多元形式,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汲取奋进力量,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新编戏剧花鼓《信仰》
(3月30日,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启动仪式在双峰大会堂举行,600余名双峰青年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代表现场聆听双峰县委宣传部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创作的三堂红色精品思政课)
(冷水江市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手抄报征集、“寄相思·传敬意”给革命英烈写一封信、“清明祭英烈 共筑中华魂”青少年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
守正创新 思政铸魂润心田
铭记是最深的思念,奋进是最好的传承。
“百年前的星火,如何照亮新时代的征途?”在蔡和森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娄底以“行走的思政课堂”为笔,在青少年心中勾勒信仰的轮廓,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蔡和森,这位从双峰走出来的革命先驱,第一次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宛如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3月30日,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启动仪式在双峰大会堂举行,600余名双峰青年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双峰县委宣传部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创作的三堂红色精品思政课。在《勇敢追梦的蔡叔叔——信仰的力量》等思政课和新编戏剧花鼓《信仰》中,永丰中学的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革命先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求索精神。
3月28日,涟源市烈士纪念园的松柏间,涟源市石马山街道马头山片党支部与涟源市第三小学的60余名“党员+师生”组合正完成着庄严的“三个一”仪式——共献一束花、共读一首诗、共写一篇感悟。当稚嫩的童声与铿锵的誓言在《铭记先烈》的诗朗诵中交融,红色的种子已悄然播撒。
3月30日,娄底市工信局组织干部职工及其子女赴娄底烈士纪念陵园开展“缅怀英烈 报效祖国”清明祭扫活动。活动现场,国家一级作家龙红年围绕“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该怎么做?”的主题,给大家上了一堂触动心灵的人生教育思政课。
4月1日,娄底楚怡职业学校与万宝芙蓉学校的千余名师生,从城市南北两端出发,齐聚娄底市烈士纪念陵园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以一场跨越20公里的徒步远足,在春光里写下青春向历史的庄严告白。
3月底以来,娄底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寄相思·传敬意”给革命英烈写一封信等书信、手抄报征集、主题团(队)会、烈士后代进课堂、红色故事创编等沉浸式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将思政课从“书本”推向“现场”,从“感动”转化为“行动”。
(娄星区乐坪街道月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宣传活动,积极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
(4月2日,娄底市生命文化纪念园举行“绿色梦·清明情”节地生态集体安葬仪式)
实践养成 文明新风入万家
春风化雨润万物,文明新风入万家。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娄底精心策划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倡议宣讲+文化浸润+实践养成”三位一体模式,用一场场“绿色追思”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自然的感恩。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争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绿水青山的拥护者、生态祭祀的先锋者、优秀文化的弘扬者,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共同度过一个文明、绿色、安全、祥和的清明节,为建设美丽娄底作出更大贡献!”3月22日,娄底市民政局、娄底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发布清明“文明祭祀”倡议书,引导广大市民以绿色行动共筑文明清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叔叔、阿姨,用鲜花代替纸钱,既环保又安全!”娄星区乐坪街道贤童社区、月塘社区“红马甲”宣传小队活跃在街头巷尾,将一份份《文明祭扫倡议书》化作春风,吹进千家万户。社区网格员同步在20余个居民微信群精准推送《文明祭扫指南》系列短视频,实现宣传效果的可视化、通俗化。
3月31日清晨,娄底市殡仪馆入口的“鲜花换纸钱”便民服务点前已排起长队,工作人员正在提供鲜花换纸钱服务,引导市民用敬献鲜花、系黄丝带等方式表达追思。“三枝白菊寄哀思,比烧纸钱更有意义。”市民王先生接过花束感慨道。服务点旁,慎终追远清明新风签名墙上,前来祭扫的市民郑重签下姓名,承诺以环保方式缅怀先人;骨灰寄存室的“时光信箱”前,大家将写满思念的信件投入信箱,让思念以更温暖的方式延续。
4月2日,娄底市生命文化纪念园举行“绿色梦·清明情”节地生态集体安葬仪式。9位逝者的骨灰,以不占土地、可降解的“草坪葬”方式回归自然。这已是娄底连续7年来举办节地生态集体安葬活动,100余位逝者家属采用绿色节地葬法,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绽放。
与此同时,在新化县烈士陵园,另一场对逝者的尊崇与敬意也在悄然进行。自3月以来,娄底市道德模范邹智明和新化县道德模范曹永文自备除草机、油漆、肥料和清扫工具,连续15天坚守在陵园,修剪花草树枝,清除杂草,为花草树木施肥,为褪色石碑打磨上色描金,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
当红色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播种信仰,当文明新风在街头巷尾蔚然成风,当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焕发生机,娄底正以红色传承铸魂、文化浸润培根、文明革新塑形,让清明更加“清澈明朗”。(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美兰 王星 杨蕾 通讯员 严望舒 刘智玲)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来源:娄底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