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我们把胃解剖会发现,胃壁上有一层平滑肌,这个外层肌肉有很强的伸缩性。所以当大量食物进入胃中,胃会舒展开,胃的容量随之增大;而当食物被消化排空后,胃就收缩起来。
不少人减肥人群的第一步就是——饿肚子,觉得饿着饿着就把胃饿小了。
确实,很多人会发现:
吃的多了,越来越容易饿,感觉把胃撑大了;
吃的少了,食量变小,吃几口就饱了,胃好像缩小了。
难道我们的胃真的像气球一样越撑越大,越饿越小吗?这些真相你可能从未了解……
胃是一个具有弹性的、负责储存和消化食物的肌性囊状器官。
如果我们把胃解剖会发现,胃壁上有一层平滑肌,这个外层肌肉有很强的伸缩性。所以当大量食物进入胃中,胃会舒展开,胃的容量随之增大;而当食物被消化排空后,胃就收缩起来。
简单来说,它的容量是根据进食情况发生变化的。
那么它的这种伸缩特性是不是代表胃能越撑越大,越饿越小?其实不然。
胃的体积并不会因为你吃得多或吃得少就发生永久性改变。所谓的变大变小只是临时的伸缩,一旦消化结束,胃就恢复到平时轻度收缩的大小了。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在空腹的情况下胃容量大约有50-100毫升,约一个拳头大小,而进食后最大可扩张到 1500-2000毫升,甚至更大。和空腹状态相比较,胃容量差了近20倍。
有人节食或吃撑后感觉胃变小或变大了,其实是一种大脑的“幻觉”,比如长期节食,胃受大脑皮质影响,会产生抑制食欲的神经信号,压抑你的饥饿感,此时胃壁平滑肌会持续收缩,容易产生“胃饿小了”的错觉,但实际上,总的容量是不变的。
所以,胃不会越撑越大,也不会越饿越小。但如果长期节食或暴饮暴食,会损伤胃的功能,影响胃的健康。
1、经常胃胀、消化慢
年轻时大吃大喝一晚上就消化了,如今吃几口饭就腹胀难忍。这是胃动力下降的表现,可能与胃壁肌肉收缩力减弱、神经调节功能退化有关。
2、反酸烧心频率增加
不少患者吃完饭没多久就会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这种胃食管反流受贲门括约肌松弛、胃排空延迟影响很大,这些都是胃功能老化的信号。
3、食欲波动大,时而饿得快,时而没胃口
胃饥饿与否受胃神经和大脑神经调节,而胃神经调节紊乱会导致饥饿节律失常,这与胃酸分泌功能、激素反馈信号减弱有关,不少人会感到时而饿得快,时而没胃口。
4、胃部隐痛或不适感
排除器质性疾病后,经常性的隐痛可能是胃黏膜防御能力下降的表现,胃黏膜更容易受到胃酸和食物的刺激。
有这些问题的人群要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本文参考资料:
[1] Konturek SJ, Konturek JW, Pawlik T, Brzozowski T. Brain-gut axis and its role in the control of food intake. J Physiol Pharmacol. 2004 Mar;55(1 Pt 2):137-54. PMID: 15082874.
[2] Febo-Rodriguez L, Chumpitazi BP, Sher AC, Shulman RJ. Gastric accommodation: Physiology, diagnostic modalities, clinical relevance, and therapies.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21 Dec;33(12):e14213. doi: 10.1111/nmo.14213. Epub 2021 Aug 1. PMID: 34337824.
[3] Tack J, Pandolfino JE. Pathophysiology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astroenterology. 2018 Jan;154(2):277-288. doi: 10.1053/j.gastro.2017.09.047. Epub 2017 Oct 14. PMID: 29037470.
来源:黄俭主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