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带着空箱来中国”,入境消费火热的生动注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16:12 1

摘要:当一批批外国游客拖着空行李箱走出中国机场,当国际社交媒体上“来中国必买清单”持续刷屏,当上海外滩、成都春熙路的免税店前排起多语种购物长队——这生动的场景不仅是中国旅游业复苏的缩影,更是全球消费市场向中国投下的“信任票”。“带着空箱来中国”的热潮背后,是中国经济

□杨诚谦

当一批批外国游客拖着空行李箱走出中国机场,当国际社交媒体上“来中国必买清单”持续刷屏,当上海外滩、成都春熙路的免税店前排起多语种购物长队——这生动的场景不仅是中国旅游业复苏的缩影,更是全球消费市场向中国投下的“信任票”。“带着空箱来中国”的热潮背后,是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集中显现,是消费升级与供给创新的双向奔赴,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中国作为“世界市场”的引力场持续增强的有力证明。

从“到此一游”到“深度消费”,是入境经济的品质跃迁。过去十年,外国游客来华多聚焦于长城、故宫等传统文化符号,旅游消费以门票、餐饮等基础服务为主。而今,“空箱现象”折射出消费结构的深刻变革:从单一观光到“体验式消费”,从购买纪念品到“全球购中国”,外国游客的行李箱里装着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对中国品牌、数字经济与文化魅力的认可。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来自法国的游客展示着他的“战利品”:华为最新款折叠屏手机、李宁设计师联名款运动鞋、故宫文创的数字藏品……“三年前我来中国时,买的是丝绸和茶叶;现在中国朋友告诉我,这些科技产品和潮牌才是‘新国潮’。”法国游客的购物清单背后,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硬核支撑,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全球市场份额持续领跑;与此同时,国潮品牌通过文化赋能与设计创新,正在重构全球消费审美。

更值得关注的是“看不见的消费升级”。在海南三亚,俄罗斯游客通过“离岛免税APP”提前下单,人脸识别技术让提货时间缩短至5分钟;在浙江杭州,日本游客体验“直播带货”后惊叹:“中国的数字支付比信用卡还方便,连路边摊都能用手机扫码。”从移动支付到跨境电商,从智慧旅游到即时零售,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先发优势,正在转化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基础设施竞争力”。

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共振,需构建“双循环”的消费枢纽。“空箱现象”的持续升温,既是市场规律的自然选择,更是政策精准施策的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国以制度型开放破解发展瓶颈,为入境消费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持续优化,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维持10万元,“即购即提”政策有效提升了消费体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至178个(截至2025年4月),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这些政策组合拳如同“引力透镜”,将全球消费需求聚焦于中国市场。

政策红利的释放,激活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各大免税店纷纷优化商品结构,不少国际品牌将中国作为新品首发地;本土企业则加速“出海”与“引进来”双向布局:李宁在纽约时装周设立常设展厅,华为与徕卡合作推出联名产品,通过“全球设计+中国智造”提升附加值。这种“双向奔赴”的格局,正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通过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质量和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入境消费的回暖正在形成“乘数效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1%,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以上。旅游业的火热,既丰富群众生活,又提振市场信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零售等消费增长,有力发挥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应有作用。这种“消费链”的延伸,正在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可持续的动力。

以入境消费为支点,撬动经济复苏的信心杠杆。面对全球经济“低增长陷阱”,入境消费不仅是“稳外贸”的应急之举,更是“促升级”的长远之策。它像一根精准的杠杆,一头连着全球需求,一头撬动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国游客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倒逼本土企业提升研发投入;国际品牌的同台竞争,推动国内流通体系效率提升;而消费场景的创新,则加速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这种“以开放促改革”的路径,正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逻辑。

当然,我们也需清醒认识到,入境消费潜力的释放仍需持续发力:优化支付结算便利性、提升多语种服务能力、完善国际物流通道……这些细节的打磨,将决定中国能否从“入境消费热门地”升级为“全球消费枢纽”。但正如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5年5月的全球投资者大会上明确表示,“投资中国意味着更高的确定性”,当全球投资者寻求确定性时,中国通过其切实的承诺和行动表明,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一个长期稳定、自信开放的中国,本身就是世界繁荣与稳定的巨大确定性力量。

当这些装满“中国故事”的行李箱走向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中国,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正能量,也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