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款从日本引进的高端葡萄品种,阳光玫瑰曾被誉为葡萄界的爱马仕,但现在已经变成了白菜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果农在激烈竞争,甚至可以说是拼命内卷。
以前卖到每斤300块的阳光玫瑰葡萄,今年批发价每斤只要两三块,最多也就四五块,简直变成了白菜价。
作为一款从日本引进的高端葡萄品种,阳光玫瑰曾被誉为葡萄界的爱马仕,但现在已经变成了白菜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果农在激烈竞争,甚至可以说是拼命内卷。
当初为什么卖的贵?
阳光玫瑰葡萄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培育出来的杂交品种。跟其它葡萄比起来,它的果皮特别薄,肉比较脆,香气浓郁得让人一闻就喜欢,最关键的是还挺耐存放的。
这个新品种研制出来之后,差不多过了20年左右,到了2006年前后才引进咱们国家。刚进入国内的时,因栽培技术还不太成熟,国内种植的这个品种也没有立马火得起来。
业内人士说,从2006年到2016年这段时间里,阳光玫瑰这个品种在咱们国内都没啥名气。在那期间,黑提葡萄能卖到一斤20块钱,而阳光玫瑰最多只能卖到10块钱。
一直到2016年之后,随着葡萄种植技术逐渐成熟,再加上行业内的宣传推广,阳光玫瑰葡萄在国内的价格才开始上涨。最火的那几年,价格一度飙升到每斤300块钱。
要说这阳光玫瑰葡萄,确实比一些其它品种要甜不少,糖度基本都在20%到26%之间。而且,这种葡萄好在储存方便,种植户们都说可以放一个月左右都没问题,最长还能储存到三个月左右也不容易坏掉。
正是因为这些优点,再加上口感确实挺不错,阳光玫瑰在那几年卖得火爆,价格一直都挺高,重要的是消费者也乐意为品质好的葡萄掏钱。
不过,这种情况没能维持太久,到了2022年前后,阳光玫瑰葡萄的价格就开始大跳水,现在不管是批发价还是零售价,都跌得让人心疼。
价格大跳水
到了2022年秋天,北京的市民去超市买阳光玫瑰葡萄时,看到的零售价格大概每斤10块钱左右,而在此之前,最便宜的时候也得四五十块一斤呢。
今年一看,阳光玫瑰的价格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长沙的一些水果市场里,原本每斤大概13块钱的阳光玫瑰,现在已经跌到7、8块钱了。有的品相不太好的,甚至每斤不到两三块钱。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低价,现在还在持续出现。像在江西南昌,去年阳光玫瑰葡萄采摘价在每斤8块到12块之间,而今年已经降到每斤5块钱,超市的收购价更是跌到了每斤两块五毛钱。
很明显,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这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原因主要在于阳光玫瑰这个品种的葡萄种植面积实在太广了。
从几万亩猛增到百万亩
在2016年,那会儿业内人士估算全国阳光玫瑰葡萄的种植面积最多也就几万亩。正所谓物以稀为贵,那时候这品种在大家眼里可算是挺珍稀的,加上业内的积极宣传,总算把葡萄的价格给炒上去了。
到了2022年,全国阳光玫瑰葡萄的种植面积已经飙升到上百万亩,估计这个数字还保不准,实际可能更多。在这么大规模的扩展下,一大难题就出现了:葡萄的品质已经没法像以前那样保证啦。
一些葡萄农反映,随着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在阳光玫瑰葡萄从种植到管理整个过程的难度明显降低。对种植户来说,建个果园,再把葡萄种好、出棚,最终获利的时间缩短了不少。
要是第一年管理得好,第二年就能收获不错的产量。这也是为什么全国的整体产量快速上升。不过问题就出在,产量在短时间内猛增,导致葡萄品质参差不齐,不仅会扰乱市场,还会影响阳光玫瑰的口碑。
不少消费者在网上发帖抱怨,这两年来吃到的阳光玫瑰葡萄确实特别甜,甚至甜得让人觉得腻,但原本的那股香味儿却不见了。有些人还猜测,是不是种植户搞了手脚,把葡萄的甜味变成了人工添加的甜蜜素,而不是自然的甜。
不管消费者的疑虑是真是假,有一点可以确认,有些种植户确实只顾追求产量,想着快速赚钱,结果导致葡萄的味道受到了影响,口感变差。
比如在云南建水县的一位葡萄养殖户,他跟记者说,要确保阳光玫瑰葡萄保持高品质,凭借自己十几年的种植经验,管理时一定要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最关键的还是得控制葡萄的挂果数量,也就是降低葡萄的生长密度。
为了让葡萄保持甜度和口感,挂果数量最好控制在3000斤到4000斤左右。有些种植户为了追求产量,把挂果量增加了一倍,达到6000斤到7000斤,有的甚至还更高。
挂果太多,其实就是密度太大,结果会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最后导致糖分下降,吃起来也不那么甜美了。
有的农户为了赶在别人前头上市,甚至会用各种科技手段来拔苗助长,也就是催熟葡萄。结果就是,这种做法慢慢损害了阳光玫瑰葡萄的原有口感。
