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最年轻油田高效开发创纪录 4年建成30万吨产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0 15:37 1

摘要:截至9月3日,长庆油田第36个油田,也是最年轻的油田——洪德油田今年已安全优质高效完钻井81口,投产单井产量3吨,建成产能5.2万吨,连续3年的年递减率控制在3%以内,各项开发技术和效益指标效果明显。这标志着洪德油田富集区进一步扩大连片,外围甩开不断突破,展现

截至9月3日,长庆油田第36个油田,也是最年轻的油田——洪德油田今年已安全优质高效完钻井81口,投产单井产量3吨,建成产能5.2万吨,连续3年的年递减率控制在3%以内,各项开发技术和效益指标效果明显。这标志着洪德油田富集区进一步扩大连片,外围甩开不断突破,展现出洪德地区良好的开发前景。

自2021年以来,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勘探领域按照“富集区联合建产、有利区持续扩大、甩开区力争发现”的思路,持续加大外围甩开部署,突出地质引领,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已投产投注330余口井,形成30万吨的生产能力,创造长庆整装油田4年内从发现突破到探明储量提交再到储量全部动用的产能建设新纪录。

至此,洪德油田的高效开发,已被打造成为陇东主力油区勘探开发一体化和高水平长期稳产上产的标杆示范区。

攻坚

新思路引领拨开藩篱揭面纱

作为国内特大型油气田,长庆油田资源禀赋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性、多样性,还伴随着复杂的非均质性,虽然增大了开采难度,却蕴含着巨大潜力。这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进攻”的主要方向。

参与洪德油田勘探开发的地质专家向记者介绍,鄂尔多斯盆地陇东洪德地区横跨西缘冲断带和天环坳陷,与盆地内部“整体升降、平起平落”不同,这里西陡东缓、断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油层隐蔽性强。陇东石油勘探开发工作者认为洪德地区位于天环凹陷的西翼,构造位置低,离烃源岩比较远,构造条件极为复杂,堪称“石油勘探开发禁区”。

洪德油田建设者以创新思维和先进理念直面挑战。大家勇于跳出思想禁锢,以“理念之转变、技术之变革、研究之融合”为引领,系统融合各类生产要素,转变认识并突破禁区瓶颈,整体推进高效勘探开发。

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解放思想、闯出新路,以思想、信心、能力、状态的解放推动勘探开发生产力的全面革新。

洪德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组建工作专班,汇集统筹各项资料信息,突破以往中生界油气勘探主要强调在烃源岩范围内寻找主砂带的思路,主攻方向从“盆内”向“盆缘”转变,从岩性油藏向复杂构造油藏调整,通过深化断裂构造对油藏形成与富集的控制认识,一举解除“构造低部位难以成藏”的思想束缚。科研人员集成思维,建立了“烃源岩—储层—断层复合控藏”的最新理论认识,实现了油藏地质理论的重大突破。根据这一论断,提出并开始了“下洼找油”的勘探开发部署战略大调整和大转移。

思路决定出路。“下洼找油”创新理论成为洪德油田勘探开发的航标!

突破

新技术攻克复杂油藏解密码

能源板块的成色如何,技术因素最重要。解决纷繁复杂的地下油层矛盾,就要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第一道难关就是怎样“找到油”。

长庆石油人着力打破常规、突破禁区,全力攻破和拓宽“地下再认识”“储量再增长”“采收率再提高”“地域再拓展”的战略防线,打好打稳地质勘探开发一体化进攻战。

针对盆地天环新区断裂发育、构造复杂等特征,以及地下几千米的地层展布,技术人员探索未知,率先在洪德地区部署实施600平方公里的三维地震,从小的含油气构造起步、突破低渗透、再战断褶带,到实现复杂断块油藏的高效勘探开发,让盆地西缘洪德地区爆发出巨大能量。通过连片三维地震勘探所得到的高分辨率、高清晰度资料,提高了对地下特征的整体识别能力。同时,洪德地区地震攻关形成的叠前深度偏移新技术,准确落实断裂、构造形态,实现构造从“看得见”到“看得清、看得准”的转变,建立的“断层+构造+砂体”精细评价技术,为井位部署和钻探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地下深层油藏不仅要精准识别,还要将殷实的“家底”安全高效地开采出来。

思想“破冰”,行动“突围”。长庆油田通过结合各项生产实际,不断优化黄土塬三维地震精细刻画构造断裂,测井、地质多专业协同,明确复杂构造背景下“洼中隆”的油藏主控因素,落实建产有利目标区,完善定型“适度规模饱填砂、负压强排提液量”的试油压裂主体技术,洪德油田先后擒获了3口高产井,整体油藏构造呈复合连片之势。至此,洪德地区发现了大规模的高产含油富集区,随后部署的10余口预探井也喜获高产,使该地区主力油层开发获得重要发现,取得“下洼找油”的重大进展和突破,打破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裂带勘探开发数十年来的沉寂局面。

洪德地区石油勘探开发枯木逢春、破茧而出!

厚积

新模式加速资源转化蓄动能

新领域勘探局面已打开,效益开发应该如何实现?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奋楫者先。长庆油田陇东石油勘探项目组、陇东油藏评价项目组以及主力采油七厂全体人员勇当油田重点工程的“急先锋”——“往远看、抢在先、闯在前”。

为积极探索高效勘探开发新模式,推动构建上下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长庆油田洪德油田联合多家科研支撑单位组成专班,深入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快洪德油田勘探成果不断扩大,实现富集区持续拓展、外围区不断突破、开发同步跟进;积极推进“大井丛、工厂化”效益建产模式,重点加强“地震—测录—储改—地质”多学科联合攻关,多方融合推进“资源向储量、储量向产量”的快速转化,实现当年发现、当年建产、当年见效。

洪德油田按照“富集区联合建产、有利区持续扩大、甩开区力争发现”的新思路,持续加大外围甩开力度,突出地质引领,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富集区进一步扩大连片,资源厚实,前景广阔。同时,长庆油田为确保地质地面一体化高效运行,建成了长庆油田首座“五位一体”新型联合站洪德油田智能化生产指挥中心——环五联合站,实现油田生产过程的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在洪德油田各个井场,配套有超长冲程抽油机、波码分注工艺、自动投球、智能间开、高清AI视频、光伏发电等多项新工艺新技术,迈上了井场无人值守和智能化科学系统管理新路径。

目前,洪德油田平均日产原油920余吨,已建产能30万吨,今年实行滚动扩边开发,整体可建产能达35万吨以上,快速建成洪德油田高效示范区,突出了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战略资源接替区。

来源:中国石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