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 美在西咸 | 马庄村的幸福蝶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15:54 2

摘要: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名单揭晓,西咸新区崇文镇马庄村、马王街道新泥河村、太平镇孙家堡村、正阳街道白庙村成功入选。近年来,西咸新区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升级产业、重塑生态、完善设施、涵养乡风、强化

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名单揭晓,西咸新区崇文镇马庄村、马王街道新泥河村、太平镇孙家堡村、正阳街道白庙村成功入选。近年来,西咸新区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升级产业、重塑生态、完善设施、涵养乡风、强化治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实效。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崇文镇马庄村,探寻其背后的发展密码与幸福蝶变。

设施提质,民生福祉见“实效”

“以前下雨出门,鞋上全是泥,污水坑边上蚊子乱飞!”村民王先生的话,道出了马庄村曾经的窘境。雨污混流一直是村民多年的“心病”。2023年,西咸新区实施“千万工程”,崇文镇迅速行动,修建了500余米进村道路,345米封闭式排水沟以及化粪池,让村子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如今的马庄村,硬化路直通家门口,路灯照亮晚归人的路,天然气入村。更动人的是,“村民议事会”让每个村民都成了村庄的主人,大家齐心管护家园,昔日的“问题村”变成了新区“雨污分流”的样板间。

产业兴村,乡邻收入攀“新高”

马庄村的账本上,藏着一个振奋人心的跨越:从集体经济“破零”到年经营性收入跃升至五十万元。2020年,村“两委”干部带着村民们“啃硬骨头”,把闲置的村小学改建成占地10亩的菜籽油榨油厂。金黄的菜籽在这里变成醇香的菜油,每年100吨的加工量,不仅榨出了香味,更榨出了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

靠着茯茶镇的茶香、乐华城的欢笑,崇文镇紧扣“乡村振兴”的核心,把包括马庄村在内的三个城市开发边界外保留村土地变成风景,让农活变成体验。农、文、旅融合的路子越走越宽,村民们既能在榨油厂上班拿工资,又能在家门口做旅游生意,钱包逐渐鼓了起来。

阵地赋能,文明新风有“载体”

“以前村里没个正经活动地儿,闲下来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凑一块儿唠闲话。现在不一样了,文化广场上、文明实践站里活动一场接一场,日子过得有意思多了!”村民李女士笑着说,如今马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这些设施成了实实在在承载文明新风的“主阵地”。

道德讲堂上,宣讲员用沾着泥土味儿的方言土语讲身边好事、家风家训,村民听得认真,纷纷表示每次来都有新收获;农家书屋里,农技书、故事书、绘本摆满书架,农闲时村民来看书,孩子来写作业,成了“知识小站”;文化广场更是热闹非凡,“我们的节日”、惠民演出、公益电影、便民服务集市等活动接连登场,春节义写春联、端午包粽子、中秋团圆话家常……传统节日的味道更浓了,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了,村民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此外,“善行义举榜”“文明公约牌”在村内主干道上依次立起,谁做了好事、村里有什么规矩,一目了然。就这样,“守规矩、讲文明、做好事”渐渐成了村民们发自内心的追求。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阵地,就像一个个“文明纽带”,把村民们聚到一起,也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心里。村民们在日常活动中感受着新风尚,也在潜移默化中变成了文明新风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德治引领,淳朴民风有“内核”

“这次评上‘卫生示范户’,不光脸上有光,还能领奖励,以后更得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村民刘先生看着挂在门口的荣誉牌,笑得合不拢嘴。

马庄村的淳朴民风,离不开实实在在的德治引导。村里不搞空泛的口号,而是把“德”融入日常小事里,让大家觉得亲切又好懂。每年村里都会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通过村民推荐、民主评议、张榜公示,让身边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向善向美,形成了“人人学先进、户户争模范”的良好风气。

为了让“软约束”变成“硬规矩”,马庄村还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将反对铺张浪费、维护公共卫生等内容纳入其中,通过“村民议事会”“友邻议事坊”等平台,让村民成为村规民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如今在马庄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少了,简办新办的多了;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维护的多了;计较琐事的少了,主动帮忙的多了,德治就像给民风安上了“内核”,让村子越来越温暖。

共治共享,和谐乡风有“温度”

“以前邻里闹矛盾,要么憋在心里生闷气,要么越吵越僵。现在有司法工作人员和网格员一起帮忙调解,疙瘩很快就能解开。”说起村里的矛盾调解机制,村民们纷纷点赞。

马庄村的和谐乡风,不是靠哪个人“管”出来的,而是村民们一起商量、一起出力“建”起来的。村里的事不管大小,都愿意听大家的意见,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村子的“主人”。马庄村以“网格+议事+治理”模式,由网格员定期走访,及时收集村民诉求;针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联动司法人员和网格管理员,通过上门走访、现场调解等方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矛盾纠纷化解率达显著提高。此外,“友邻议事坊”定期“开坊”,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从巷道硬化、路灯安装议到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事事商量着办,让“村里的事大家管”成为常态。

马庄村还组建了志愿服务队,由党员、村民代表、返乡青年等组成,常态化开展助老扶弱、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服务。每到农忙时节,志愿者们主动帮助缺劳力的家庭抢收庄稼,用实际行动诠释“邻里守望”的温暖。“有事大家帮、有难一起扛”成为村民们的默契,和谐乡风浸润着每个角落。

入选示范村不是终点,而是马庄村更好发展的起点。如今这里,田边有绿意,村里有产业,邻里有温情,文明新风处处在。村民们一起参与建设、共享成果,把小村子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不仅是马庄村的好光景,更藏着乡村发展的扎实底气,往后的日子,定能越过越红火。

来源:西咸新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