在一些农民眼里,现在的市场运作就像劣币驱逐良币似的,赚快钱的种植户们把许多口感不好的葡萄提前上市,数量一大把,结果把价格压得低低的,还弄坏了阳光玫瑰整體的名声。
其实归根结底,这又是一轮内卷的现象。表面上看,阳光玫瑰葡萄的价格确实变便宜了,可实际上整批葡萄的品质也跟着下降。消费者吃到嘴里的葡萄和以前不太一样,慢慢地就开始不再认可这个品牌了。
不得不说,我们这儿确实有深厚的内卷传统,不管是哪行哪业,总是会用这种内卷的手段,把一个本来挺不错的品牌给弄垮了。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那些葡萄种植户和批发商为了扭转阳光玫瑰葡萄的持续下滑,竟然还能挂羊头卖狗肉。
把葡萄包装成日本货
到了2024年,市场上好多阳光玫瑰葡萄都打着“进口”的幌子在卖,商家还声称这是从日本进口的。在一些超市里,一箱葡萄居然要价高达400块钱。
这些产品的包装上有日文,但实际上这些葡萄都是国内自己种的。一位批发商跟记者说,市面上所谓的进口葡萄,全部都是国产的,把国产的当成进口的来卖,不管是批发还是零售,这种情况很普遍。
根据海关总署进口水果名录显示,日本目前只向我国出口苹果和梨,从没出口过葡萄这类产品,所以可以基本确定,市场上的阳光玫瑰葡萄全都是国产的货。
至于为何会挂羊头卖狗肉,無非就是想抬高售价,而且围绕这种虚假宣传进行销售,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灰色产业链,有专门的生产企业制作一些虚假的外国品牌包装。
从另外一方面考虑,这两年阳光玫瑰葡萄价格变得特别便宜,几乎像白菜一样,让不少种植户和批发商觉得心疼。而他们可能还是想着保持以前的高价水平,所以才会采取虚假宣传和销售的手段。
要说核心问题,国内的种植户如果一开始能坚持种出高品质的葡萄,价格怎么可能会跌得像白菜一样呢?归根结底,过于只看眼前的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的做法,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不过,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种植户和批发商。毕竟,国内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依然主要靠传统方式,没有形成品牌意识,而且缺乏深加工技术,难以挖掘产品的额外价值。
种植思路没有变成经营思路
这两年来,像阳光玫瑰、葡萄或者其他一些农产品,一旦种得越多,势必就会对价格、市场走势甚至口碑产生影响,少不了的。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农民们还在沿用老旧的销售方式。大家一看到某个品种的价格上涨,就会盲目跟风、多种,完全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也不去分析整个市场的变化趋势。
目前的销售模式还是依靠传统的收购结合零售,种植户基本上只在产品的上游环节操心,根本不参与后续的销售流程,也不了解市场需求有没有变化。
这样一来,很多时候种植户很难掌握市场上的所有信息,他们只专注于种植,却不了解市场一直在变动,也没有想到过品牌的影响力。
在这个情形下,问题就暴露无遗:各地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地方政府却没有加强信息引导。简单说来,整个环节依然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根本还没有转变成现代的经营思路。
问题正是在这儿体现出来,虽然各地一直喊着要搞农业旅游或者采摘游,但实际上能落实的措施几乎没有,结果也就很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说到深加工能力,那可不少地方都跟不上节奏,像阳光玫瑰这种葡萄,卖了十几年了,每年也就卖葡萄,其他深加工的产品基本没有。这样一来,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也就一天天被蚕食掉了。
要真想弄出点新花样,不光是农民和卖家要动脑子,地方上的政府和企业也得换个角度思考,积极加入到一个品牌的打造和维护工作中去。
结语
有人觉得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也不多,所以就能生产出像阳光玫瑰葡萄这样的精品。乍听还挺有道理,但细细琢磨,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我国人口基数大,消费者数量也更多,按理说,推出一个全新的品牌,确保质量不断提高,肯定能迎来一个庞大的市场。可实际情况是,为什么还没有形成这样的局面呢?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还没有改变思维方式。
品牌得靠经营,而经营的重点,更在于品牌能持续多久。于是,摒弃短期的眼光,拓展多元化的运营策略,才能让某个品牌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萌宠狂风